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学院萌芽:洪盛“黄埔一期”开课啦!包教包会,不会再练

2025-08-19 1679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

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人才却成了稀缺资源,眼瞅着要卡脖子。

张洪看着那些围着自己,眼睛里闪烁着“知识(饭票)渴求”光芒的年轻学徒,一个念头在他脑子里清晰得跟刚擦过的玻璃似的——办学校!

说干就干!

他把洪盛小院犄角旮旯那间堆满破铜烂铁、耗子见了都摇头的库房给清了出来。

搬来几块不知从哪个车间淘汰下来的旧门板,刷上黑漆,嘿,黑板有了!

没有课桌?好办!废木料一钉,长条凳搞定,就是坐久了硌屁股,权当锻炼坐姿了!

没有教材?更不是事儿!张老师傅亲自操刀,刻钢板、推油印机,那带着浓浓油墨香的讲义,热乎出炉!

翻开第一页,西个遒劲有力、力透纸背的大字,自带音效般砸进眼帘:“熟能生巧”!

于是乎,在叮叮当当的背景音(隔壁车间还在赶工)中,“洪盛技术进修班”(后来被尊称为洪盛理工学院前身),在极其“质朴”的环境下,隆重(且简陋)开张了!

第一批学员,拢共十来个年轻人,有红星厂来的小青工,也有慕名而来的社会青年。

穿着洗得发白、还带着机油味儿的工装,坐在硌屁股的长条凳上,腰杆儿挺得倍儿首,眼神亮得跟探照灯似的,死死盯着讲台。

讲台上,张洪指着黑板上那西个大字“熟能生巧”,声音沉稳有力,自带扩音效果:

“技术是个啥玩意儿?是图纸?是公式?是!但那都是死的!” 他点了点自己的太阳穴,

“关键在这儿!” 又“啪啪”拍了两下自己蒲扇般的大手,

“还有这儿!是脑子里的活泛劲儿,是手上的那股子‘巧’劲儿!怎么来?练!往死里练!练到脑子还没琢磨明白呢,手它自己就知道该往哪儿伸!练到闭着眼睛,下一锤子该落在哪个点儿上,肌肉它都门儿清!这就叫——熟能生巧! 练成‘手比脑子快’,你就出师了!”

【叮!首次系统化忽悠…咳,传授核心理念,技术教育体系构建(入门) 生成!】

【叮!学员专注度MAX,眼神堪比激光,经验灌溉效率提升!熟练度+10…+10…】

台下的学徒们,看着那西个大字,听着张洪的话,感觉灵魂深处都被注入了“铁水”!

他们悟了!这西个字,就是打开“神技”宝库的万能钥匙!

什么秘籍都不如它好使!

#洪盛の“黄埔一期”正式开班!熟能生巧の圣火,在硌屁股的长凳上熊熊燃烧!#

洪盛那手“轴承翻新”的绝活和自创的“魔鬼流程”,不仅在维修界杀了个七进七出,其堪比小强的稳定性和香喷喷的性价比,终于惊动了省里的大佬——省机械工业标准化委员会。

专家组带着“找茬”的眼神来了。

结果呢?当他们亲眼目睹洪盛那套从废品堆里“淘宝”(严格筛选)、酸洗除锈(洗得比脸还干净)、精密检测(鸡蛋里挑骨头)、再到修复研磨(妙手回春)的完整、严谨、甚至有点“强迫症晚期”的流程,

再看看最终修复件那堪比“老寿星”的使用寿命数据报告……专家们彻底服了,眼镜碎了一地。

“化腐朽为神奇!变废为宝的活教材啊!”

“这套流程,严谨得让人想哭!完全可以当全省的标杆!”

“张洪同志,啥也别说了!代表省标委会,郑重邀请你,一起搞事情!制定《废旧滚动轴承修复技术规范》地方标准!”

几个月后,一份盖着省标委会大红公章、自带“圣旨”光环的文件,正式下发:

【关于批准发布《废旧滚动轴承修复技术规范(DBXX/T XXXX-198X)》地方标准的通知】

“…本标准由洪盛精工维修部张洪同志主要起草(俗称:张师傅说了算)…自发布之日起实施(都给我照着学)…”

“洪盛标准”,一夜之间鸟枪换炮,升级成了“省级标准”!

红头文件下达那天,整个县城工业圈都炸锅了!

这意味着啥?

意味着洪盛鼓捣出来的那套“野路子”,如今成了整个行业必须仰视、必须遵循的金科玉律!

#技术の话语权!咱也是制定游戏规则的人了!洪盛の金字招牌,妥妥再镀一层24K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