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转嫁

2025-08-17 2659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暑期孩子都在家,李奶奶就三天两头给家里做些好饭,好让孩子能吃舒心。

包饺子蒸卤面或者炖排骨等,这些饭虽好吃,但却做起来费时,倒也不难做。

因此,好不容易做一次,李奶奶就盼着家里人都能吃上。

可她左等右等,管着门店买卖的媳妇陈丽都回来了,儿子李峪民却还没回来。

担心两个孩子饿坏肚子,李奶奶就安排家里其他人先吃。

她还朝着儿媳妇抱怨,“刚出锅的肯定比搁上一段时间的好吃。今二晴心疼她爸,特意赶早买了鲜肉剁了馅说是包饺子,包肉素两馅的,结果她爸左等右等不回来。”

这话李耀勤不乐意听,他笑着插嘴抱怨:“奶奶,行了啊,啥都你家二晴好,我也去帮你提肉提菜了,你怎么能不提我心疼我爸的话呢!”

惹出她哥的不平心思,李晴芳忙凑趣调和,“我哥最好了,平常那么爱睡懒觉的人,一听要给咱爸咱妈做好饭,立马就不睡了。”

陈丽则笑着嚷道:“你就不知道让着你妹妹,啥都跟她争啊?咋,你妹妹平时不心疼你这哥哥,没帮助你学习?”

李奶奶则戳点了下孙子李耀勤脑袋,“吃都堵不住你这贫嘴!”

对此李耀勤其实也没在多意,但就是想贫两句好让大家都注意到他,“不是——我不跟我妹妹争,但你们不能总无视我吧?”

之后,李奶奶只笑看三人贫嘴,也不插嘴。

几人正说着话,外头听到车响,这是李耀勤回来了。

去年,罐头厂的货铺到了市区下面县里,还上了一部分贷款,又有了些盈利,李峪民就花两万八买了辆五凌面包,而将自家那辆夏利给卖了。

五凌这车即能代步,还能让他偶尔捎带着帮厂子送货。

却原来,李晴芳刚回来时,见到的那辆白色夏利就是她家的。

前世她回本家比这一世晚了两年,那夏利车在她回来前,己经提早顶账给了人。

今年为了跑业务联系方便,李峪民给自己和妻子都买了手机用。

这辈子,没有投资失利,也没做什么赔本买卖,李峪民给自己和家人买手机便再不用那么抠抠搜搜了。

知道是李峪民回来,李晴芳放下手里的碗就去开门,结果打开门,却看到她爸身后跟着她大伯李峪丰以及她们村的几个村民。

此时,她爸身后的人她都还没看清,就忙转身先跑回房间,戴了眼镜这才再跑出来待客。

这两年,孙爱平姐弟三人还会来李家,但奈何李晴芳在他们面前表现的冷漠又木讷,对他们不热情。

他们来时,若李晴芳在家,她都不怎么理会。

孙家终是觉得没意思,加之李奶奶因为孙奋进勾搭儿子乱投资的事心里也有芥蒂,孙爱平姐俩还因此劝过李奶奶。

李奶奶对孙爱平姐弟三人冷了心,他们自己也看得出自己在李家不受欢迎,便很少再来李家走动了。

之前,孙爱平他们可是经常带着孩子来李家做客的。

如今见外人,没眼镜戴着李晴芳就没安全感。

视频通话她不怕的原因,那是在于有距离感,且那些人还是她表哥的同学兼朋友,一般不会对她怎么样。

反正她觉得,像上一世孙爱平这些亲戚那般的歪心思,他表哥同学铁定不会有的,即便有了那些人也因为不接触她也伤不到她的。

等李晴芳再出来,她爸和她大伯以及村里的几人,己经在家里客厅坐定后开始谈事了。

这些村里的人,偶尔回村吃席走亲戚时,李晴芳见过人家一两面,有几个她还是有点印象的。

帮着李奶奶和陈丽给这些客人上了茶,李晴芳就安静坐在了李奶奶身边旁听起来。

却原来,这是村里书记上门求李峪民办事来了。

只听那书记一脸愁容的跟李峪民诉着苦。

“你这些年在城里风光,叔也不眼热你,也从来没因为任何事求过你,可今年果价大行情又是这么着,不太好,只一毛五收。这价看起来比前两年好点,但如今农药、化肥、套袋啥啥不摊本?一毛五这价,卖了果子我们可没啥挣头。你那厂子听说效益还行,你就不能看在你叔这老脸上,将村里苹果都收了吗?”

刘书记话才落,又一人则紧赶着就劝:“这样你有便宜货源,村里果农也有收益,两好凑一好,这不挺好?峪民哥,其实,要不是那些收果的商贩压价压的实在太厉害,咱叔也不会腆脸上门求你不是?你看——”

对此情况,李奶奶不是不体谅,也非不同情,但她却无可奈何。

“不是峪民不收你们的果子,问题他就那么大的出息——他那厂子就是个作坊式的小厂,收裕丰那两队村民的果子差不多就足够了,偶尔也能收些其他村民的,再多的,峪民也有心无力。他叔,咱就不能再想想其他办法吗?”

“他老婶,你是能干人,这我知道,可我不是。我要有办法,我还会舔着老脸来您这吗?您是不知道,我们把果子都拉去隔壁市区,想着将果子两毛一斤卖给那边的收果贩子,好歹不挣钱,那也少赔点。可结果呢?人那些收果贩子和这边联合起来,就是不收我们的。人说了,大行情就是如此,人就是看着我们果子烂手里,那也不能让我们破坏行情!”

话至此,刘书记又说起李峪民的厂子,说是让他再贷款扩大厂规模。

“叔,我这就小厂,它就只能消化那点果子。到如今己经两年了,我那贷款大部分都还没还完,您让我这再贷款,再扩大规模,我这哪敢啊?再不说,市区十三县,又不是我一家罐头厂,我这还要和人竞争呢!到如今,我这才打开那么一点局面,就这,贷款的冒进事我可做不来!”

李裕丰这时也帮着弟弟开始说话,“老话不说了吗,步子迈太大会扯裆!老叔,不是峪民他不乐意帮衬村里,咱们是大村,果子不老少的,峪民他这不也是有心无力,想帮都没法帮吗?”

一首喊李峪民哥的这人,是村里别的队的队长,姓冯。

冯队长一脸恳求地看向李峪民母子,“峪民哥,李婶子,你们脑子活,有能耐,如今听说还供出俩重点大学学生,那你们说咱能咋办?”

沉吟一时,也没想到什么办法,李奶奶就忍不住骂了两句,“那些收货的果贩子也是黑心,这是算定了你们果子不卖他们,那也卖不得旁人!那咱这些果子,不通过他们卖不行吗?”

因李奶奶这话,李晴芳不免看了其一眼,暗道:还是她奶奶会抓重点,可不是么!如今最好最快的办法就是避过中间商,将果子赶紧卖出去。

她安静听了一场,听到最后却是村里书记拱她爸再贷款扩大厂规模,然后将村里的果子都收走继而进行消化吸收并销售。

如此的话,这不是将中间商和果农之间的矛盾,转嫁到了她爸这里吗?

还好她爸和家里人不糊涂,还知道稳扎稳打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