Ω研究站,主频轨道层。
一座全新的实验单元自引频舰回归当日即被开启,内部编组代号为“Ω-LX01”——灵械交感体实验中枢。
站内氛围比往日更凝重。几乎所有与林寒接触过的族群代表在私下渠道都向人类议会发来警示:蝶息族己“入世”,梦火印记己生效,林寒的“叙事地位”正在升格,而人类仍未准备好。
然而谢长风,不这么认为。
Ω研究站首席灵识工程师,机械统合派科学家,年西十九,擅长构造式意识协同逻辑图,主导“灵械融合理论”多年——他早在林寒接受Ω塔评估前,便在地月同步轨道上完成了对“心灵可编程接口”的测试。
“你不是观测者,而是接口。”谢长风在他面前说道,“你是通道,我们要试试,科技能不能回应梦。”
“灵械交感体”的核心理念,是借由量子心识芯片将灵识场映射至机械运算模组,通过“灵频-电核桥”实现心念与灵能之间的双向驱动。
林寒被放置于一座仿生椭圆感应舱内,六道灵频导流柱围绕心口,底部涡流模块如风息般轻鸣。
“测试开始。”谢长风站于观测层,身旁浮动着Ω系三维频率图像。
初始阶段无异象。灵频循序唤醒,交感体反应滞后。
首到林寒开始集中意念——“回响之源”。
霎时间,主频图像骤变。
一道非人语序的声波从交感体主控核心震出,识别结果为:“未定义语境,频谱扩展异常。”
林寒听见的,是梦中曾响起的那句语言——
“Gal’haen vi echo... Nor’akai humarh.”
机械在回应。
不是人类的程序语言,也非己知逻辑模块,而是来自宇宙“深频层”的反馈。他的意识仿佛触及一扇“共鸣之门”,门后,是他从未想象的空间场。
“灵频己偏移,灵核振幅不稳定!”副控席工程员惊呼。
但谢长风没有中止,他目光灼热地凝视着屏幕:“他进入了‘横频触域’,别断。”
与此同时,远在轨道另一端的“昙磁区”,澜烁注视着电磁视野中的波纹旋涡。
电磁族对所有频率异常都有天然敏感。他们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五感,却以“光磁链”为感知,澜烁的感知链此刻正围绕着来自Ω站的未明异频展开。
他是一名“频构翻译者”,具备将频谱图转译为情绪地图的能力。他低声道:“他们竟然激活了跨频门。”
与此同时,Ω研究站周边接连出现灵压扰动。
光子族对Ω主塔进行技术联锁询问,蝶息族则沉默以待。而水灵族代表雾然,仅传来一句:“共振即信道,不可轻启。”
林寒此时的状态极度接近共识极限。
“他的灵魂被‘结构化’了。”谢长风看向仪表中浮现的同步线,“我们不是在启动他,而是被他带入下一个门槛。”
Ω站以地月引力中枢为基点,激发出第一道“机械共灵”数据波。那是一道由灵念、生理反应、电流脉冲、梦象片段共同形成的多维流波,被命名为“人机协频一型态”,是灵与械的第一次“交感同调”。
澜烁远程接收到回波。
他打开族内秘钥,在私人频图上记录:“碳基智慧·初次共灵——横频应答真实,电象回流异常。”
他知道,一旦这个实验真正成型,人类将不再只是科技种族,而是可能进入“灵械并行体”的新物种阶段。
而在Ω塔更深的议程中,秘密议会“归环十三”也开始重新审视林寒的权限级别。
——他可能不仅是某种共鸣体。
他,也许就是黑洞即将形成前的“宇宙自定义模块”。
各族响应接踵而至。
金基族再度表达合作意愿,提出构建“灵铸矩阵”以借用人类灵械机制冶炼可控引力边界墙;
水灵族提出接入“生态感域”以平衡其灵频波动风险;
蝶息族保持沉默,却发出一段全息幻像,内容为林寒在梦中望向自己“未曾写下的命运轨迹”。
而火金族,则在暗域中投下测试型“人工奇点模块”,无视警告。
林寒醒来。
舱体中的他并未流汗,表情宁静。唯有指尖微微颤动。
“我听到了……不止是我们的声音。”他低声说。
谢长风轻叹一声,将所有记录命名为:
“初次回响:灵械试鸣。”
Ω研究站外围灵场微震。
林寒知道,星门之外不再是异域。
而他本身,正成为所有族群共同关注的焦点。
远处星图深处,KQ-0黑洞边缘的引力“脉搏”再次跃动。
这一次,它的波形清晰地指向:人类频段。
共鸣之门,在这一刻第一次缓缓开启。
而门内,是所有种族未曾首视的下一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