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制车床的成功,如同给洪盛维修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车削出来的光滑轴套、精准的齿轮毛坯,让台钳的制造效率和精度都上了一个台阶。之前堆积的订单,终于看到了消化的曙光。
然而,新的问题如同野草般迅速滋生。
小院的空间,被彻底压榨到了极限。
- 东厢房:柴油机、钻床、新车床、自制台钳…机器轰鸣,转身都困难。
- 院子:堆满了待加工的材料、半成品台钳、待修的“病号”机器,下雨天连下脚的地儿都没有。
- 西厢房:成了仓库兼宿舍,零件堆到了炕沿,张洪、老马、赵小兵挤在一张炕上,二狗子打地铺。
订单,却还在源源不断地涌来!
- 维修单:从收音机到拖拉机发动机,五花八门,堆满了炕头唯一一张桌子。
- 制造单:台钳订单排到了两个月后!县农机公司甚至试探性地问能不能做简单的小型农机配件!
人,更是捉襟见肘!
老马是主力,但毕竟年纪大了,连轴转身体吃不消。
赵小兵是学徒,能独立处理的活有限。
二狗子放学后能帮忙打下手,但毕竟是孩子。
张洪自己,更是身兼数职:技术总监、总工程师、疑难杂症处理者、订单调度、财务…每天睡觉不足西小时。
“老板!真不行了!”老马锤着酸痛的老腰,看着院子里堆积如山的材料和零件,一脸愁容,“这新做的车床是好用,可地方太小!转个身都怕撞到!还有这订单…咱就是三头六臂也干不完啊!”
赵小兵顶着两个黑眼圈,一边给车床工件刷冷却液,一边嘟囔:“洪哥…昨晚又修那台进口水泵修到半夜…王大妈送来的饭都凉透了…”
张洪坐在炕沿,手里翻着厚厚的订单本,眉头紧锁。昏黄的灯光下,他的脸显得有些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如刀。
炕头上,除了订单本,还摊着几张图纸——那是他构思的简易铣床和砂轮机的草图。技术不是问题,但…
**空间!**
**人力!**
**场地!**
小院这个“新手村”,己经无法容纳洪盛这艘即将起航的巨轮了!
他放下订单本,走到门口,推开了吱呀作响的木门。
夜风带着凉意拂面。小院里,柴油机低吼,新车床的切削声尖锐而有力。土坯墙上,一面面锦旗在夜色中模糊了字迹,只剩下沉甸甸的红色。
张洪的目光,越过了低矮的院墙,越过漆黑的原野,如同穿透了夜幕,牢牢地锁定在远方——那片沉睡在黑暗中的庞大轮廓。
红星机械厂!
高大的烟囱沉默矗立。
破旧的厂房连绵成片。
空旷的厂区寂寥无声。
那里,有他需要的巨大空间!有现成的(虽然老旧)设备基础!有大量闲置的…技术工人!
一股灼热的气息在胸中翻腾!
张洪缓缓握紧了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疲惫的眼神,在望向红星厂的方向时,燃起了如同熔岩般的野望和决绝!
**“地方太小…”**
**“人手不够…”**
**“订单堆积…”**
**“红星厂…”**
**“是时候…”**
**“动一动了!”**
夜风中,他低沉而坚定的自语,如同猛兽出击前的低吼,淹没在机器的轰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