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聚焦人工智能。” 叶归舟没有提及小鼎的存在,那融合了两个世界的知识结晶是他目前最大的底牌。
他只想尽快利用蓝星技术,打造出一个替代品,并以此为基础,突破能源禁锢,最终实现可控核聚变——那近乎无限的能源,才是他回九元界的根基。
“人工智能?” 周书瑶秀眉微蹙,有些迟疑,“这个…好像和我的能源专业关联不大吧?现在AI的核心突破点似乎都在算法上,硬件和能源…更像是基础支撑?”
“不,学姐,” 叶归舟摇头,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一种洞悉本质的自信,“人工智能最关键的核心,恰恰不是程序算法,而是能源!”
他看着周书瑶惊讶的眼睛,继续阐述,声音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宇宙诞生之初,一股无法想象的能量爆炸后,才有了物质,再孕育生命,最终诞生智能。这是宇宙演化的铁律!科学研究,同样无法摆脱这个根本逻辑。我们如今赖以生存的电力能源,本质上太过低效、且受制于传输方式。正是这种能源形态的局限性,从根本上束缚了智能的跃迁和发展!”
他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仿佛看到了未来的蓝图:“我们心中的的实验室,目标不是修补现有的技术框架。我们要做的,是从能源形式、材料科学、控制理论等底层逻辑出发,彻底颠覆人类现有的认知体系,打造一个全新的、由‘无限能源’驱动的人工智能时代!”
看着眼前意气风发、仿佛在描绘星辰大海的叶归舟,周书瑶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震撼与悸动。这理念,这气魄,远超她所知的任何学术构想!
“好!” 周书瑶几乎没有犹豫,斩钉截铁地说,“我加入!就冲你这颠覆性的理念,就值得我全力以赴!” 她感觉血液都在微微沸腾。
“谢谢师姐!” 叶归舟露出了真诚的笑容。
傍晚时分,一位负责案件的警察找到叶归舟做补充询问。问完案情细节后,警察似乎随口问了一句:“叶同学,从你的角度,你觉得这些罪犯该怎么处理比较合适?”
叶归舟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问得一愣,这似乎超出了警察的职责范围?不过既然问了,他也就首抒胸臆,带着点九元界修士的朴素正义观:“按我的想法?偷盗惯犯,当断其行窃之手!杀人者,偿命!至于那些意图不轨的…” 他眼神一冷,“就该让他们亲身体验一下被侵害的滋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警察:“……” 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额角仿佛垂下三道黑线。他干咳两声,收起笔录本,几乎是落荒而逃。
叶归舟看着警察匆匆离去的背影,也有些莫名其妙:如何判罪,自有律法明文,什么时候轮到受害者提建议了?不过这点小插曲很快被他抛诸脑后。
时光飞逝,转眼军训结束,正式的大学生活拉开帷幕。
能容纳上千人的“启明厅”阶梯教室座无虚席。
叶归舟宿舍西人坐在一起。刘江东和吴钱也己康复,只是脸色还有些苍白。
讲台上,一位精神矍铄、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教授站定,声音洪亮:“同学们好,我是李天信,负责教授大家《能源理论基础》。博士学位,今年五十岁,在这个领域摸爬滚打快三十年了。”
“能源,包罗万象,己知的形态就超过上千种。从浩瀚宇宙的暗物质能、恒星能,到微观世界的化学键能、生物质能,甚至是我们自身产生的生物电能,千奇百怪,无处不在。本学期,我们将系统学习能源的基础理论和宏观分类。到了下学期,你们就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潜力,选择一个具体的细分方向深入钻研。毕竟,人的精力有限,唯有专注,方能精深。”
他打开PPT,一幅复杂的能量图谱在屏幕展开:“第一课,我们探讨‘能’的本质。现代物理学将‘能’分为两大基本范畴——请注意,这里指的是‘能量’本身,而非其载体‘能源’。”
“第一类,粒子能(Particulate Energy)。” 李教授指向图谱中不断闪烁的光点模型,“这是由微观粒子(如光子、电子)的运动或状态变化所携带和释放的能量。光能、热能、电能、化学能,其核心驱动者都是微观粒子的特定运动模式。”
“第二类,场能(Field Energy)。” 图谱切换,展现无形的波纹和力线网络,“这是由空间中的场(如引力场、电磁场、强/弱核力场)本身蕴含的能量。重力势能、磁能、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等),其根源在于这些‘场’的分布与强度。场能无形无质,却无处不在,构成了宇宙运行的基本框架。”
就在李教授深入浅出地讲解着宇宙能量法则的同时,教室的某个角落,叶归舟正闭目凝神。
他看似在打瞌睡,实则《造化蕴灵篇》正以极其微弱的效率,尝试捕捉和炼化着这空间里属于“场能”范畴的游离灵气。
千年修行者的本能,即使在最基础的课堂上,也不放过任何一丝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