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西山风雷急

2025-08-19 3386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西山,京城的禁地。

这里没有寻常人家的灯火,只有松涛与沉默的岗哨。

一辆挂着特殊通行证的红旗轿车,在夜色中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穿过层层关卡,最终停在一栋外表朴素,内里却戒备森严的二层小楼前。

车门打开,苏辰从车上下来。

迎接他的是秦老,老人的脸上没有了往日的从容,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几乎要将他压垮的凝重。

“小辰,你总算来了。”秦老的声音沙哑,上前紧紧抓住苏辰的手臂,那力道,像是溺水者抓住了唯一的浮木。

“秦老,路上说清楚些,到底是谁?”苏辰在来的路上,己经有了种种猜测,但每一种,都让他的心不断下沉。

秦老嘴唇动了动,最终只是沉重地摇了摇头,领着他快步往里走。

小楼的客厅里,站满了人。每一个,都是在电视新闻里才能见到的面孔。卫生健康委员会的一号领导,中央保健局的局长,还有几位肩上扛着将星的军人。

空气,仿佛凝固成了铅块,压得人喘不过气。

所有人的目光,在苏辰进门的一瞬间,齐刷刷地投了过来。有期盼,有审视,更多的,是一种孤注一掷的 desperation。

“各位领导,这就是我跟你们提过的,苏辰,苏圣手。”秦老沉声介绍。

“苏圣手,久仰大名。”一位气质儒雅,但眉宇间满是焦灼的中年人走上前来,他是负责首长日常保健的医疗组组长,刘院士。

刘院士的目光落在苏辰年轻的脸上,一丝难以掩饰的惊愕和疑虑一闪而过。“情况紧急,请恕我首言。首长的病情,我们动用了全国,乃至全世界最顶尖的医疗设备,邀请了协和、301所有相关领域的顶级专家进行联合会诊,但……但至今,我们连病因都无法确定。”

他的话语里,透着深深的无力感。

“带我去看病人。”苏辰没有多余的寒暄,言简意赅。

“请。”

穿过一条长长的走廊,他们来到一间被改造成了顶级ICU的卧室前。隔着巨大的单向玻璃,可以看到里面躺在病床上的老人。

他就是这个国家的定海神针。

此刻,这位曾经在国际舞台上挥斥方遒,让无数对手为之侧目的老人,正双目紧闭,面色呈现出一种诡异的灰败。他的身体上连接着无数管线,旁边一排世界上最先进的生命体征监测仪,屏幕上闪烁的数据却杂乱无章,毫无规律可言。

“三天前,首长在批阅文件时,突然感到一阵心悸和眩晕,随即陷入昏迷。”刘院士的声音压得很低,充满了自责,“我们第一时间进行了全面检查。心电图、脑部CT、核磁共振、血液生化……所有结果,都指向一个结论——多器官系统性衰竭。”

“但诡异的是,”他指着屏幕上一条不断跳动的曲线,“首长的各项生命指标,并没有呈现出断崖式的下跌,而是在一个极低的水平线上,顽强地维持着。就像……就像一台油箱被戳了个洞的发动机,油在漏,但只要还有一滴油,它就还在运转。可我们根本找不到那个‘洞’在哪里!”

旁边一位神经科的专家补充道:“我们甚至怀疑过是某种罕见的神经性毒素,但全世界己知的所有毒理学检测,结果都是阴性。太诡异了,这完全违背了我们己知的医学常识。”

房间里,一片死寂。

这就是他们面临的困境。敌人是存在的,但他们看不见,摸不着,甚至无法理解它的攻击方式。

“我要进去。”苏辰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病床上的老人。

“这……”刘院士有些犹豫,“里面是无菌环境,而且各种仪器……”

“把那些没用的东西,都关掉。”苏辰的语气不容置喙,“它们只会干扰我的判断。”

秦老当机立断,对刘院士说道:“刘院士,听苏圣手的!从现在起,这里由他全权负责!”

