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罚款也要生二胎

2025-08-18 2433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第285章 罚款也要生二胎

“为了有个窝啊。” 梁金涛的声音有点哑,“心走得再远,也得有个歇脚的地方。累了、乏了,回来能喝口热汤,能看见你们,这才叫家。”

这话没让梁福海松口,反倒让他更不安了。

老人瞥了眼亲家母抱在怀里的小孙孙,幽幽地说:“你是想把她们娘俩扔下,自己出去闯吧?”

顿了顿,又嘟囔,“还算有点良心,知道给我们盖大房子。”

六爸、八爸顿时用异样的眼光看过来——金涛该不会真要撇下家吧?

梁金涛赶紧摆手:“爸,我就在柳河乡,离咱们这儿也就百十里路,如果有直通车的话,一个钟头就到了。

等将来路修好了,咱们有了自己的车,比你们以前坐着骡车去四金龙乡赶集还方便。”

“百十里路还不远?” 梁福海吹胡子瞪眼,“你六爸的骡子当天都打不了来回!”

赵泰宁则用赞许的眼神看着女婿。

心想,这小子野心不小啊,一瓶酒都还没卖出去呢,就已经想着买车了。

赵秀芬忍不住笑了,从母亲手中接过朝自己伸手的小五九,说道:“爸,他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以前是去赌钱、喝酒,现在是正经做事。就算去柳河乡,也是为了这个家。”

她看了梁金涛一眼,眼里的温柔像刚熬好的小米粥,“总比他往别人家钻着打麻将强吧?”

“还是我媳妇明事理。” 梁金涛赶紧顺坡下驴,给赵秀芬夹了块红烧肉,“等酒厂盈利了,先给你买台缝纫机,再给大哥添台浇水机。”

梁福海被堵得没话说,抓起筷子往嘴里扒拉米饭,嘴角却悄悄翘了起来。

赵泰宁这才端起酒杯,跟梁福海碰了碰:“亲家,孩子有想法是好事。

咱那时候想折腾,还没这条件呢。”

他喝了口酒,咂咂嘴,“再说,有秀芬看着,金涛翻不了天。”

秀芬妈在一旁笑着点头,给赵泰宁添了勺菜:“孩子们一条心,比啥都强。”

窗外的风还在吹,卷着黄河的水汽掠过院墙。

堂屋里的铁炉“噼啪”响着,把饭菜的香气、说笑声烘得暖暖的。

梁金涛看着满桌的亲人——老父亲虽然嘴硬,却把排骨往他碗里夹;六爸端着酒杯,盘算着要去柳河乡找邹师傅请教酿酒的兽医;秀芬低头哄孩子,阳光透过窗棂落在她脸上,像镀了层金。

他知道,前路不会一帆风顺,就像黄河里的船,总有风浪的时候。

但只要一家人在一块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再难的坎也能迈过去。

就像这刚盖起的新房,根基扎在土里,日子长在心上,总有枝繁叶茂的那天。

午后的日头斜斜地挂在天上,黄河水面泛着碎金似的光。

吊桥的木板被踩得 “咯吱” 响,赵泰宁走在前面,手里的帆布包晃悠着,里面装着赵秀芬给的腌萝卜和炸油饼。

秀芬妈跟在女儿身边,棉袄袖口沾着上午揉面时蹭的面粉。

“秀芬,小五九都半岁了吧?”

秀芬妈突然开口,声音压得低,像怕被男人听见。

她往吊桥对岸瞥了眼,赵泰宁正站在老槐树下抽烟,离得远,听不清娘俩说话。

赵秀芬的手指在桥栏上划着,木头上的毛刺勾住了她的袖口:“刚过七个月。”

她知道妈要说啥,脸颊有点热,“您又想说二胎的事?”

“怎么能不想?” 秀芬妈往她身边凑了凑,“你看梁家这光景,盖了新房,收药材的生意又好,趁我还能动,帮你带俩娃。

等小五九满一岁,就赶紧怀,政策的事往后拖拖总有办法。”

赵秀芬望着桥下的黄河水,水流在石头上撞出白沫:“妈,现在管得严,生二胎要罚款的。”

她摸了摸小腹,那里还留着生小五九时的浅痕,“再说金涛现在忙酒厂的事,我哪顾得上。”

“忙才要趁现在。”秀芬妈捏了捏她的手,“等酒厂的事定了,他更没时间。

你看你大嫂跟你大哥,两口子农忙的时候种地,冬闲了侍弄大棚,还不是偷偷怀上了二胎。

那会儿妈偷偷问你大嫂了,她说快要生的时候就去娘家,等坐完月子再回来。

那时候生米已经做成熟饭了,村上乡上能有什么办法?

大不了罚几个钱。

不说你大哥那个大棚到底能挣多少钱,就金涛现在的情况,到时候绝对会帮亲哥交罚款。

妈现在还有力气,鹏云又在念书,正好帮你搭把手,累不着。

你爸单位的新房子明年就会分下来,你到时候让金涛送你上来住下,学你大嫂坐完月子再看情况。”

吊桥那头传来赵泰宁的咳嗽声,父女俩都住了口。

梁金涛正跟赵泰宁说配方的事,见娘俩过来,赶紧收了话头。

赵泰宁把烟蒂往地上一摁:“金涛,那前任厂长要是真动了配方,让郑局出面最合适。他是副县级,那厂长多少得给面子。”

“爸,再等等吧。” 梁金涛往桥栏上靠了靠,“邱哥已经找人在打听了,到时候我先过去探探底,实在不行再找郑叔。

总麻烦人家,心里过意不去。”

赵泰宁点点头,他知道这女婿性子——能自己扛的事,绝不轻易求人。“也行,但别拖太久。邹师傅虽说是老手艺,可配方比例差一点,味儿就不对。”

他往女儿那边看了眼,“你们小两口过日子,也像这配方,得互相体谅着来,别光顾着忙生意。”

梁金涛笑着应了,眼睛却瞟向赵秀芬——她正低头给妈理被风吹乱的头发,阳光落在她发顶,像撒了层碎银。

他突然想起昨晚她说悄悄话,心里暖烘烘的。

“天不早了,我们该走了。” 赵泰宁拍了拍梁金涛的肩膀,“过阵子供销社进新茶,我给你捎二斤。”

秀芬妈拉着女儿的手又叮嘱了几句,才坐到自行车后座上。

吊桥的木板又开始响,赵秀芬站在桥头,看父母越走越远,身影在黄河边的土路上缩成两个小黑点。

梁金涛从身后轻轻搂住她:“妈说啥了?脸这么红。”

“没说啥。” 赵秀芬往他怀里靠了靠,“说让你少喝点酒,酒厂的事别太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