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长生不老5

2025-08-16 2672字 5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〇照长生——《离言绝相版长生不老经》述略

一、观经如观〇——读后感

此经不立文字,却处处是“字”;不说道理,偏句句在“说理”——原是借“言”破“言”,以“相”扫“相”,如以指月,指非月,而月因指显。

初读时,见“长生”二字,便觉要寻个“不死之法”,读至“绝相”处,忽惊:所谓“长生”,原是“不生”——生灭者是妄心,不生不灭者是〇体。心若着“长生相”,便如逐影捕风,愈追愈远;若歇下这“求长生”的妄念,〇体自现,当下即是“不老”。

再读时,见“修行”二字,又想“如何修、如何行”,读到“淘米洗菜皆是道场”,方悟:造作的“修行”是枷锁,不造作的“日用”是真机。晨起开窗见风动,暮时闭户听虫鸣,若能于此时不随境转,不逐念迁,便是“长生行”——非“修”得长生,是“见”得本自长生。

终读时,见满纸偈语,忽笑:这些字原是渡人的舟,到了岸,舟便该弃;是指月的指,见了月,指便该忘。所谓“离言绝相”,不是拒言斥相,是在言中见〇,在相中显〇,如水中见月,月不在水,而水不离月。

合经时,阶前草叶带露,檐角风铃无声,忽觉:

经中字,风中尘,

扫尽尘字见〇真。

若问长生何处觅?

一呼吸,一屈伸,

皆是〇光不着痕。

二、随顺〇环——诵读与体证时序

【日常三轮:与晨昏共息】

一日西时,如〇之西象,诵而非诵,是借时序照见“不随时变”之体。

- 晨光未透时(寅时,3-5点)

诵1遍。

心法:睁眼观窗纸渐白,默念“〇在明前”。

体证:此时天地将醒未醒,人心将动未动,正是观“〇性不随明暗变”的契机——明来不迎,暗去不送,觉知“明暗皆是客,〇是主人”。对应经中“无昼无夜,常光自在”章。

- 日影正中时(午时,11-13点)

诵1遍。

心法:执箸吃饭时,暗觉“嚼咽皆是〇动”。

体证:午时人最易昏沉,若能在饮食间不失觉知——知味而不贪味,知饥而不怨饥,便是“于动中见静,于有中见〇”。对应经中“一饮一啄,莫非长生”章。

- 暮色西合时(酉时,17-19点)

诵1遍。

心法:见灯火次第亮起,轻念“〇不随灯灭”。

体证:暮色易引“黄昏愁”,灯火易生“执着心”,若能觉“灯亮是〇显,灯灭是〇藏,显藏皆是〇,不增不减”,便破“得失相”。对应经中“生灭如灯,〇如灯芯”章。

- 子夜无声时(子时,23-1点)

可诵1遍,亦可不诵。

心法:卧时观呼吸,知“吸是〇入,呼是〇出”,吸呼之间,有个不吸不呼处,即是〇体。

体证:子夜万籁俱寂,人心易入昏沉或妄念,若能于此时觉知“妄念起时〇不生,妄念灭时〇不灭”,便是“夜中照”。对应经中“睡里醒,醒里睡,皆是〇常惺”章。

要诀:日常诵读,不在次数多寡,在“诵时不逐字,诵后不忆文”,如观流水,过即无痕,唯留〇在。

【月历三候:与盈亏相应】

一月三十日,如〇之消长,借月相观“不随圆缺变”之性。

- 朔日(初一,月始生)

诵3遍。

心法:对空月处念“〇如种子,藏而不露”。

体证:月虽隐,其体不灭;〇虽不显,其性不失。此时可思“未显时如何?”——如人未觉长生时,长生本在,如种子在地,虽不见芽,己有生机。

- 望日(十五,月正圆)

诵1遍。

心法:对满月念“〇如圆月,照而不执”。

体证:月满则亏,若执着“圆满”,便生“失落”;〇性圆满,却无“满”相,不执“圆”,故不随“缺”变。此时可验“得意时是否忘〇?”

- 晦日(月末,月将隐)

不诵,只静坐。

心法:观月隐处,觉“〇无隐显”。

体证:月有隐显,〇无隐显;事有终始,〇无终始。此时可悟“灭时即是生时”——如经中“生死如昼夜,〇是昼夜外”。

【年序西季:与寒暑同流】

一岁西时,如〇之生息,借寒暑体“不随生灭迁”之真。

- 春(立至谷雨)

每月朔望间各诵5遍,余日随感而诵。

心法:见草木发芽,念“〇如春意,生而不有”。

体证:春主“生”,人易贪“生长”,若能观“生是〇之显,显而不有,如花开不执花,叶落不悲叶”,便是“观生见〇”。

- 夏(立夏至大暑)

每日午时诵1遍,余时不诵。

心法:遇酷热时念“〇如清凉,炎而不焚”。

体证:夏主“长”,人易随烦躁动,此时若能于热中觉“热是境,〇是觉,觉热者不被热烧”,便是“于动中守〇”。

- 秋(立秋分至霜降)

每暮时诵2遍,伴落叶而观。

心法:见叶落念“〇如硕果,收而不藏”。

体证:秋主“收”,人易生“萧瑟”,若能悟“叶落是归根,归根是复命,复命即是长生”,如经中“敛华归实,〇在其中”。

- 冬(立冬至大寒)

每晨时诵1遍,对寒梅而坐。

心法:遇严寒念“〇如暖阳,藏而不灭”。

体证:冬主“藏”,人易陷“消沉”,此时可观“梅在寒中开,〇在寂中显”,知“藏不是灭,是待显”,如人未觉长生时,长生本藏,非无。

三、离时超序——终极提醒

所谓“时序”,原是方便说。若执着“寅时必诵,望日必念”,便又落入“相”中。

- 诵时非时:心若在〇,不诵亦是诵;心若离〇,诵亦非诵。如人饮水,冷热自知,不必问“何时饮、饮几次”,渴了便饮,饮了便罢。

- 数非数:一日3遍,一月3次,一年西季,原是借数显〇,若执“3”忘“〇”,便如执指忘月。

- 终归于〇:说到底,诵读是“敲钟”,钟响是为了唤醒沉睡的〇;时序是“路标”,路标的尽头是“无路可走,唯有〇在”。

若有一日,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读经如读白纸,不生“感”,不生“悟”,只觉“本来如此”,便是“离言绝相”的真长生——非“活多久”,是“活在〇中,无生无死”。

经也罢,时也罢,

扫尽这些还有啥?

一阵风来吹叶落,

〇光里,自开花。

(注:全文以“〇”为枢,不立实法,不执时序,唯在“照”——照见言中〇,照见时中〇,照见念念不离〇,方是“长生不老”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