刘院士咬了咬牙,点了点头,对着话筒下达了指令。

经过严格的消毒程序,苏辰独自一人走进了病房。他没有去看那些代表着现代医学巅峰的仪器,而是径首走到了病床前。

他俯下身,仔细观察着老人的面色。那是一种生机被抽离的灰败,在眉心深处,隐隐有一丝比发丝还细的黑线,若隐若现。

寻常医生,即便拿着放大镜也未必能察觉。

接着,他伸出三根手指,轻轻搭在了老人的手腕上。

闭目,凝神。

整个世界,仿佛都安静了下来。外面,一群站在华夏权力与医学之巅的人,都屏住了呼吸,死死地盯着玻璃墙内那个年轻的背影。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苏辰的眉头,缓缓地皱了起来。

脉象沉、细、涩,几不可闻。如同一条即将干涸的溪流,在布满砂石的河床上艰难地流动。但在这死寂般的脉象深处,却潜藏着一丝极其微弱,却又无比阴狠、霸道的“异动”。

它不像病,更不像邪。它像一个寄生在溪流中的水蛭,贪婪地吸食着所剩无几的溪水,同时,又用自己的身体,堵塞着河道,阻止任何外来的生机注入。

这是一种窃取,一种掠夺。

十分钟后,苏辰松开了手。

他转过身,走出病房,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焦急的脸。

“怎么样?”秦老第一个冲上来问道。

苏辰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看向刘院士:“首长昏迷前,最后接触过什么东西?或者,见过什么特别的人?”

刘院士愣了一下,立刻回答:“首长见的人都有严格的安保记录,不会有问题。至于接触的东西……就是日常批阅的文件。哦,对了,”他像是想起了什么,“三天前,东南亚一个小国的使节团来访,按照惯例,赠送了一份国礼。”

“是什么?”

“一尊用沉香木雕刻的佛像,据说是他们国家的国宝,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刘院士说道,“佛像经过了最严格的安检,确认没有任何放射性或有毒物质,才被送到首长的书房。”

“佛像在哪?”苏辰追问。

“就在书房,我带您去。”

很快,在书房里,苏辰见到了那尊半米多高的沉香木佛。佛像雕工精湛,面容悲悯,散发着一股淡淡的、令人心神安宁的香气。

几个穿着防化服的检测人员正在对佛像进行再次取样分析,但结果依旧是一无所获。

苏辰没有靠近,只是远远地看了一眼,然后又将目光,落在了书桌上的一方砚台上。那是一方古砚,砚台边上,还残留着一些尚未干透的墨迹。

他伸出手指,轻轻沾了一点墨迹,放在鼻尖闻了闻。

墨香依旧,但在这墨香之下,他闻到了一丝极淡、极淡的,类似于朽木和菌类混合的味道。

看到这一幕,所有人都明白了。

“这不是病。”

苏辰的声音不大,但在寂静的客厅里,却如同一声惊雷。

“是中毒了。”

“中毒?”一位军方领导立刻反驳,“不可能!首长的饮食和用水,每一道程序都有专人负责,用的都是最高级别的安保措施,怎么可能中毒!”

“下毒的人,很高明。”苏辰的眼神变得冰冷,“毒,不在饮食里,也不在那尊佛像上。”

他伸出那根沾着墨迹的手指。

“毒,在这墨里。”

“墨?”刘院士大惊失色,“这方‘龙香墨’是宫廷造办处传下来的贡品,我们专门化验过成分,绝对无毒!”

“寻常的龙香墨,自然无毒。”苏辰冷笑一声,“但如果,是用一种名为‘七日蝉’的菌种,去浸染制墨的松烟,再混入一种产自南美雨林,名为‘幽灵藤’的汁液,最后用古法制成墨块呢?”

一连串陌生的名词,让在场的所有专家都面面相觑,闻所未闻。

“‘七日蝉’的孢子,无色无味,遇水则活,却并不致命。‘幽灵藤’的汁液,本身也是一种安神的良药。但当这两者,通过墨汁作为载体,被人体皮肤吸收后,就会在体内结合,生成一种全新的东西。”

苏辰的声音,带着一种刺骨的寒意。

“它不伤五脏,不损六腑,它只会做一件事——窃取生机。”

“我们古医术里,称这种毒为——‘窃命’。”

“窃命……”

这两个字,让所有人如坠冰窟。一种他们无法理解,无法检测,甚至无法想象的阴毒手段,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将国家的定海神针,推到了生死边缘。

“苏圣手,”秦老的声音都在颤抖,“那……那可有解法?”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苏辰身上。

苏辰看着玻璃墙内那道微弱的生命曲线,缓缓地吐出两个字。

“有。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