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解围

2025-08-23 1795字 1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苏州城,烟雨楼。

几日后,林风安顿好受伤的同伴(红拂女需持续祛毒,黑塔皮糙肉厚无大碍),并派玄甲卒秘密监视寒山寺后续动静。

苏小小则沉浸在父亲遗留的图纸中,试图找出更多关于太湖水利与神教可能据点的线索。

这晚,林风换上一身低调的锦袍,再次踏入烟雨楼。

他并非寻欢,而是想从这鱼龙混杂之地,探听关于崔家以及可能存在的其他神教线索。

同时,他也想再次观察那位神秘的花魁——陈圆圆。

楼内依旧灯火辉煌,丝竹悦耳。林风坐在角落,自斟自饮。很快,陈圆圆怀抱琵琶,袅袅婷婷登台。

她一袭淡紫色纱裙,眉目如画,只是眼底深处,似乎比上次多了一抹难以察觉的疲惫与…挣扎?

她的琵琶技艺依旧超凡脱俗,一曲《汉宫秋月》被她演绎得凄婉动人,如泣如诉。

然而,当曲调进行到高潮,本应最为激越投入之时,她的指尖却再次出现了细微的**凝滞**,眼神也有一瞬间的涣散,仿佛被无形的丝线拉扯着心神,无法完全沉浸于曲中。

“咦?圆圆姑娘今日似乎心绪不宁?”

“是啊,这曲中哀怨,倒像是她自身心境的写照了…”

台下有懂行的客人开始窃窃私语。

就在这时,一个刺耳的声音响起,带着浓浓的轻佻与逼迫:“陈大家!你这曲子好是好,可太过哀戚,听得爷心里发堵!不如换首欢快的!给爷唱个《十八摸》助助兴!哈哈哈!”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发话的正是上次在寒山寺被林风教训过的崔家恶少——崔文!

他身边还坐着几个狐朋狗友,显然是喝多了酒,仗着家世在此撒泼。他看向陈圆圆的眼神,充满了毫不掩饰的占有欲和报复性的快意。

上次在毒侯手下吃了大亏,他不敢明着报复,便想来这烟雨楼折辱与毒侯似乎有些“眼缘”的陈圆圆出气!

陈圆圆娇躯微颤,抱着琵琶的手指因用力而发白,眼中闪过一丝屈辱和怒意。让她当众唱《十八摸》这等淫词艳曲,简首是莫大的侮辱!

但烟雨楼的规矩,她又不能公然拒绝贵客的“点曲”,尤其对方是崔家少爷。楼内的管事也面露难色,不敢上前劝阻。

气氛顿时变得尴尬而紧张。一些客人皱眉,但慑于崔家权势,敢怒不敢言。

崔文见陈圆圆僵立不动,更加得意,拍着桌子叫道:“怎么?不愿意?还是觉得爷给不起赏钱?告诉你,今天不唱,就别想下这个台!”

眼看陈圆圆孤立无援,泫然欲泣,那无形的精神枷锁仿佛要将她彻底压垮…

“好一个‘秋月汉宫照影孤,冰弦欲语意先芜’。”一个清朗而平静的声音,忽然在角落响起,不大,却清晰地压过了场中的喧哗与尴尬。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过去。只见林风缓缓站起,手中端着一杯酒,目光投向台上的陈圆圆,墨玉色的脸庞在灯光下显得深邃而从容。

陈圆圆浑身一震,难以置信地看向林风。

林风微微一笑,朗声吟道:“陈大家此曲,宫怨深深,秋思渺渺,非心绪不宁,实乃**身陷樊笼,冰心难诉**。此情此景,林某倒想起几句歪诗,或可应和姑娘心境。”

他无视崔文那怨毒惊愕的目光,迎着陈圆圆复杂难明的眼神,一字一句,清晰吟诵:

>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 **(原句:李白《长相思·其二》: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 **冰弦易咽鲛人泪,玉指难书锦字笺。**

> **(冰弦:指琵琶弦。鲛人泪:喻悲苦之泪。锦字笺:指书信,典出苏蕙织锦回文。)**

> **身似浮萍逐浪转,心随孤雁入云边。**

> **(浮萍、孤雁:喻身不由己,心向自由。)**

> **何当斩却金枷锁,一曲清歌彻九天!**

> **(金枷锁:喻束缚。彻九天:响彻云霄,喻挣脱束缚,自由高歌!)**”

林风的声音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尤其是最后一句“何当斩却金枷锁,一曲清歌彻九天!”,如同洪钟大吕,带着金石之音,更蕴含着一种**首指人心、破除虚妄**的力量!

这诗,前半句引用李白名句,点出陈圆圆的哀怨断肠却无人信(或不能言)的处境。后三句则完全原创:

* “冰弦易咽鲛人泪,玉指难书锦字笺” —— 琵琶弦能倾诉悲苦之泪,她的手指(才情)却写不出表达心迹的书信(暗示被控制,无法表达真实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