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破晓(上)

2025-08-23 4302字 1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台积电Fab 12厂区外,那间弥漫着浓郁咖啡香气的咖啡馆里,王建国和约翰·凯利再次坐在那家熟悉的包厢中。包厢的木质墙壁上挂着几幅抽象画,在柔和的灯光下散发着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空气比上次更加凝重,仿佛能滴出水来,压抑得让人有些喘不过气。包厢的角落里,一盆绿植无精打采地耷拉着叶子,似乎也被这凝重的气氛所感染。

两人面前的桌子上,摆放着两杯冒着热气的咖啡,那浓郁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开来,混合着包厢里淡淡的烟草味。屏幕上显示着台积电发来的“安芯B单元V2 40LP Fi工程批”最终电性测试(CP)报告摘要。这是三个月优化攻坚后的答卷,每一个字符都像是沉甸甸的石头,压在他们的心头。

凯利的手指微微颤抖着,那手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指甲盖也透着一丝不健康的青白色。他逐行解读着报告,眼睛紧紧地盯着屏幕,眉头时而紧皱,时而微微舒展,额头上也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核心漏电流(Iddq): 平均值为目标值的105%,较V1版改善25%,峰值区域改善显著。”凯利的声音有些低沉,他的嘴唇微微颤抖着,像是在努力压抑着内心的激动。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有惊喜,也有一丝担忧。他下意识地舔了舔嘴唇,那干燥的嘴唇因为紧张而有些起皮。

包厢里的空调发出轻微的嗡嗡声,像是在为这紧张的时刻伴奏。王建国静静地坐在一旁,他的双手交叠放在膝盖上,手指不自觉地轻轻敲打着,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和紧张。他的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专注,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这份报告。

“最大工作频率(Fmax): 在标称电压下,达标率提升至85%;加压5%后,达标率95%。”凯利的声音稍微提高了一些,他的眼睛亮了起来,像是夜空中闪烁的星星。他的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不自觉地握成了拳头,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他的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胸口随着呼吸一起一伏。

包厢里的灯光昏黄而温暖,照在他们的脸上,映出他们复杂的神情。窗外偶尔传来汽车的喇叭声,但在这包厢里,却像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声音。王建国轻轻点了点头,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欣慰,像是在说:“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功耗(Power): 峰值功耗控制在目标值±3%范围内。”凯利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兴奋,他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脸上的皱纹也因为笑容而变得更加明显。他端起咖啡杯,轻轻抿了一口,那苦涩的咖啡在他的口中散开,但他却仿佛品尝到了胜利的滋味。

包厢里的墙壁上挂着一幅时钟,秒针滴答滴答地走着,每一声都像是在敲打着他们的心。王建国用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那有节奏的敲击声仿佛是他内心的鼓点。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像是在告诉自己:“继续加油。”

“良率(Yield): 基于CP测试点,预估量产良率提升至68%。”凯利的声音有些颤抖,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失落,但很快又被兴奋所取代。他的双手在空中挥舞了一下,像是在表达着自己的激动。他的身体微微摇晃着,仿佛随时都会站起来欢呼。

“关键备注: 与台积电联合建模(JDP)项目显著提升了设计对工艺波动的适应性,实测数据与仿真预测吻合度达92%。”凯利的声音嘶哑了,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像是两颗明亮的灯泡。他的嘴唇微微张开,像是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一时语塞。

“Pass!”凯利终于喊了出来,那声音在包厢里回荡着,仿佛要冲破这压抑的气氛。他的双手高高举起,在空中挥舞着,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他的身体微微颤抖着,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王建国也站了起来,伸出手与凯利紧紧相握,两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那笑容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温暖,仿佛驱散了所有的阴霾。

王建国闭上眼睛,长长地呼出一口气。三个月的地狱式优化,无数次设计迭代和仿真验证,终于将这颗Fi芯片从悬崖边拉了回来!虽然仍有提升空间(良率、功耗),但它证明了安芯具备设计、优化并成功流片40nm Fi芯片的能力! 这是质的飞跃!

“立刻启动量产导入评估(PVT)!”王建国下令,“联系联发科、展锐!提供工程样片和详细报告!目标:锁定首批设计导入(Tape-in)客户! 同时,启动‘磐石’项目(美的下一代主控)的40nm Fi移植预研!” 安芯冲击高端的征途,在破晓时分,终于踏上了坚实的土地。

上海中芯国际那栋现代化的大楼里,采购部的办公室宽敞明亮,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在光洁的地面上,反射出明亮的光斑。晶源化学的吴明哲,身着笔挺的西装,领带打得一丝不苟,此刻正站在一张宽大的办公桌前,手中紧紧握着笔,在一份合同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中芯国际28nm逻辑产线高纯六氟乙烷(C?F?)年度框架采购协议。他的额头微微沁出细密的汗珠,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但眼神中却闪烁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与激动。这份合同金额或许在旁人眼中并不算大,但对他而言,却象征着晶源化学正式成为中芯先进制程的合格气体供应商,意义非凡。

“吴博士,恭喜!”中芯采购总监微笑着伸出手,与吴明哲紧紧相握。他的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眼中满是赞许与期待。“这只是开始。”采购总监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中芯的产能爬坡很快,希望晶源能同步提升供应保障能力!”吴明哲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看着对方,斩钉截铁地说道:“一定!”他的声音充满了自信,仿佛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他微微挺起胸膛,脑海中浮现出晶源二期纯化塔己经投产的画面,那高大的设备正日夜不停地运转,产能翻倍的场景让他倍感振奋。“启明芯光还帮我们对接了中船重工的特种气体运输船队,保障海运安全稳定!”他补充道,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

离开中芯国际的大楼,吴明哲走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阳光洒在他的身上,暖洋洋的。他迫不及待地掏出手机,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拨通了精控科技雷军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雷军爽朗的笑声,吴明哲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他对着电话说道:“雷总!感谢你们的运输监控系统!帮了大忙!下一步,我们想定制一批更高精度的在线气体成分实时分析仪,用在晶圆厂供气管道末端!你们的技术团队能接吗?”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期待,眼神中闪烁着对未来合作的憧憬。雷军在电话那头大笑起来,声音洪亮而自信:“吴老开口,必须能!精控的传感器团队正愁没新挑战!我们马上立项!”

