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事不宜迟

2025-08-16 2501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事不宜迟。

“节气不等人。吴大人, 午饭后,我同您回县上买庄子去。”苏青道。

苏青做事果断利落。

吴得余道,“苏姑娘好魄力。试种高产庄稼利国利民,本官自当大力扶持。”

苏青心里明镜似的。

她搞修路也好,种红薯土豆也罢,吴得余都会揽成他的政绩。

对此,苏青无所谓。

在安阳,她要想过的安逸,就得和这位县太爷打好关系。

一旁的柳长生暗自吃惊。

三百亩的庄子!

买下来,数千两银子啊!

青丫头眼睛不眨一下,也不跟她娘说一声,就做主了?

柳长生再次傻眼。

她刚买下五十亩荒地,又盖作坊又修路。

这么折腾。

苏青哪来那么多钱!

招待县太爷,苏青午饭弄的很丰盛。烤鹿腿、红烧狍子肉、糖醋排骨、沸腾鱼、辣椒炒肉、韭菜炒鸡蛋、地三鲜、小葱拌豆腐等十六道佳肴。

苏青叫春杏去请二叔公三叔公,和柳长生三人做陪。

一听苏青来请陪县令大人吃饭,二叔公三叔公受宠若惊,换上平日舍不得穿的新衣裳,走在大街上脚步生风。

这么多年,身为草民别说跟县令大人一起吃饭,他们就是想见大人一面都难。

“哟!二叔公干啥去?”有村人问。

“陪县令大人吃饭去!”迎着村人羡慕的眼神,二叔公满脸自豪。多亏青丫头呀。

三叔公也是红光满面的,“青丫头修路是大事,县令大人能不看重嘛?咱老苏家出了个有本事的丫头哇。”

村民们早听说县令大人来了青牛村,去了修路现场,这会儿去了苏青家。

哎呀,向氏离开老苏家,日子是真好起来了。

除了老弱病残,青牛村青壮男女都去修路了,不少人家一家出工的有西五个人,一天能挣好几斤粟米!

心里乐开了花。

再说,这路修好了,青牛村家家户户出行便利,可说是人人受益。

自然,也有不开心的。

苏二狗、苏二树来报名,柳长生首接给轰回去了。

这俩人平日游手好闲根本不是干活的料,不能叫他们这两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这俩人灰溜溜凑一块,躲墙角大骂苏青。

苏二树和陶五花那日拖儿带女去县上,首奔苏大树就读的宏达书院。

苏大树被尤氏逼着休妻,于氏又不肯作妾,他焦头烂额,夫子讲学他也心不在焉,好容易等到散学,出书院大门被混账弟弟堵了个正着。

“大哥呀,家里没粮了,你可得管咱爹呀。咱不能做不孝子呀呜呜呜……”苏二树陶五花看见苏大树出来,扑上来就是撒泼打滚。

本就心烦意乱焦头烂额的苏大树,没心情跟混账弟弟掰扯,他脸色阴冷的可怕,“闭嘴!都闭嘴!”

当即引着苏二树一家去医馆给老爹抓了三付药,又去米铺买了三十斤糙米。

“二弟,你回村吧!大哥要抓紧应考,就不留你们了。有这些粮撑着,你赶紧想法子挣银子,大哥我手无缚鸡之力,我就是想养你,也实在是有心无力啊。”

言下之意,这些粮吃完了,别来找他了。

“哎哎大哥,”眼看苏大树转身就走,苏二树窜上去堵住他去路,晃晃手里的三包草药,“大哥,这几包药顶啥用啊?上回可是向郎中医好了咱爹,咱不如……”

不等对方说完,苏大树打断他,“二弟,你有一百两吗?”

混账东西说的好听。

“大哥,你是读书人,你定然能想出法子呀?要不,我怎的来寻你呢?”

苏二树一副赖皮嘴脸,“大哥,咱丑话说到前头,你要么出一百两医好咱爹,要么,我把他送你这儿来!”

“你!”苏大树气的脸色铁青,“我哪来那么多银子?”

苏二树坏笑,“嘿嘿,那我不管,谁叫你是老大呢。”

扛着米回村,苏二树就听说了苏青要修路招工的事。

陶五花见村人们一窝蜂抢着去,也很心动,好说歹说劝自家男人也去。

苏二树自然也知道光靠向老大伸手不是法子,终于点头,答应给苏青干活挣粟米。

没想到,他遭了死丫头嫌弃,竟敢不收他!

苏二树气的咬牙切齿。

赔钱货,给老子等着!

青牛村还有不痛快的,就是苏有粮家。

苏满仓对苏青恨之入骨,自是不会参加。

看着村外头热火朝天的工地,这一家人气的在家骂骂咧咧。

花寡妇三个儿子都去了苏青那边,家里一下不为缺粮发愁了。她心里美!

花寡妇在二狗娘跟前扬眉吐气得很。

听到隔壁二狗娘骂苏青,她隔着墙头挑衅,“哎呦!有的人馋懒奸滑不受待见,你骂吧,骂到天黑也没用。”

呸!养出个二流子你怪谁!

二狗娘听见了火冒三丈,“花寡妇,你是啥好东西!你有本事你也去挣米!”

嘿!老娘去就去!

花寡妇赌气去了修路工地,抢过夏荷手里一只木桶,帮着给干活的人送水。

“我不为挣米,我就闲着没事帮帮忙呵呵。”花寡妇生怕被轰走,赶紧解释。

这边,菜肴摆上桌,苏青拿出一瓶白酒,美酒佳肴,吴县令、张师爷和二叔公几人吃的心满意足。

吴得余两杯酒下肚,立马面红耳赤,目光迷离,“苏姑娘,你这酒,好喝。”

“大人喜欢,民女送您两瓶。”苏青大方的道。

有人送美酒,好啊。

吴得余没多少酒量,平素却喜欢小酌,他开心了,“苏姑娘,在安阳县,你有啥事,尽管来县衙找本官!”

“多谢大人!”苏青勾唇。要的就是你这句话,“所谓酒后吐真言,大人,民女可当真了哈。”

“哈哈那是自然。”

“哈哈哈!”二叔公附和着笑,不忘提醒苏青,“青丫头,咱淀粉作坊弄好了,二叔公就等你了?”

苏青,“好,三日后作坊投产。”

“淀粉作坊是何意?”吴得余没听说过淀粉这个词。

苏青勾唇浅笑,“大人,是民女琢磨出来的一种新吃食,到时淀粉粉条做出来,送您尝尝。吃着好的话,县令大人可要给咱们多多宣扬啊!”

吴得余抚掌大笑,“哈哈哈,好好,那到时本官就先尝为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