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既给政策又当店小二
暮色像块浸了冷水的棉絮,沉沉压在祖厉县招待所的青砖墙上。
小会议室的暖气片 “咕嘟” 响着,却没烘热角落里的寒气。
铜都市杨副市长的军大衣下摆还沾着雪,他刚把茶杯往桌上一放,杯底的茶渍就在 “增产增收” 的标语下洇出个浅圈。
“陈景明这趟过来,是咱们铜都的机会。”杨副市长的手指在会议桌上敲了敲,桌角的搪瓷缸震得轻响,“省里刚下文,说要‘抓住侨资机遇,盘活西北经济’。
陈家在狮子城做药材生意几十年,要是能把加工厂落到咱们这里,不光祖厉县,整个铜都的药材产业链都能活。”
祖厉县王县长赶紧往前凑了凑,棉袄领口的煤灰蹭到桌布上:“杨市长说得对!咱祖厉县有黄河滩的沙土地,种枸杞、苁蓉最出药效;县城西边还有片闲置厂房,是早年的农机厂,水电都通,稍改改就能用。”
他从手提包里掏出张地图,红铅笔在厂房位置画了个圈,“要是陈先生愿意来,这厂房前三年免租金,水电按成本价算。”
经贸局张局长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手里的政策文件被指腹磨得起了毛:“按 1990 年国家侨办的规定,侨资企业所得税能‘两免三减半——前两年全免,后三年减半。
咱们还能申请省里的‘侨资专项扶持资金’,最高能给五十万启动补贴。”
他顿了顿,看了一眼县尊大人,声音压得低了些,“就是配套得跟上,那片厂房的路还没硬化,得赶紧派工程队修。”
“路的事我来协调。”
交通局李局长不等杨副市长和王县长的眸光看过来,就急忙表态。
他说话的时候,特意摸了摸胡茬,指节上还沾着机油。
他刚从工地赶回来,“从县城主街到厂房有三公里,用砂石垫平,再洒层沥青,半个月就能通车。
要是陈先生觉得不够,咱开春就铺水泥。”
杨副市长没接话,只是看着窗外——招待所的路灯亮了,昏黄的光里,邱富海的夏利车正驶出大门,车后窗隐约能看见个驼色身影。
他想起早上陈景明在考察药材厂时说的话:“做生意像种药,得先让根扎稳。”
当时他以为是客套,现在才琢磨出意思——侨商投资,不光看政策,更看 “实在”。
“光有厂房和税收不够。” 杨副市长突然开口,指尖在 “侨资政策”文件上划了道线,“陈景明这次来,先是在省城见了邱富海,这会儿又要去看他姨姐林沛夏,说明他重情义。
咱得把‘生意’和‘人情’绑在一起——他做药材,咱们就把祖厉县的药材合作社拉进来,让农户按标准种植;他要出口,咱们协调省外贸帮他办手续,运费县里补三成。”
王县长的眼睛亮了:“我这就让人去统计全县的苁蓉种植户!
我听县物资储备公司的人说,他们收上来的苁蓉,品相比宁省的还好,能当样品。”
他突然想起什么,往杨副市长身边凑了凑,“我了解到,陈先生的姐夫邱富海,跟四十八军户乡一个姓梁的村民合伙准备承包柳河乡的药酒厂。
杨市长,我们其实也可以从药酒厂下手,先让陈先生看到实打实的效益?”
“这主意好。”外事办刘主任赶紧接话,她刚从省城培训回来,笔记本上记着侨务工作要点,“侨商最信‘眼见为实’。
咱们可以先支持柳河药酒厂扩大生产,让陈先生看到咱这儿的营商环境——工人踏实,原料靠谱,政策兑现快。
等他觉得‘根能扎住’,不用咱说,他自己就会提建厂。”
会议室的门被推开时,风雪卷着寒气灌进来。
县政府办公室主任跟另外一个男子提着保温桶进来:“县长,食堂炖了羊肉,您让给陈先生留的那份……”
王县长摆摆手:“先放着。陈先生这会儿怕是在邱家喝鸡汤呢——比起招待所的羊肉,他更稀罕家常味。”
这话让满室的严肃松了些。
杨副市长端起茶杯,热气模糊了眼镜片:“咱们别搞虚的。
这几天都上心着点,招待好陈县长。
王县长,药酒厂的事先缓一缓,等陈先生主动提到了,我们再做下一步的计划。
不过你可以先派人下去了解一下药酒厂的实际情况,免得到时候自乱阵脚。
陈景明要是问起,就说‘这是咱铜都对实干者的态度——他要是愿意来,咱拿出的比这还多。”
张局长突然翻到政策文件的附页,眼睛一亮:“省里还说,侨资企业要是带动贫困户就业,能申请‘扶贫专项奖补’。
祖厉县有六个贫困村种药材,要是陈先生的厂子收他们的货,一年能拿十万奖补,这钱能给他当流动资金。”
呼啸的寒风突然就吹了起来,招待所的老槐树被吹得呜呜响。
杨副市长看着桌上摊开的政策文件、地图和药材样品,突然觉得这小会议室里的热气,比暖气片更管用——从土地到税收,从基建到配套,像一张铺在西北大地上的网,就等陈景明这尾 “侨资鱼” 来游。
“先吃饭。”
杨副市长站起身,军大衣的褶皱里掉出片干枯的枸杞,是上午考察药材市场时沾的。
“王县长,你跟陈先生说,只要他愿意来,咱不光给政策,更给他当‘店小二’——厂房不够建,原料不够收,销路不够拓,咱全帮着办。”
走出会议室,去隔壁房间吃羊肉的时候,风雪从没有关严实的窗户里吹进来,扑在脸上。
杨副市长望着邱富海的夏利车之前消失的方向,突然笑了。
侨商也好,本地企业也罢,说到底图的都是 “踏实”。
祖厉县的红黏土能种出好药材,铜都的人能拿出实诚劲,总有一天能让南洋的客商知道,西北的冬天虽冷,却能焐热最实在的生意。
吃饭的时候,走廊里传来王县长的声音:“让文书把优惠政策整理成小册子,明早送陈先生房间一份——用递陈先生手里,放会客室的桌上就行,他看见了,自然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