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展现非常人思维

2025-08-23 2023字 1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夫人请问。”

林风正襟危坐,打起十二分精神。

“第一问,”

红拂女的声音不高,却带着无形的压力,

“你观这太原城内,粮价几何?盐价几何?布帛价几何?较之三月前,有何变化?此等变化,背后隐藏何意?”

这问题看似简单,却首指民生根本和市场动向,更是情报分析的基础!

一个初来乍到的流民,如何能知晓这些?

王管事在门口可没问过这个!

林风心念电转。

他确实没专门打听过具体物价,但他穿越荒野时见过流民,在窝棚区待过,见过独眼王那点可怜的交易物资!

更重要的是,他有“洞察之眼”观察过形形色色的人!

他略作沉吟,结合所见所闻,条理清晰地回答

“回夫人,在下初至太原,未能亲询市价。

然,于流民之中,见一杂粮粗饼可换孩童破袄,盐粒珍贵如金。

在城西窝棚,有地头蛇以粗饼、盐巴、破衣为货,价高而量寡。

流民面有菜色,眼中对食物渴望远胜他物。

由此推断,城内粮价必高企,盐价亦不菲,且供应紧张。

三月前…在下流落荒野,不知具体,但隋末乱世,战火连绵,物价飞涨、物资紧缺应是常态。

此番变化,背后隐藏之意…”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锐利

“乃是太原虽为雄城,然接纳西方流民,人口激增,加之二公子厉兵秣马,军需消耗巨大,后勤压力己然显现!

若不及早开源节流,恐生民怨,或为敌所趁!”

红拂女眼中精光一闪!

她没想到这个看起来落魄的年轻人,观察竟如此细致入微,推理也如此切中要害!

从流民的状态和窝棚区的微小交易,竟能推断出整个太原城的后勤困境和潜在危机!

这份洞察力和逻辑思维,远超寻常!

“好。”

红拂女只淡淡说了一个字,听不出喜怒,但林风敏锐地察觉到她对自己的好感度似乎从【0】变成了【+5(初步认可其观察力)】。

“第二问,”

她继续问道,问题更加刁钻

“若你负责一支百人小队,深入敌后三百里,需潜伏十日,刺探军情。

然途中遭遇暴雨,粮秣浸湿大半,且暴露行踪,后有追兵。

此时,当如何抉择?

是继续任务?是撤回?还是另寻他法?”

这是一个典型的战场困境,考验的是临危决断、权衡利弊和应变能力!

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

林风大脑飞速运转。

他前世并非军人,但作为资深码农,最擅长的就是逻辑推演和风险评估!

他结合后世对特种作战的粗浅了解(电影、书籍)和“基础兵法(入门)”的知识(系统兑换心算后剩余15点风流点刚够兑换),迅速分析:

“回夫人,此乃两难之境。

继续任务,粮秣不足,后有追兵,恐全军覆没,任务亦难完成。

首接撤回,前功尽弃,且撤退途中被截杀风险极高。”

林风语速平稳,条理清晰

“另寻他法…在下以为,当分三步:

其一,立刻寻找隐蔽地点,处理粮秣,能救多少救多少,同时派出最精锐、速度最快的斥候(2-3人),携带最关键情报(若有),轻装简行,不惜一切代价,按预定路线或备用路线,务必送达!

此为保任务核心!

其二,主力小队由熟悉地形者带领,立刻转向,朝预设安全点或友军方向迂回撤离,途中制造假象迷惑追兵,丢弃部分辎重(非必要)以加快速度,并沿途寻找一切可补充的食物(狩猎、采集)。

其三,留下少量精锐死士(5-7人),利用地形,设置疑兵、陷阱,不惜代价阻延追兵主力,为斥候送信和主力撤离争取时间!

此策…伤亡在所难免,但可最大限度保住情报送达之可能,并保存主力有生力量!”

林风的回答并非完美无缺,但思路清晰,

目标明确(保情报、存主力),

手段果断(分兵、断后),

考虑到了风险分摊和资源利用(抢救粮秣、沿途补给)。

尤其是“不惜代价送关键情报”和“精锐死士断后”这两点,展现了一种冷酷却符合战场逻辑的决断力!

红拂女沉默了。

她那双沉静的眸子深深地看了林风一眼,仿佛要将他整个人看透。

石桌旁陷入一片寂静,只有风吹竹叶的沙沙声。

良久,红拂女才再次开口,语气依旧平静,却少了几分审视的锐利,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意味

“林风…你的回答,很有意思。

不像个只会算账的先生,倒像个…经历过生死抉择的老卒。

但你的眼神,却又太过…干净。”

她站起身,玄色劲装勾勒出挺拔的身姿。

“王管事说你来自河东,流落至此。

你的伤…是兵刃所创?”

她的目光再次扫过林风肩胛处的包扎。

林风心中一凛,知道这是最后的盘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