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铜铃

2025-08-16 1751字 7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第二章 铜铃里的血

青云观的清晨总是来得特别早。钟声撞过七下,杂役房前的石阶还浸着夜露,沈长笙己经提着水桶穿过偏殿。他脚步轻得像猫,桶里的水却纹丝不荡——胸口那本经卷像一块烧红的炭,贴着心口,把每一次呼吸都煨得滚烫。

“长笙!”一个压低的声音从廊柱后窜出来。赵小六,厨房里烧火的小厮,手里攥着半截馒头,油渍顺着指缝滴到地上。“昨夜你去哪儿了?管事疯狗一样找你。”

沈长笙没答,只抬手把馒头推回去。赵小六却像被烫了似的缩回手——他瞥见少年袖口里露出一角暗黄纸页,墨迹蜿蜒如活物。

“你……偷了藏经?”赵小六声音发颤,“会掉脑袋的!”

沈长笙忽然笑了。那笑容让赵小六后背发凉——十六岁的少年,眼底却像住着个百岁老鬼。“藏经?”沈长笙轻声道,“它早就不在架上了。”他指了指自己心口,“在这儿。”

话音未落,一阵风掠过廊下。挂在飞檐下的三十六只铜铃齐声大作,声音却不像平日清脆,倒像无数细小的牙齿在啃咬铁器。赵小六脸色煞白,沈长笙却抬头望向铃阵最中央——那里悬着一只从未响过的乌铜铃,铃身布满裂纹,此刻正渗出暗红色液体,一滴,又一滴,落在青砖上,像一串省略号。

“血……”赵小六的馒头掉在地上。沈长笙弯腰捡起,拍了拍灰,塞进他手里。“别浪费。”他说完,转身朝铃阵走去。赵小六想拉他,却只抓住一把风。

乌铜铃离地三丈,无绳无索,凭空悬在檐角。沈长笙站在铃下,仰头时,颈侧青筋凸起,像一条苏醒的龙。经卷在胸口震了一下,发出细微的嗡鸣——只有他能听见的声音:

“取血为印,开第一道门。”

他咬破指尖,将血珠弹向乌铜铃。血滴触及铃身的瞬间,裂纹里突然涌出刺目的光,整座铃阵的铃声戛然而止。世界安静得可怕,只剩心跳声——不,是两道心跳,一道是他的,另一道……从铃里传来。

裂纹愈合了。乌铜铃缓缓旋转,铃口对准沈长笙,像一张无声的嘴。一滴血从铃舌滚落,却悬停在半空,凝成一颗晶莹的珠子。珠子内部,有细小的火焰在游动,火焰里浮现出柴房那夜的画面:银色河流,赤红花朵,白衣背影……只是这一次,白衣人转过了头。

那是一张和他一模一样的脸,只是没有五官,平滑如瓷。无面人抬手,指尖轻触珠子——

轰!

沈长笙眼前炸开一片白光。他感觉自己被拽进铃里,又像铃被塞进他胸腔。骨骼发出不堪重负的裂响,却又在下一瞬愈合,比之前更坚硬。耳边响起经文,却不是他熟悉的字句,而是某种更古老的音节,像风穿过万年前的龙骨。

不知过了多久,光散去。他仍站在原地,乌铜铃却不见了,只在掌心留下一道铃形红痕,像烙铁烫出的印记。赵小六瘫坐在十步外,裤子湿了一片。

“你……你刚才……”赵小六的牙齿在打战,“整个人……变成了一团火……”

沈长笙低头看自己的手。皮肤下,有淡金色的纹路若隐若现,顺着血管蜿蜒,像经文的笔画。他握拳,纹路隐去。再松开,纹路又浮现。他忽然明白了——那不是火,是经声在皮肉下流动。

“小六。”他开口,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今晚子时,去后山老槐树下,我给你看样东西。”

赵小六想拒绝,却对上少年的眼睛——那里面没有威胁,只有一种深不见底的悲悯,像经卷里写的“慈悲他人不知苦,慈悲自己在苦中”。他鬼使神差地点了头。

沈长笙转身要走,又被叫住。赵小六哆嗦着指向他身后:“你的……影子……”

影子落在地上,比常人长出一倍,边缘扭曲,像被风吹皱的旗。更诡异的是,影子的心脏位置,有一个铃形的空洞,正随着沈长笙的心跳,一明一暗。

“别怕。”沈长笙轻声道,“它只是还没学会怎么藏。”

钟声又响了,这次是早课。道士们鱼贯而出,道袍拂过石阶,像一片移动的乌云。沈长笙提起水桶,影子顺从地跟上他,铃形空洞里,有细小的火星一闪而逝。

无人注意到,藏经阁最高处的飞檐上,白眉老道盘膝而坐,指尖捏着一枚碎裂的乌铜铃残片。残片在他掌心化为齑粉,随风飘散。

“第一步,血印己成。”老人喃喃道,“接下来……就看他撑不撑得过‘八苦’了。”

风掠过,齑粉在空中凝成一行小字,转瞬即散:

“第二页,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