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东窗事发(一)

2025-08-18 2443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第266章 东窗事发(一)

十月的寒风卷着沙砾刮过峡口村。

刚挖开的地基沟里结了层薄霜,踩上去咯吱响。

梁金涛正指挥匠人往钢筋上绑铁丝,指尖冻得发红,却攥得紧实——明天就要浇筑地基,霍队长说这是盖房最关键的一步,水泥得用 425 号的,水灰比一点不能错。

“哥!” 韦小强从土路上跑过来,棉袄敞着怀,“张股长来了,还带了辆吉普车!”

梁金涛抬头望去,一辆绿色的北京吉普正碾着碎石子过来,车头上的警灯晃得人眼晕——那不是普通吉普,是县公安局的车。

他心里生出一种既高兴又紧张的感觉,手里的铁丝差点掉在地上。

张振铭从副驾下来,脸色有点僵;后座跟着下来个穿制服的公安,帽檐压得很低,眼神扫过工地时像淬了冰。

更让他意外的是,邱富海居然也从后座钻了出来——算日子林沛夏这个月就要生了,不是应该鞍前马后地伺候着吗,怎么会跟着公安来?

工地上的人瞬间停了手。

霍队长手里的水平仪没放稳,“当啷” 砸在钢筋上;六妈正往灶房送柴火,见状愣在原地,怀里的柴禾掉了一地。

“这是咋了?” 她嘟囔着,手在围裙上搓个不停。

“谁叫梁金涛?” 领头的公安开口了,声音在寒风里透着冷硬。

他的目光从梁金涛脸上滑过,又扫过缩在身后的吴有成和杨栓娃——俩人半个小时前刚被公安找到,此刻脸白得像纸。

梁金涛深吸口气,把铁丝递给旁边的匠人:“我是。”

他往前走了两步,胶皮鞋踩在结霜的地上,发出轻微的咯吱声。

赵秀芬抱着梁念平跑过来,孩子被警灯晃得直哭,她的手紧紧攥着孩子的襁褓,指节发白:“金涛……”

“别怕。” 梁金涛伸手摸了摸她的脸颊,她的脸冻得冰凉。

他俯身在她耳边低语:“是药材的事,吴有成他们掺了假,我没事。”

赵秀芬的睫毛颤了颤,点了点头——她知道自己男人不会骗她,可看着公安手里的手铐,腿还是软得站不住。

六妈一屁股坐在地上,拍着大腿:“这是造了啥孽啊!好好的盖房,咋就来了公安?”

旁边的匠人想扶她,被她甩开:“我侄儿子是好人!他不会干坏事!”

村民们开始窃窃私语,有人往吴有成那边瞟:“前阵子见杨栓娃收了不少土大黄,该不是掺药材里了?”

“跟我们走一趟。”

公安推了梁金涛一把,力道不重,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强硬。

梁金涛回头看了眼赵秀芬,她正抱着孩子给六妈递眼色,示意她别乱说话。

他心里踏实了些——秀芬聪明,能稳住场面。

吉普车里挤得厉害。

梁金涛刚坐下,就闻到一股汗味混着土腥味——吴有成缩在角落,双手抱着膝盖,眼神直勾勾盯着车顶;杨栓娃靠在车门上,牙齿打颤,膝盖处磨出的毛边沾着灰。

张振铭和邱富海坐在前排,谁也没回头,车窗外的包谷地往后退,像串模糊的黄影子。

“同志,到底怎么了?”

梁金涛碰了碰旁边公安的胳膊。

那人瞥了他一眼:“到地方就知道了。” 他的手按在腰间的手铐上,“别耍花样。”

梁金涛没再问,心里跟明镜似的——肯定是药材掺假被查了,吴有成和杨栓娃这模样,这一次绝对在劫难逃了。

北川湾乡派出所的土坯房里,煤炉烧得不太旺,空气里飘着煤烟味。

梁金涛他们被安排坐在二尺高的小木凳上,凳面硌得屁股疼。

墙上的挂钟 “滴答” 响,每一声都像敲在心上。

“哐当” 一声,一个麻袋被扔在地上。

一个约莫五六十岁的男人走过去解开麻袋绳,倒出几捆黄芪——根须发黄,看着跟真的没两样。

他拿起一根,用指甲掐了掐:“这是从县药材公司饮片厂扣下来的,铡刀一铡,芯子是白的,压根不是黄芪。”

梁金涛眯起眼——这手法跟吴有成那天在王二狗家摆弄的一模一样。

他瞥了眼吴有成,那人头埋得更低,后颈的汗把棉袄都洇湿了。

脸色惨白的收购站质检员老张进来后,恨恨地扫了一眼梁金涛、吴有成、杨拴娃,在一旁坐了下来。

一直坐在桌子后边的一位年龄稍大的公安对老姚说道:“姚同志,你说说吧,怎么回事。”

梁金涛留意到,这两个公安,他都不认识,都不是北川湾乡派出所的。

看来,这事儿有点大!

老姚拿起一把黄芪,三下五除二打开了捆,散在了桌子上。

“同志,这一捆黄芪不到三斤,就有好几根假的……”

“发现多久了?”公安问道。

老姚说道:“准备发到省里做饮片的时候,临时抽检,上了铡刀,才发现芯子里的颜色不对……”

区别还是明显……

老姚一边说,一边吃力地撕开两根药材说道:“你看看,这哪是一个色儿……”

公安问道:“你们县药材公司,收上来东西不做质检的吗?”

老姚紧张地说道:“做呀!不过,主要的检验,还是在收药材的供销社这边。

“我们每次抽检,可都是合格的,而且都有记录的……”

梁金涛听着听着话,琢磨出来了,这位“姚同志”,十有八九是县公司的质检员。

公安听了老姚这套熟悉的应答,又转向了老张:“你是怎么做的质检?”

老张说道:“同志,我们这个收购站一没设备,二没专业知识。

收购站的质检,只能靠俩眼睛看,具体把关的,那还得看上边儿……”

说着说着,他咽了口唾沫,偷瞄了眼张振铭,“张股长说,收上来的药材只要看着差不多就行。”

“你胡说!” 张振铭立刻站起来,“我从没说过这话!收购站有规定,药材必须质检合格才能入库。”

邱富海跟着点头:“我早就不管药材的事了,一直负责废品回收。”

老姚轻轻地说道:“合着责任都没人认?” 他拿起一根假黄芪,往桌上一丢,“这玩意儿掺了三成,县公司损失了两千多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