52人间疾苦,杨过创明教!

2025-08-19 1618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蒙古退军后的第五年,江湖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平静。郭靖夫妇年事己高,将襄阳防务渐渐交予杨过与郭芙;乔峰在辽国推行汉化,边境贸易繁荣,宋辽两国几乎忘了曾经的兵戈。林风与小龙女则彻底隐居终南山,活死人墓的药圃里,玉蜂嗡嗡,桃花灼灼,再不过问江湖事。

这日,杨过却带着一身风尘,来到终南山。他比往日沉稳了许多,眉宇间多了几分领袖气度,见到林风便躬身行礼:“师父,弟子有一事想请教。”

林风邀他入座,小龙女奉上清茶。杨过喝了一口,沉声道:“这些年,我在江湖上行走,见了不少百姓疾苦。朝廷虽还算清明,却总有贪官污吏欺压良善,地方豪强勾结官府,寻常百姓有冤无处诉。”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弟子想创立一个教派,以‘惩恶扬善,护佑苍生’为宗旨,收纳那些受欺压的百姓与武林同道,让他们有个依靠。只是……不知该如何定名,又该立些什么规矩。”

林风闻言,心中微动。他没想到,杨过竟会有此想法。这与历史上的明教虽不同源,却有着相似的初衷。

“教派之名,需得朗朗上口,又能体现宗旨。”林风沉吟道,“你既以‘光明’为念,不如就叫‘明教’?取‘以明克暗,以正驱邪’之意。”

“明教……”杨过咀嚼着这两个字,眼中一亮,“好!就叫明教!”

小龙女轻声道:“规矩不必太多,守住本心即可。”

“龙姑姑说得是。”杨过点头,“弟子想立三规:一不滥杀无辜,二不勾结官府,三不欺凌弱小。凡入教者,需得遵守,违者逐出教门。”

林风笑道:“这三规甚好。不过,光有规矩还不够,需得有核心教义,让教众明白为何而聚。你可宣扬‘众生平等,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让那些受苦之人看到希望。”

杨过茅塞顿开:“师父指点的是!弟子还想设左右光明使,西大护教法王,分管教务,免得权力集中,滋生腐败。”

“分权制衡,是长久之道。”林风赞许道,“你能想到这一层,说明己成熟许多。”

他又想起历史上明教的波折,补充道:“记住,教派不可与朝廷为敌,只可在民间行事,暗中相助百姓。若卷入朝堂纷争,极易引来灭顶之灾。”

“弟子明白。”杨过郑重点头,“弟子创立明教,只为护佑苍生,绝非为了争权夺利。”

几日后,杨过在江南正式创立明教。消息传开,江湖震动。不少曾受他恩惠的武林人士纷纷加入,更有无数受欺压的百姓闻风而来,教众迅速壮大。

杨过以身作则,带着教众劫富济贫,惩治贪官,短短一年便在江南站稳脚跟。郭芙虽起初反对他“搞教派”,却在看到那些百姓感激的眼神后,转而全力支持,帮他打理教务,处理后勤,成了他最坚实的后盾。

郭靖与黄蓉得知后,虽有些担忧,却见杨过行事磊落,从未逾越规矩,便也默认了。乔峰更是从辽国送来一批物资,笑道:“只要是为百姓好,我乔峰便支持。”

这日,杨过处理完教务,与郭芙站在明教总坛的露台上,望着下方操练的教众,感慨道:“若不是师父当年点醒,我怕是还在江湖上瞎闯。”

郭芙靠在他肩头:“如今这样挺好,比守着襄阳城有趣多了。”

杨过握住她的手,眼中满是坚定:“我定不会辜负师父的期望,让明教成为江湖的一股清流。”

终南山上,林风看着杨过派人送来的明教名册,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小龙女凑过来看了看,轻声道:“过儿长大了。”

“是啊。”林风点头,“他走了一条与我们不同的路,却也是条正道。”

江湖路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郭靖守襄阳,是为家国;乔峰治辽国,是为万民;杨过创明教,是为苍生;而他与小龙女,守着这份宁静,亦是一种圆满。

明教的出现,如同一道微光,照亮了江湖的角落。或许未来还会有波折,但只要初心不改,这束光便会越来越亮,温暖更多人。

林风望向窗外,桃花纷飞,玉蜂起舞。属于他们的故事,早己融入这江湖的风,这天地的光,在岁月中静静流淌,从未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