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专利觉醒

2025-08-19 1874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

红星厂的小日子过得蒸蒸日上.

洪盛那边的台钳生产线更是跟打了鸡血似的,“咔哒咔哒”日夜不停。

没几天功夫,仓库里就堆满了崭新的“洪盛”牌台钳,那阵势,活像给土地爷献上了一座钢铁小山。

可张洪,这位肚子里揣着前世“商业经”的穿越客,盯着这座“铁山”,眉头却拧成了麻花。

那眼神,不像在看产品,倒像在看一群嗷嗷待宰的小肥羊——他太熟悉接下来的剧本了

仿制! 这年头,国内对“专利”俩字儿的认知,基本等同于天方夜谭里的阿拉丁神灯——听说过,没见过,更不知道咋用。

好东西?甭管啥,只要露了面,保管一夜之间,村头巷尾的小作坊就能给你整出个“孪生兄弟”,用的材料嘛,可能是回收站里淘换的宝贝;工艺嘛,主打一个“差不多就行”。

最后结果?必然是劣币驱逐良币,好好的一个品类,生生被拖进“地摊货”的泥潭里打滚。

“不行!绝对不行!”张洪一拍大腿,眼神锐利得像刚磨好的刨刀,“得给咱这洪盛台钳,请一道‘护身符’!”说干就干,他翻出纸笔,凭借着前世那点“超前记忆”,开始伏案疾书。

那架势,不像在写申请,倒像在破解什么上古秘术。

最终,一份在这个年代堪称“天书”的文件诞生了——《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书》。

里面详细描述了台钳最核心的宝贝疙瘩:丝杠自锁结构和那灵巧的快调机构,每个零件、每个角度,都写得跟藏宝图似的。

揣着这份沉甸甸的“天书”,张洪雄赳赳气昂昂地杀到了省城。

七拐八绕,终于在一个挂着“专利代理事务所”牌子的、门脸儿比胡同口杂货铺大不了多少的地方停下了。

推门进去,一股陈年旧报纸混合着茶垢的味道扑面而来。

接待他的是一位老先生,头发花白如霜打的芦苇,鼻梁上架着一副酒瓶底厚的眼镜,镜片后的眼睛看人得眯成两条缝,仿佛在研究古董上的铭文。

老先生接过张洪递来的“天书”,小心翼翼地扶了扶那快滑到鼻尖的眼镜,凑近了细看。

只见他眉头先是疑惑地微蹙,接着越拧越紧,最后干脆拧成了一个“川”字,仿佛在解读外星文字。

半晌,他抬起头,一脸比刚听完量子力学讲座还茫然的表情,看着张洪:

“同…同志?”老先生的声音带着点不确定的颤音,像是怕惊扰了这纸上写的“妖魔鬼怪”。

“您…您这写的…是啥玩意儿?‘实用新型’?‘专利’?”

他咂摸了一下这两个陌生的词儿,仿佛在品尝两颗怪味豆,最终得出一个朴素的结论:“申请这…这玩意儿…有啥用啊?能…能当饭吃?能换粮票不?” #时代的鸿沟深似海!代理所的知识盲区大过天!

张洪:“……” 一口气差点没上来,卡在嗓子眼儿。

他做了个深呼吸,努力把“对牛弹琴”西个大字从脑海里按下去,挤出个尽可能和蔼可亲的笑容,解释道:

“老先生,这叫‘专利’。您帮我申请下来,国家就承认这技术是我张洪的独门发明!别人没我点头,就不能随便照猫画虎搞仿造!这是保护,保护咱这好产品不被山寨祸害!”

他觉得自己解释得够通俗易懂了。

谁知老先生一听“独门发明”、“不能仿造”,眼睛瞪得更圆了,那厚厚的镜片都挡不住他眼底的震惊和不解。

他摊开布满老茧的手,语重心长,带着点“你这年轻人思想很危险”的痛心疾首:

“仿造?技术…技术不都是国家的财产吗?大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嘛!你这…搞‘独门’?同志,这思想…这思想要不得啊!这不符合…不符合咱们的…精神嘛!”

#集体主义的铁拳迎面而来!专利意识的嫩芽瑟瑟发抖!#

张洪看着老先生那张写满真诚困惑和“为你好”的脸,内心仿佛有一万只台钳在同时“咔哒咔哒”空转——无力感爆棚。得,这波沟通基本属于跨物种交流,还是隔着银河系那种。

但他张洪是谁?前世也是趟过商海大风大浪的!这点挫折,小意思!

“老先生,”张洪语气坚定,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首接把那份“天书”又往前推了推,几乎怼到了老先生鼻子底下,

“您甭管它现在有没有用,思想对不对路。您就按这纸上写的格式,帮我规整规整,提交上去!该交多少钱,我一分不少!”

他顿了顿,目光越过老先生花白的头顶,仿佛穿透了斑驳的墙壁,看到了遥远的未来,一字一句道:“现在没用,不代表以后没用!您老信我一句,总有一天,这薄薄几张纸,会变得比您柜子里锁着的金条还贵重!”

#大佬的超前眼光就是开挂!专利的种子硬核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