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酒馆迷踪

2025-08-17 2369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瞬间,一股复杂而浓郁的香气冲入鼻腔!成熟的黑色浆果香气(黑莓、黑李子)汹涌而至,随后独特的青椒与黑胡椒辛辣紧随,其间巧妙交织着巧克力的醇厚与烟草的深邃,更有一丝雨后泥土的微妙,若隐若现。这香气层次分明,充满力量感,带着南美阳光特有的热情奔放。

他小心翼翼地啜饮一口。酒液滑过舌尖,带来而柔顺的单宁感,酸度适中,酒体浑厚。黑色浆果的甘甜、青椒的热烈与烟草、巧克力的复杂风味在口腔中交织缠绵,相互碰撞又完美融合,最终留下悠长余韵,一抹矿物质的清新悠然浮现。

吴扬愣住了,这一口酒带来的感官冲击,远超他之前的想象。这不仅仅是酒精饮料,这是一种语言!一种用风土(阳光、土壤、气候)、葡萄品种和酿酒师技艺共同书写的、充满生命力的语言!

他想起了墨玉指引时感受到的那股浓烈酒香。此刻杯中卡曼尼的风味,似乎与脑海中的意象产生了某种微妙的呼应——那阳光的热烈、土地的深沉、甚至那一点青椒的辛辣都似曾相识。

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石火般闪过:葡萄酒的风味密码!墨玉指引他来这里,不仅仅是因为父亲可能在此,更是因为这葡萄酒本身,或许就隐藏着某种线索?父亲如果真与葡萄酒有关,那么他的痕迹,是否就烙印在这些独特的风味里?不同的酒庄、不同的地块、不同的年份…是否就像不同的密码组合?

这个想法如晨曦初照,令他精神焕发。尽管寻父之路迷雾重重,但揭开这‘风味密码’的面纱,却是一条即刻可行、充满无限探索乐趣的小径。

他开始有意识地记录每一次品鉴的感受。昏黄灯光下,小旅馆内,他缓缓翻开那本简陋的笔记本,细致地勾勒着:酒庄——Viu Ma,基础卡曼尼,色泽深宝石红,边缘泛着紫罗兰的光晕。香气层次丰富,黑莓、黑李子的馥郁交织着青椒的鲜明(尤为突出),黑胡椒的辛辣,隐约间一丝巧克力的甜与湿泥土的质朴悄然浮现。

口感:入口柔顺,单宁中等偏强但细腻,酸度刚好,酒体。黑果味浓,青椒的辛辣感在口中更明显,有点烟草味,余味长,有点凉凉的石头感。

联想:它仿佛夏日午后炽热下的岩石,又或是墨玉温热时的微妙触感,那份不确定,却引人遐想。

他己潜意识忽略专业的品酒词,只能用最朴素的、来自感官的词汇去捕捉和记录。这种原始的记录方式,反而让他更专注于每一款酒带来的最首接的冲击和联想。他不再仅仅是为了寻找父亲而喝酒,他开始尝试从杯中“解读”故事,细细品味这片土地独有的韵味。

他继续探索。他尝试了赤霞珠(Caber Sauvignon)的雄壮有力,带着黑醋栗、雪松和薄荷的冷冽;品鉴西拉(Syrah),其浓郁奔放,犹如紫罗兰与蓝莓交织,黑胡椒与熏肉的野性气息扑面而来;和黑胡椒、熏肉的野性气息;甚至尝了清爽的白葡萄酒长相思(Sauvignon Blanc),感受其鲜明的柑橘、青草和燧石般的矿物感。

每一次品鉴,他都认真记录下酒庄、品种和自己的感官笔记。墨玉的温热感在品酒时似乎会有一丝极其微弱的波动,当他捕捉到某些特定风味(比如某些酒中更突出的矿物质感、或者某种独特的香料气息)时,那温热感会稍微清晰一点。这让他更加确信,自己的方向没有错。葡萄酒的风味,与墨玉,甚至与他寻找的目标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的联系。

这天傍晚,吴扬循着手机地图,来到圣费尔南多小镇边缘一家看起来颇有年头的小酒馆。酒馆招牌有些褪色,木门吱呀作响。

里面灯光昏暗,弥漫着雪茄烟、陈年木桶和葡萄酒混合的复杂气味。本地人三三两两地坐着,低声交谈,空气中流淌着轻快的西班牙语音乐。

吴扬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他点了一杯店主推荐的、本地小酒庄产的品丽珠(Caber Franc)。他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整理连日来的笔记和思绪。

酒很快送上来。深石榴红色,其香气不似卡曼尼那般热烈张扬,反而透露出一种优雅而含蓄的气质,融合了红莓的甜美、紫罗兰的芬芳、青椒的微妙以及一抹独特的石墨韵味。

吴扬抿了一口,相较于赤霞珠的醇厚,其口感更显柔和细腻,单宁如同丝绸般顺滑,酸度则活泼跳跃,余韵中弥漫着清新的草本芬芳。他拿出笔记本,借着桌上摇曳的蜡烛光,开始记录。

“品丽珠,红果味(覆盆子?),花香(紫罗兰),青椒味很淡,有铅笔芯的味道?很特别。余味像刚割过的青草。酒体中等,喝起来很舒服……”他缓缓落笔,字斟句酌,力求每一个词汇都能精准传达心中的感受。

就在这时,一个略带沙哑、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在他旁边响起:“嘿,小伙子,记录得这么认真,想当品酒大师?”

吴扬抬头。说话的是吧台后面一个头发花白、留着浓密络腮胡的老酒保。他正用一块布擦拭着杯子,笑眯眯地看着吴扬,眼神里带着好奇和一丝善意的调侃。他的英语虽然口音很重,但还算流利。

吴扬有些意外,随即礼貌地笑了笑:“只是感兴趣。这里的酒,很特别。”他指了指杯中的品丽珠。

“啊,佩佩老爹的品丽珠!”老酒保眼睛一亮,似乎很高兴有人欣赏这款不那么主流的酒,“他坚持用老藤,生物动力法…固执的老头,但酒里有灵魂!”他走过来,自来熟地坐在吴扬对面,“我叫迭戈,这儿的‘看门人’。”他幽默地指了指酒馆大门。

迭戈的热情让吴扬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一点。两人用磕磕绊绊的英语夹杂着手势聊了起来。

吴扬没有首接提寻父的事,只是说自己对智利葡萄酒很着迷,尤其是空加瓜谷的历史和独特风味,想了解一些过去的故事,特别是否曾有东方人在这里从事葡萄酒行业?

迭戈摸着胡子,陷入了回忆:“东方人…嗯…这些年游客不少,工作的…让我想想…”他皱着眉头,努力思索,“啊!好像是很久很久以前了…那时候我还是个毛头小子,在谷里最大的那个酒庄(他说了一个吴扬之前拜访过的名字)当学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