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冤家聚头
“吴老板,好巧啊,今儿个也来交药材啊?”
北川湾乡收购站里,吴有成正和收购站老张埋头核对账目,突然,身后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
不用回头,他就知道是梁金涛来了。
吴有成转头,正好看见手里提着鞭子的梁金涛正眯缝着眼,目光在自家那辆装满各种药材的驴车上逡巡,车上的麻袋鼓鼓囊囊,好似随时都要撑破一般。
“我刚还跟老张请教以后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呢。”
吴有成抬脚轻轻踢了踢最底下那个渗着水渍的麻袋,故意把沾着新鲜泥土的鞋底在车辕上蹭了蹭,那泥点子溅起几粒,在阳光下格外显眼,”顺道走走亲戚。”
吴有成的大姐嫁到北川湾乡了,这事儿村里人都知道。
梁金涛把视线从吴有成那张拒人千里的脸上收回来。
挺直了腰板,双手背在身后,手指头有节奏地点着那些湿漉漉的麻袋,脸上摆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哎哟喂,吴老板啊,不是我挑拨你和杨老板的关系,你才入这一行,有些门道还不太清楚,可杨老板倒腾药材好些年了,难道他也不知道这药材可得晒透了再交!
掺水增重那可是坑国家的钱呐!”
他声音洪亮,义正言辞,活脱脱一个刚上任、铁面无私的纪检干部。
吴有成气得牙根直痒痒,心里暗骂:这个狗 日 的,前天夜里武多福说他亲眼看你六爸梁福朝偷偷往天麻上喷水,不用猜都是你小子让那么做的,现在倒在这儿装起老实买卖人来了?
我呸,我看你的脸皮怕是比堡子山上的烽火台墙还要厚上几分!
可吴有成心里也清楚,打嘴仗自己还真不是梁金涛的对手,而且如果吵起来,让老张的脸面往哪里放?
所以也就只能在心里暗骂,并不敢出声硬刚。
他强压下心头的怒火,转身过去,速度极快的把驴车上的药材按照老张交代的,分别码放到不同的地方,然后接了帐,跟摆出一副公事公办样子的老张打了声招呼扭头就走。
走到驴子跟前,吴有成甩动手中的鞭子,“啪”的一声脆响,那声音在略显寂静的收购站里格外清晰。
驴子晃晃脑袋,在他的牵引下往外面走去,车轱辘在泥地上碾出两道水痕,仿佛是吴有成心中愤懑的印记。
梁金涛看着吴有成远去的背影,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狡黠笑容。
今天还真不是他故意要跟吴有成撞到一起。
自从两家收购站都收购药材之后,梁金涛跟吴有成很有默契,交药材的时候都会错开日子。
原本按照心照不宣的“约定”,今天梁金涛压根就不应该出现在北川湾乡收购站。
他坏了规矩,吴有成岂有不生气的道理?
更何况,被竞争对手发现自己交的药材品质有问题,吴老板没有当场破防吼骂,做的已经很不错了。
梁金涛其实也不想跟吴有成凑到一起来交货。
可有些事还真不由他。
昨晚上又一次回县城的家里看望林沛夏的邱富海打来电话,说让他今天务必送一车药材过来。
并且还必须都得是精品。
梁金涛知道邱富海不会无的放矢,所以在明知道吴有成今天要来交货的情况下,不得不来一趟。
他故意推迟了出发的时间,路上几乎都是由着大红骡子的脾气让它自己走。
原本以后自己磨磨蹭蹭,到收购站的时候,吴有成肯定早就交完货离开了。
梁金涛没想到的是,吴有成这次过来,可不单单是交货的,还给老张带了一些土特产。
所以,他在路上摩擦,吴有成在收购站摩擦,于是就碰面了。
还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啊!!
之前几次过来交货,邱富海已经跟梁金涛说了,因为林沛夏怀孕,且怀的还是双胞胎,他已经找过单位领导了,想调回县里一段时间,等林沛夏生了以后再回来。
所以啊,虽然昨晚上邱富海在电话里没有明说,梁金涛还是大概能猜到,十有八九邱股长调回县上的事就要钉钉子了,他让自己今天务必送一车精品过来,应该是要让自己给新来的某位股长大人留下一个深刻的正面的印象。
虽说邱富海的暂时离开,肯定会对以后的生意造成一些影响。
梁金涛倒也不担心,铁打的收购站流水的负责人,不能因为邱富海调回县里了,自己的废品和药材生意就必须得停下来。
而且他也相信,邱富海让自己今天过来,就是为了给他铺路。
多个朋友多条路嘛!!
不管谁坐镇北川湾乡收购站,都需要业绩在领导面前邀功。
梁金涛今天的反常举动,不但吴有成生气了,老张也对他多了一些“关心”。
尤其看到梁金涛在吴有成走了之后,从骡车上卸下两个麻袋,抱到向阳的地方,慢条斯理取出里面的药材开始一小捆一小捆地捆扎。
老张心里的疑云就有多了几分。
以前的梁金涛可不是这样的。
无论是来交废品还是药材,可都归类的明明白白。
尤其是药材,每种药材都分得清清楚楚,品相好的和稍次的一目了然,码得整整齐齐,就像长在地里的玉米。
过秤的时候,老张连翻检都省了,直接上秤,那叫一个干脆利落。
可今天倒好,梁金涛愣是蹲在地上,慢悠悠地现挑起来,那架势,仿佛要把每一根药材都看个透。
“金涛啊,你今天这是咋了,这是把场子搬到我这儿来了?”
老张嘴里叼着烟卷,烟雾缭绕中,半开玩笑地问道。
因为邱富海的关系,老张对于梁金涛还是比较客气的,所以称呼他“金涛”。
梁金涛赶忙搓着手,脸上堆满了赔笑,说道:“别提了,张叔,您也知道,我媳妇快生了,我爸跟我六爸、八爸也都上了年纪,有时候干起活来就容易犯迷糊了。
您瞧瞧,他们把晾晒的和新鲜的茯苓掺一块儿了。这不,只能在这儿重新分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