挂断电话,吴明哲站在街头,望着周围川流不息的人群和车水马龙的街道,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晶源的成功,就像一颗投入水面的石子,在启明生态圈内激起了第一圈合作的涟漪。他仿佛己经看到了未来晶源与中芯、精控等合作伙伴携手共进,共同开创半导体行业新篇章的壮丽景象。他的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己经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

深圳北方华创研发中心的实验室里,白炽灯管在金属台面上投下冷冽的光晕。雷军的手指无意识着实验服袖口磨起的毛边,目光穿过防护玻璃,落在蚀刻机原型机腔体内部。那台微型温控探针样机正被机械臂的银灰色夹爪托着,像枚精密的银色子弹头,缓缓嵌入腔体预留的卡槽。金属与金属碰撞的轻响让他喉结动了动,鼻腔里飘来一丝若有若无的润滑油气息。

"探针启动..."张工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实验人员特有的紧绷。监控屏幕蓝光映在他鬓角的白发上,像落了一层薄霜。雷军看见屏幕里跳动的数字曲线突然拉首,又随着温度攀升泛起涟漪般的波纹。他后颈的汗毛微微竖起,仿佛能感觉到三十米外设备间传来的细微震颤——那是探针在模拟芯片制造时的高温环境。

"温度反馈正常!"年轻技术员突然提高的声调让雷军眼皮一跳。他看见对方指甲缝里沾着的黑色机油,闻到对方身上飘来的淡淡焊锡味。监控屏上的数字稳定在350.00°C,小数点后两位像两粒倔强的石子,在绿色数据流里纹丝不动。张工布满老茧的食指重重戳在屏幕上,指甲盖在玻璃上压出月牙形白痕:"控温精度:设定350°C,实测波动±0.05°C!"

雷军感觉耳后的空调出风口突然加大了风力,吹得他后脑勺发凉。他伸手扯了扯领口,指尖触到实验服第二颗纽扣上凝结的水汽。监控屏切换成阶跃温度变化曲线时,他看见张工的喉结上下滚动,吞咽声清晰可闻。"响应时间<1秒!"技术员的声音带着金属般的颤音。雷军注意到对方工牌挂绳己经磨得起毛,塑料封套里夹着张泛黄的全家福。

"数据同步:与主控系统通讯正常!"当这行字在屏幕上亮起时,雷军闻到了张工身上突然爆发的松香味——那是长期接触松香助焊剂留下的气味。老工程师布满血丝的眼睛突然瞪大,眼尾皱纹像干涸的河床裂开:"漂亮!"他粗糙的手掌重重拍在雷军肩上,指甲盖里嵌着的蓝色墨水印在米色实验服上。

雷军被拍得向前踉跄半步,鼻尖几乎要撞上监控屏。他看见自己映在屏幕上的脸被数据流光割裂成碎片,喉咙里泛起实验室特有的金属腥甜。张工己经转身抓起桌角的红色电话,听筒贴在耳边的姿势让雷军想起举着火炬的运动员。"雷总,你们这探针..."老工程师的声音突然沙哑,喉结在暴起的青筋下急促滑动,"解决了我们实时监控腔体热点的大难题!"

雷军摸到口袋里的薄荷糖,锡纸剥开的脆响在寂静的实验室格外清晰。他看见张工挂断电话时,食指在拨号键上留下潮湿的指印。老工程师转身时,实验服下摆扫倒了桌角的3D打印模型,碎成两半的蚀刻机外壳躺在地砖上,断口处露出蜂窝状的内部结构。

"下一代蚀刻机量产机型,标配集成!"张工突然抓住雷军的胳膊,指甲几乎掐进肉里。雷军闻到对方袖口残留的咖啡渍味道,看见他胸牌背面贴着的女儿照片被体温焐得微微发卷。"首批采购订单,下周发给你!"老工程师的眼镜片蒙着层水雾,不知是空调冷气还是别的什么。

雷军感觉后槽牙泛起酸意,薄荷糖在舌尖化开丝丝凉意。他望着腔体内部闪烁的指示灯,那些跳动的红点像散落在黑色宇宙里的恒星。精控科技的温控技术从解决密封件漏气时的焦糊味,到让晶源气体运输管道的银白色管壁不再结霜,此刻正化作数据流在光纤里奔涌。他摸到实验台边缘的毛刺,突然想起七年前在车库焊接第一块电路板时,焊锡溅在手背烫出的月牙形疤痕。

窗外暮色渐浓,研发中心的玻璃幕墙映出城市霓虹。雷军听见远处传来晚班地铁进站的轰鸣,震得实验台上的咖啡杯泛起涟漪。他知道,那些曾在深夜调试设备时闻过的松香味,那些被烙铁烫伤的灼痛,此刻都化作了蚀刻机腔体里稳定跳动的温度数字——精控的根,己经像探针的金属触须般,扎进了半导体产业最炽热的土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