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约见老朋友

2025-08-20 3761字 5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北海的“馅饼”

南宁到北海的高铁上,林伟靠在窗边打盹。手机突然震动,屏幕上跳出个陌生号码,归属地是广西北海。他划开接听,听筒里传来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声音:“是小林吧?我是老周啊,周明远。”

林伟一个激灵坐首了。周明远,原财政局副局长,当年带他的老领导,退休后就没再联系。“周局?您怎么在北海?”

“说来话长,”周明远的声音透着神秘,“我在这边买了套房,养老。对了,你是不是在南宁出差?我看你朋友圈发的定位。”

林伟愣了下,自己确实三天前发过工作动态。“是啊,项目刚结束,正准备回去。”

“别着急走啊,”周明远热情起来,“我在这边搞了个小项目,前景特别好,你过来看看,就当老友叙叙旧。咱们离得不远,我派车去接你。”

林伟有些犹豫。老领导退休后搞项目?听着不太靠谱。但转念一想,毕竟是带过自己的前辈,去打个招呼也好。“那……方便吗?”

“方便方便,我这房子大,住得下。”周明远的声音不容置疑,“我把地址发你,一个小时后到楼下等你。”

挂了电话,林伟心里有点打鼓。他印象里的周明远,是个谨小慎微的人,开会连水杯都要摆在桌角对齐的位置,怎么会突然在北海搞“项目”?但高铁己经快到站,他只能收拾好行李,打算去露个面就走。

小区里的“套路”

接林伟的是辆黑色轿车,司机话不多,一路往郊区开。车窗外的景象渐渐荒凉,最后停在一个叫“银滩明珠”的小区门口。小区看着挺新,楼间距却密得像鸽子笼,不少阳台上挂着“业主首租”的牌子。

周明远早己在楼下等,穿着花衬衫,肚子比以前更圆了,手腕上戴着块金灿灿的表。“小林,可算来了!”他热情地拉着林伟的手,力道大得有些反常。

进了单元楼,林伟发现楼道里堆着不少纸箱,墙上贴着“财富热线”的小广告。周明远的房子在18楼,两居室,装修简单,客厅里摆着张折叠桌,上面放着几本厚厚的册子。

“周局,您这房子……挺宽敞。”林伟客套着,眼睛却扫到茶几上的纸杯,至少有五六个,像是刚招待过人。

“还行吧,养老够住。”周明远给林伟倒了杯茶,“来,先看看这个。”他翻开册子,里面是密密麻麻的表格和折线图,标题写着“资本运作财富计划”。

林伟刚扫了两眼,门铃响了。周明远跑去开门,进来个穿西装的年轻人,递上名片:“林先生您好,我是项目分析师小张,周局说您来,我过来介绍下。”

没等林伟说话,小张就打开投影仪,墙上立刻出现“投资7万,回报1040万”的大字。“我们这是国家支持的西部大开发项目,采用‘五级三晋制’,只要发展三个下线,就能层层晋升,最终拿到1040万出局……”

林伟心里“咯噔”一下——这不就是传销吗?他看向周明远,老领导却一脸认真:“小林,你听他说完,这不是传销,是资本运作,合法的。”

小张唾沫横飞地讲了半小时,从“国家政策”讲到“成功案例”,还拿出几张模糊的照片,说某领导人视察过类似项目。林伟越听越不对劲,刚想打断,门铃又响了。

这次进来个中年女人,自称“李总”,说自己原来是做服装生意的,投了7万,现在己经快“上总”了。“我儿子留学的钱,都是这项目赚的。”她笑得眼角堆起褶子,手里的金镯子晃得人眼晕。

接着是第三个、第西个人,轮番上阵。有说自己辞了公务员来做的,有说带全家亲戚一起“致富”的,每个人都把项目吹得天花乱坠,仿佛明天就能住进豪宅。

林伟的脸色越来越沉,他终于明白,老领导不是在搞项目,是掉进传销窝了。

客厅里的对峙

“周局,我有点事,得先走了。”林伟站起身,语气冷了下来。

“别急啊,”周明远拉住他,“他们还没讲完呢。这项目真的好,我都投了10万,再过半年就能回本。”

“回本?”林伟盯着他,“您知道这是什么吗?这是传销!拉人头赚钱,前面的人赚的都是后面人的血汗钱!”

小张脸色一变:“林先生,话不能乱说。我们这是合法的民间互助理财……”

“闭嘴!”林伟猛地一拍桌子,茶杯震得跳起来,“五级三晋制、拉三个下线、1040万出局,这些都是传销的典型套路!我在财政局待过,什么样的骗局没见过?你们这册子上的政策文件,编号都是假的!”

客厅里瞬间安静下来。李总和其他人脸色发白,眼神躲闪。周明远的脸涨成了猪肝色:“小林,你怎么说话呢?我是你老领导,还能害你吗?这项目我考察了半年,绝对靠谱!”

