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叔,我不怕脏不怕累。”江晓花激动之余,认真保证。
周香芝轻轻睨她一眼,“你这丫头还当真了?你小叔的工作要是给了你,他咋办?”
扭头就对江平道,“狗蛋,你别说傻话,你把工作给晓花了,你回来能干啥?真就专门搞鱼塘了?那万一鱼塘搞不好呢?”
“是啊,狗蛋,你要真想搞鱼塘,我跟爹先弄着,要是好搞了,你再弄,不好搞,你还得继续上班。
总之,这份工作你不能丢,一个男人,你又干不了辛苦活,再没了工作,以后怎么娶媳妇儿?怎么养家?”江兵也不赞同。
江东升和张华秀这俩当爹妈的还没怎么反对呢。
江兵和周香芝这俩当哥嫂的就先急了。
这两口子都是老实人,弟弟年轻不懂事,但他们俩不能装糊涂就这么把好处接受了呀。
等他将来年纪大些,娶妻生子有小家要养,就知道一份稳定的工资有多重要了。
不像他们两口子,只会干农活,卖苦力,一年到头的其实很辛苦。
原先,江东升还想教大儿子杀猪,可是,江兵这人心软,胆子也小,别说杀猪了,就是看人杀猪,他都闭着眼睛捂着耳朵的,害怕。
这不,只有土地能让他觉得踏实,他是经历过饥荒年代的,地里能种粮食,他就觉得满足。
江平听言,点点头,“大哥,大嫂,你们说的很对,其实,我也都考虑过,真的。”
“但是,鱼塘我要弄,肯定就得弄起来,至于将来的销售渠道,我也都想好了,只要咱鱼塘的鱼养起来,销售上绝对没问题。”
“另外,爹......”
江平看向江东升,“你以前说过,以前在队伍里的时候,您就是伙头兵,专门给战士们做饭的,打仗的时候,背着锅碗瓢盆到处跑的。
您也特别的爱做饭,对不对?”
“你小子,那是你小时候要听故事,我说给你当故事听的,都还记着呢?”江东升不由想起儿子小时候的事,心头涌起一股慈父的温情。
“当然了。”江平接着说,“爸,我想等我这鱼塘弄好之后,咱就在县城给你开个饭馆吧。”
“开饭馆?”江东升可没想过这个,“你爹我在家里做做饭还行,你说要是在镇上给顾客做饭,那不行,那要是不好吃,丢人呢。”
“爹,您得相信自己,你的厨艺好的不得了。”江平鼓励道,“而且,您就主要负责您那几道拿手菜就行了,其他的家常菜,可以找我大姐二姐啊。”
“她们也来饭馆?”张华秀问。
江平点点头,“嗯,妈,你也知道,我大姐夫那年出了事故之后,就整天瘫在家里也不能干活。
我大姐一个人家里家外的不容易,胜利那王八蛋结婚后,跟她媳妇儿穿一条裤子,嫌弃我大姐大姐夫。
小两口分家单过,也不管他俩。
小雨小霞两个年纪又小,还不能担事。
我觉着,要是有个饭馆,让我大姐能挣点钱,日子肯定比现在强。”
张华秀听着眼圈红了红,“你大姐这些年日子确实不容易,要真能有个挣钱的营生确实不错。”
当然,难为小儿子还想着他姐姐。
他们这当爹妈的,平时都帮不了那么多。
家里本来人口也多,江平晓花他们长大了,也就这几年日子好过了些。
前些年也难,偶尔也只能从牙缝里省出点来接济大女儿。
可是,大女婿是个瘫子,照顾病人,这其中的辛苦,他们也替不了。
张华秀平时都不愿多想,也不愿让两个闺女常回来,不然看到她们过的不好,她心里也难过。
“至于二姐,她也念过书,会识字算账,正好可以在饭馆里收收钱之类。”江平继续道。
二姐家里情况比大姐稍微好点,只是家里有个刁钻的婆婆和一个软弱的男人,也是经常争吵不断。
江平想着,女人一旦有了工作和收入,那底气就会足很多。
张华秀听着笑了,“你呀,想的倒是好,这饭馆是那么好开的?”
“事在人为嘛。”江平知道,现在大家伙的日子一天天的好起来了,下馆子吃饭也不再是稀奇事。
只要肯干,开个饭馆,就能解决家里三个劳动力,而且肯定能挣钱。
他爹年纪大了,再那么起早贪黑的杀猪卖肉,实在太劳累。
开饭馆的话,有两个姐姐帮衬打下手,他爹只负责掌厨,应该能清闲一些。
“另外,妈,我之前不是跟你说过,我要念书,我要上大学。”江平说,“在厂里上班,我的时间都是固定的。
可要是自家弄个鱼塘,时间就自由一些,我就在看鱼塘的时候,还能顺便看看书呢。”
“这?”张华秀不敢想象那样的画面。
她儿子能那么上进?看鱼塘的时候看书?难道不是钓鱼?
“相信我吧,就这么说定了,一会吃完饭,我就去村长家一趟,跟他说说承包后山那块野塘的事。”
江平罗里吧嗦的说完,就一锤定音。
随后又跟江晓花交代,“晓花,现在家里不忙,你有空的话,把你过去的课本都拿出来温习温习,字多练练,等回头我找着机会,就把这个工作指标给你。
要是进宣传科的话,能写好毛笔字和粉笔字,肯定得加分。”
“嗳。”江晓花眼睛发亮,脆生生的就应了。
江兵、周香芝两口子互相看了一眼,随后又看向江东升两口子。
“爹?”
“妈?”
江东升和张华秀两口子也不好说啥。
虽然他们心里偏向儿子,但是江晓花也是他们亲孙女啊。
但愿小儿子真能像他说的那样。
鱼塘啊,饭馆啊,这些他们两口子没那么大野心。
但是,江平说的要念书,要上大学,两口子都动心了。
这年头,家里要是出个大学生,那就是光宗耀祖呢。
能当个大学生,将来怕还当不了工人?
别说这小县城的修配厂了,就是省城的修配厂那也是能进的。
所以,两口子就默认了。
“既然狗蛋要这么做,那就让晓花去吧,她在县城上班,也算吃了公家饭,有了铁饭碗,将来在县城找个对象,比留在农村强。”张华秀说。
听婆婆这样说,江兵、周香芝两口子眼睛都湿湿的。
公婆虽然偏心小儿子,但是对他们大房其实也很不错的!
等江平那鱼塘要是承包下来,他们两口子决定要加倍干活来报答对大闺女的这份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