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年头这里没玉米没红薯土豆呢,苏青坐不住了。
五十亩都种了红薯土豆,不行,玉米也得拿出来种一些。
买地!还得买地!
苏青正忙着,听到下头李婉君喊主子。
苏青紧忙出空间,走到房檐边,问,“李婶啥事?”
李婉君,“主子,县令大人来咱们青牛村了。”
“噢,那你喊我干嘛?”苏青撇嘴,吴县令来就来呗,干她何事?
李婉君道,“县令大人说来找主子呢。”
原来,吴得余听张师爷说,苏青大张旗鼓修石板路,灾民也安置的差不多了,他就想亲自下来瞧瞧。
到了工地一看,被这阵仗惊到了。
好家伙!足足有上千人!
一个小小农户女,竟有这般魄力和号召力。
柳长生远远看见吴县令,赶紧跑过来见礼,“吴大人!”
“嗯,”吴得余环视着工地,玩笑道,“柳里正,这下你青牛村可是名声在外了。”
柳长生开心的哈哈笑,“大人,这多亏了苏青那丫头啊。”
这条路修好了,既平坦,又不怕下雨泥泞,村民们去镇上和县上便利多了。
尤其是牛车骡车脚程快多了。
吴得余也看出苏青不简单了。这姑娘本事呀,敢想敢干。说干就干。
“苏青呢?咋不见她人?”吴得余问。
柳长生赶紧道,“大人找青丫头呀,她应该在家,我派人去找。”
吴得余摆手,“不必了。你带本官去她家。”
柳长生跟着吴得余上了马车。
马车走上新修的石板路,立马感觉车子平稳舒服多了。
苏青走出院门,迎头遇上吴得余三人下车,紧走两步福身施礼,
“吴大人好!民女这厢有礼了。”
“哈哈哈!苏姑娘快快请起。”
苏青作了一个请的手势,“大人请!”
吴得余笑呵呵随苏青进院。
环顾小院,吴得余暗暗心惊。
小小农家院收拾的十分雅致。
迈进院门,是一道青砖雕花影壁墙。
绕过影壁墙,青砖红瓦的房子,与众不同的是,屋檐探出两尺,窗子下铺着同宽的石板,上头晾着玫瑰、蔷薇花。
院内石板小路两侧栽着垂柳,盆栽的花卉错落着绽放。
黄瓜丝瓜秧沿着瓜架攀爬,水灵灵的青瓜顶着黄色小花。
墙边几行向日葵花开朵朵,似是朝来客点头微笑。
“这院子不错。”吴得余出声赞叹。小院充满生活气息,又不失雅致。
“大人谬赞了。”苏青引着吴得余张师爷进了客厅落座。春杏去了工地,李心奉上茶来。
客厅布置的简洁大方。靠东西墙是座椅茶几,临窗放着争奇斗艳的盆栽,东侧墙壁挂了一幅山水画。
“主子,午膳如何安排?”李婉君进来问。
苏青见问,对吴得余笑道,“吴大人一来寒舍真是蓬荜生辉啊,晌午在寒舍用饭吧,给我和我娘一个表达谢意的机会。”
“那就叨扰苏姑娘了。”吴得余也不客气。
“李婶,家里来了贵客,叫厨娘多做几道菜。”苏青吩咐。
李婶应声去了。
苏青想着她空间还有狍子和鹿,跟吴县令告罪一声,出了客厅,去库房取出一只狍子一只鹿,两只野兔两只山鸡。
喊来老常和苏禄将这些野物处理了。
苏青匆匆回到客厅落座,“吴大人此来,可是有啥吩咐?”
吴得余喝口茶,笑道,“修路乃利县利民之事,苏姑娘有此善举,本官自要亲来看看。”
“多谢大人。百姓们都说大人您清正廉明爱民如子。您这一来巡视,人们干劲更足,民女心里也有了底气。”苏青赶紧拍马屁。
这话吴得余爱听,“哈哈哈!苏青啊,你这路修的好,不仅解了数千人吃饭难题,也给本县带了好头啊。”
安阳县己有几大富户表示,招贫困百姓做工,以工代赈周济灾民。
如此,对稳定县内秩序、解决灾民饥荒大有裨益。
他看向柳长生,“柳里正,修路这事你多上心,务要顺利实施完成。”
“是,大人。”柳长生忙应承。
“大人,里正叔待村民处事公正无私,修路这事他跑前跑后,饭都顾不上吃,咱们青牛村人呀,都看在眼里呢。”苏青趁机在县令面前为柳长生刷好感。
吴得余和柳长生本就关系不错,对他颇为了解,“柳兄为人做事,自是没的说。”
“修路工地遇上啥事,你们尽管找本官,本官为你等做主。”吴县余正色道。
这路修成了,那就是他的政绩。
如果其他富户有样学样,多修几条路出来,那他的政绩就很显著了!
“是,多谢大人。”苏青和柳长生异口同声。
苏青眼珠一转,“吴大人,民女发现了一种新吃食,想买个百十亩地,如果试种成功,那咱安阳县就是大功一件啊。”
“噢?什么新吃食?”吴得余一听眼睛唰就亮了。
这可比修路更有意义。
苏青挑眉,就知道她一旦说出来,姓吴的会感兴趣,“民女前些天去了一趟府城,从西域商人手里买的种子,据说这红薯和土豆很是高产。”
红薯?土豆?
吴得余和张师爷对视一眼,二人摇头,他们没听说过这东西。
张师爷问,“有多产?”
“亩产三千斤吧。”苏青道。在她空间,亩产高达五千多斤。
“啥?”柳长生首接傻了。
“你说多少?”吴得余以为耳朵聋了。
“三千斤?苏姑娘你,你没开玩笑吧?”张师爷嘴巴张的能塞进鸡蛋。
苏青秀眉微挑,“大人没听错,这两样庄稼亩产可达数千斤。西域商人既这么说,想必不是骗人的。”
吴得余腾地起身,搓着手来往溜达,“这这,这若是成真,我大齐百姓就不用饿肚子了。”
这些年旱灾水灾不断,北境多有战事,国库空虚,皇上和朝臣们为筹集粮草忧心忡忡,如果苏青说的这东西如此高产……
吴得余忘形的冲到苏青跟前,激动的八字胡首抖,“苏姑娘,本官给你找个庄子,你尽管大胆试种!”
“巧了,安富贵城郊一个三百亩的庄子,庄稼被雨水淹了颗粒无收,他正要出手呢。”张师爷道。
“行,民女买了。”苏青心里欢喜。
真是瞌睡了有人送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