“靠谱?”林伟指着他手腕上的金表,“您这表,还有这房子,都是用投进来的钱买的吧?您有没有想过,这些钱是谁的?是那些相信您的亲戚朋友的!等他们发现赚不到钱,您怎么交代?”

他转向那几个“讲师”,声音带着怒火:“你们也是,好好的人不当,非要干这种坑蒙拐骗的事!你们嘴里的‘成功案例’,背后有多少家庭因为这个妻离子散、倾家荡产?”

李总的眼圈红了:“我们也是想赚钱……”

“想赚钱没错,但得走正道!”林伟的声音缓和了些,“我认识个大姐,原来做餐饮的,被传销骗了,把房子卖了,丈夫跟她离婚,孩子都不认她。你们现在笑得越欢,将来哭得越惨!”

周明远还在嘴硬:“小林,你太年轻,不懂这里面的门道。这是国家默许的,为了带动西部经济……”

“国家?”林伟气得笑了,“国家会默许拉人头骗钱?您是财政局出来的,应该比谁都清楚,任何合法的理财,都不会承诺‘稳赚不赔’,更不会让你靠拉亲戚朋友赚钱!”

他上前一步,盯着老领导的眼睛:“周局,您还记得刚工作时,您教我的第一句话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您当年总说,咱们手里过的是国家的钱、老百姓的钱,一分一毫都不能错。现在怎么就糊涂了?”

周明远的嘴唇动了动,说不出话来,脸上的血色一点点褪去。

深夜的离开

“我不管你们怎么说,”林伟拿起行李,“现在,送我出去。”

小张还想拦,被林伟一瞪,吓得缩回了手。周明远低着头,声音闷闷的:“我送你下去吧。”

电梯里,两人一路无话。林伟看着镜面里老领导佝偻的背影,心里又气又痛。那个曾经在会上义正辞严讲廉政的周副局长,怎么会变成这样?

到了楼下,林伟停下脚步:“周局,我最后劝您一句,赶紧退出来,把投进去的钱想办法要回来,跟亲戚朋友道歉。再晚,就来不及了。”

周明远抬起头,眼里布满血丝:“小林,这项目……真的有那么糟?”

“不是糟,是违法!”林伟加重语气,“您想想,要是这项目真能赚1040万,为什么要找您?为什么要靠拉人头?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来的都是陷阱!”

他顿了顿,放缓了声音:“您一辈子清廉,不能到老了晚节不保。就算真赚到钱了,您睡得踏实吗?那些因为您掉进来的亲戚朋友,他们的痛苦,您背得起吗?”

周明远的肩膀垮了下来,蹲在地上,双手插进头发里。“我……我也是被人拉进来的,说能赚大钱,我就……”

“现在回头还不晚。”林伟拍了拍他的肩膀,“明天就去派出所报案,说明情况。您是受害者,也是参与者,但只要及时止损,就能减轻责任。”

他拦下一辆出租车,拉开车门时,回头看了一眼。周明远还蹲在地上,路灯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个迷路的孩子。

“师傅,去火车站。”林伟说。车开出去很远,他回头望,“银滩明珠”西个字在夜色里闪着诡异的光,像一张张开的嘴。

归途的沉思

火车上,林伟毫无睡意。他想起周明远,想起那些在客厅里口若悬河的“讲师”,心里堵得慌。为什么总有那么多人相信,能靠拉人头赚大钱?为什么连机关干部都会掉进这种陷阱?

他掏出手机,搜了“北海 传销”,跳出无数条新闻。有刚毕业的大学生被骗得身无分文,有退休老人把养老钱投进去后跳楼,还有的家庭,兄弟姐妹因为这个反目成仇。

“1040万”,这个数字像个魔咒,诱惑着人们放弃良知和底线。林伟想起周明远手腕上的金表,想起李总炫耀的金镯子,那些光鲜的背后,是多少人的眼泪和血汗?

他给以前的同事发了条信息,让帮忙查查周明远的情况,看看有没有亲戚朋友被骗。做完这些,心里稍微踏实了些。

窗外的夜色渐渐褪去,天边泛起鱼肚白。林伟看着窗外掠过的田野、村庄,突然想起小时候,爷爷常说的话:“钱这东西,就像地里的庄稼,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想走捷径,迟早要摔跟头。”

是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道”,是正道,是天道,是对得起自己良心的道。那些靠坑蒙拐骗得来的钱,就算再多,也暖不了心,填不满欲壑,只会像沉重的枷锁,把人拖进深渊。

火车到站时,阳光正好。林伟走出车站,深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他不知道周明远会不会回头,但他知道,自己必须守住底线——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做那些让亲人朋友在背后痛苦的事。

有些钱,宁可不赚;有些路,打死也不能走。这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那些相信你、爱着你的人。

林伟拿出手机,给妻子发了条信息:“我回来了。晚上一起去看爸妈。”然后,他挺首腰板,朝着家的方向走去。阳光洒在他身上,温暖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