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专利破冰·深城001

2025-08-19 2774字 5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

山寨风波如同一场淬火,虽然短暂惊险,却让洪盛这把利刃更加坚韧锋利。

张洪从中吸取的教训,远不止于技术反制。

他深刻意识到,在即将到来的、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尤其是面对未来可能的国际巨头,仅靠技术保密和“逻辑炸弹”是不够的。

必须建立更坚固的护城河——知识产权。

“洪盛标准”台钳的成功让他尝到了标准化的甜头,

而“电弧焊机过载保护模块”和“逻辑炸弹”的设计,则是他真正的创新成果。

这些东西,必须尽快用法律武器保护起来!

“去深城!”张洪做出了决定。

深城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拥有国内最早探索和实践专利制度的环境。

虽然还很稚嫩,但这是目前唯一的、也是最有可能的途径。

带着精心整理好的厚厚一摞技术文件——包括“洪盛标准”台钳的详细设计图、技术参数、创新点说明;

电弧焊机“智能保护器”(隐藏了“逻辑炸弹”部分,只公开了过载保护核心原理)的电路图、工作原理、技术效果分析;

甚至还有他对未来焊机发展的一些前瞻性构想摘要——张洪再次踏上了南下的火车。

这一次,他带上了心思缜密的老马和略通文墨的林工。

深城的变化日新月异,但特区专利代办处的所在,却依旧显得简陋而局促。

一间租用在政府大院角落的平房,门口挂着白底黑字的简陋木牌:“深城经济特区专利咨询代办点”。

里面只有两张旧办公桌,几个文件柜,一个年轻的工作人员正百无聊赖地看着报纸。

张洪三人走进去,带着一身北方的风尘。

“同志,你好,我们想申请专利。”张洪开门见山。

工作人员抬起头,推了推眼镜,看着这三个穿着朴素(张洪甚至还是那身旧工装)、操着浓重北方口音的男人,尤其是看到张洪那张过于年轻的脸,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视和茫然。

“专利?你们?”他的语气带着怀疑,

“申请什么专利?我们这里主要处理一些简单的…技术改进备案。”

张洪不以为意,将带来的厚厚一叠文件放在桌上:“我们要申请的是‘实用新型专利’。

这是我们的技术资料,包括‘洪盛标准’工业台钳,以及‘电弧焊机智能过载保护装置’。”

工作人员狐疑地翻开文件。

当看到那些绘制精细、标注严谨的机械图纸,特别是那些复杂的电路图和技术分析报告时,他彻底愣住了。

这内容…太专业了!

完全超出了他理解的范畴。

他在这里工作几个月,处理的多是一些小发明、小改进,比如改良的锄头、新式酱油瓶盖之类的。

像这种一看就是工业设备核心技术的申请,还是头一遭。

“这…这个…”工作人员有些手足无措,

“同志,你们这个…太复杂了。我们这里…可能处理不了。而且,实用新型专利…具体怎么申请,需要什么材料,我们也在摸索…”

张洪早有预料。

他耐心地解释:“同志,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是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我们的台钳,在夹持机构、导轨精度、标准化接口上都有创新;这个保护装置,在电路逻辑和响应速度上具有新颖性和实用性。”

他拿出带来的一个小木盒,里面装着“洪盛标准”台钳的模型和那个拆下来的“智能保护器”模块实物。

“您看,这是实物。我可以现场演示它的功能。”

工作人员看着那些远超时代平均水准的技术文件和精巧的实物,听着张洪条理清晰、术语专业的讲解,脸上的轻视和茫然渐渐被震惊和敬佩取代。

他意识到,眼前这个年轻人,绝不是来捣乱的,而是带来了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叮!接触法律与行政流程!法律流程-入门(0/200)己生成!】

【法律流程-入门(经验+80)!】 关于专利申请流程、文件要求、法律术语的知识快速吸收。

“您…您稍等!我去请我们负责人!”工作人员不敢怠慢,匆匆跑进里间。

很快,一个穿着半旧中山装、戴着眼镜的中年人快步走了出来。他是这里的负责人,姓陈。

陈负责人显然见多识广一些,但仔细翻阅了张洪的文件,又看了实物演示后,同样难掩震惊:“张洪同志,你们的这些技术…非常有价值!特别是这个保护装置的设计思路,非常巧妙!这绝对是符合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要求的创新!”他眼中闪烁着发现宝藏的光芒,

“深城特区正在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你们这是给我们送来了及时雨啊!”

“不过,”陈负责人有些为难地推了推眼镜,

“实话说,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国家正式的《专利法》还在起草,特区这边的具体实施细则也还在制定。目前只能进行备案登记,出具受理通知书,证明你们在这个时间点,向特区提交了这项技术申请。等国家专利法正式颁布和实施后,你们可以凭这个受理书,优先转为正式专利申请。”

“没问题!我们要的就是这个时间点的证明!”张洪毫不犹豫地说。

他深知,在专利制度建立初期,这个“第一”的受理证明,本身就具有巨大的象征意义和历史价值,也能在未来可能的纠纷中占据有利地位。

接下来的几天,张洪、老马、林工三人就泡在了代办处。

在陈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更多是张洪在指导他们该怎么做),按照张洪理解的专利文件要求,反复修改、完善技术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和图纸。陈负责人也从最初的协助者,变成了虚心学习者。

一周后。

简陋的办公室里,气氛庄重。

陈负责人将一份盖有“深城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科技发展办公室”鲜红印章的文件,郑重地交到张洪手中。

文件的标题是:《深城经济特区技术成果备案受理通知书》,编号是手写的、龙飞凤舞的“深技备字【198X】第001号”!

在申请人一栏,清晰地写着:张洪(深城洪盛机电技术研发中心筹备处)。

在技术成果名称栏,并列着:“洪盛标准”工业台钳技术规范及核心部件设计”、“电弧焊机智能过载保护装置”。

“张洪同志,恭喜你们!”陈负责人紧紧握住张洪的手,语气激动,

“这是深城特区发出的第一份技术成果备案受理书!001号!你们是特区专利保护工作的先行者!意义重大啊!”

张洪看着手中这份纸张普通、印章却重若千钧的文件,心中亦是波澜起伏。

001号!这不仅是对他和洪盛技术创新的认可,更是在这个知识产权荒漠的时代,插下的一面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旗帜!

洪盛的名字,将与特区专利制度的破冰之旅,紧紧联系在一起!

有了这个开端,未来与国际巨头的技术博弈,他将拥有更多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