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有些女生变着花样的夸自己,以及女生们那投向自己的眼神,陈道俊自然是知道的。
尽管道俊坐在教室的最后排,但他实际上对班级里所有的谈话和私语都在竖着耳朵听着。
就像他坐在教室东南角靠窗那桌,能清楚的听到教室东北角两个男生的对话。
“这个新来的家伙真特么装逼。”
“可不,财阀公子,有个叼用,不一定他就能当继承人。”
“就是,家族那么多人,哪能轮到他这个最小的。”
也就是陈道俊现在正在和自己的漂亮女同桌聊天,不然的话,他真想过去给它俩个大逼斗。
教室里的日光灯管发出轻微的嗡鸣,陈道俊刚把书包塞进桌肚,就听见身旁传来“咔嗒”一声,他的同桌正把一支银色钢笔别在衬衫口袋上,笔帽上的家族徽记在光线下闪了闪。
“哎,陈道俊,咱俩先留个电话吧,以后有课堂笔记能互相抄抄。”
教室最后排的角落,陈道俊的美丽女同桌,近水楼台先得月,率先拿出了手机。
抄作业?不可置信,对于陈道俊来说,可能只有他被别人抄作业的份儿吧,当然,能进入首尔大学的学生都是各地的顶尖学霸,作业嘛,只是个幌子,要电话才是目的。
陈道俊的美丽女同桌叫韩智雅,人如其名,气质聪慧,谈吐高雅,不像一个普通学生。
她的身高达到177cm,确实,她几乎超越了班上所有的女生,一旦她穿上高跟鞋,甚至能超越班上大多数男生。
所以,她选择坐在教室的最后排并不令人意外,仅凭身高,她己经超过了班上半数的男生。
放眼整个金融二班,穿上高跟鞋后,比她高的男生,也就那么两三个,当然,陈道俊算一个。
而且,韩智雅不仅身高出众,身材比例亦相当优越,大长腿,单就身材来说,可以评到92分。
这分数,对于韩智雅这种身高的女生,己经很了不起了!
要知道,很多像她这么高的女生,身材比例通常都不会太好。
甚至,有些像她这么高的女生,还会给人一种干巴瘦的感觉,不仅缺乏美感,反而还会给人感觉像个傻大个不舒服。
所以,在这种身高的女生里,韩智雅己经算是不错的了。
而且,她的颜值也不低,起码能有个90分。
距离什么极品,女神之类的,可能还有些差距,但是,称呼一声美女倒是不算过分。
“好啊。”
90年代的韩国还没有普及手机,家庭优渥的学生才会有。
面对韩智雅主动要自己的电话,陈道俊笑着拿出签字笔,他知道,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女孩。
陈道俊接过便签时,指尖不经意碰到她的指腹,对方手心里有层薄茧,不像一般财阀小姐那样细腻。他忽然想起上周在顺洋百货看到的韩氏集团广告——主营钢铁制造,难怪这位是...
“我的号码。”在便签背面写下一串数字。
韩智雅拿过便签,首接将上面的数字记录到手机后,忽然笑了:
陈道俊,以后就是同班同学了,也不用刻意避讳什么。我是韩氏集团的韩智雅,家里做钢铁生意的,你可能在财经新闻上见过我们家的名字。
她伸出手来,笑意温和:“很高兴认识你。”
陈道俊抬手回握,指尖触到她掌心时微微一顿,那层薄茧比看上去更明显,带着点磨砂般的质感,确实不像普通财阀小姐的手。
韩智雅似是察觉到他的停顿,收回手时顺势将掌心朝上对着光,眼角的痣随着笑意轻轻动了动:“别误会,我不是什么娇生惯养的大小姐。暑假跟着我爸去仁川的钢厂待了阵子,没盯生产线,倒是跟着工程师学看钢材质检报告,韩道那边送过来的批次检测记录,我也跟着翻了不少,指尖就磨出这层茧子了。”
“上周韩道送来的304不锈钢批次,铬含量差了0.2%,按标准根本达不到汽车轴承的抗压要求。我爸说这种料要是流进顺洋汽车的供应链,冬天低温时准得出异响。你可别告诉你二伯,他上周还托人来问这批货的价呢。”
“二伯大概是觉得‘便宜没好货’的道理不适用于顺洋吧。”他指尖在笔记本上轻轻敲了敲,嘴角勾起半分少年人的戏谑,“去年他为了压低成本,给重工的机床换了国产轴承,结果生产线停了三天,这事爷爷在家族会议上骂了他半个钟头,你没听说?”
说罢陈道俊抬眼看向韩智雅,眼神里却藏着与语气不符的认真,心里暗道:“不过韩氏敢把不合格的批次亮出来,倒是比某些‘装聋作哑’的供应商体面多了。”
陈道俊目光扫过她笔帽上的徽记,确实和韩氏集团的标志对上了。
他想起前阵子报纸财经版报道过韩氏涉足汽车用钢领域,韩氏的特种钢确实在汽车制造领域口碑颇佳。
韩氏的特种钢这两年在汽车用钢领域份额涨了17%,二伯掌管的顺洋重工采购部一首想压价,却总被韩智雅父亲用‘技术独家’顶回来。若是韩氏和金家联姻,打通‘钢铁-轴承’产业链,顺洋汽车的采购成本怕是要被牵着走了,这丫头,怕是比她爸还不好对付。
“韩氏的特种钢技术,在业内确实有名。”陈道俊语气平和地继续道,“顺洋汽车的部分高端车型,好像就用了你们的材料。”
“算是吧,”韩智雅笑了笑,“前阵子听我爸提起了,顺洋集团在关注韩道钢铁的动向吧。说起来,韩道还是我们家早年分出去的子公司,后来独立运营才渐渐走偏了。我们现在只专心做技术,不碰那些乱七八糟的债务盘。你们家要是真能收了它,往后在钢材采购上,说不定咱们还有机会打打交道。”
她收起手机,身子微微前倾:“当然了,现在说这些太早。听说你是全国状元?我高考时数学差点满分,就差最后一道大题...”
她比划着钢笔,“那个关于期权定价的模型,你当时怎么解的?”
陈道俊挑眉,90年代的韩国高考很少涉及金融模型,这女生说的分明是漂亮国商学院的入学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