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宿命对局

2025-08-23 2275字 5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子时三刻,东华门的青铜兽首衔着残月。

裴昭的玄色锦靴碾过青石板,靴底与地面擦出细碎的响。

他站在影里,望着朱漆门楼下那道笔首的身影——裴曜立在月光里,腰间玉牌泛着幽光,与他手中那枚半旧的虎符交叠出冷冽的棱角。

"三弟弟倒是守时。"裴曜先开了口,声音像浸过冰的铁。

裴昭摸了摸袖中纸鹤,纸角硌得腕骨生疼。

他往前迈了半步,月光漫过眉骨:"大哥约我来,总不会是为了叙兄弟情。"

裴曜将虎符抛过来。

裴昭抬手接住,虎符上的鳞片纹路刺得掌心发麻——这是定北军专属的虎纹,与他幼时见过的兵符拓本分毫不差。

"父帅真正的兵符在这。"裴曜的喉结动了动,"这些年他挂着定北侯的头衔,调兵令却要经我手。

可你以为我是主谋?"他突然笑了,笑声里浸着血锈味,"上个月十五,我在枢密院值夜,案头多了封密信。

信里说,只要我替人办三件事,就能坐实父帅通敌的罪证。"

裴昭的指节捏紧虎符。

他想起半月前在破庙暗洞找到的血书,想起老卒临终前说的"虎符有假",所有线索在脑内炸开——原来裴曜早被人当枪使了。

"谁?"他盯着裴曜眼底的血丝,"谁给你的信?"

裴曜还未开口,一阵风卷着槐叶扫过两人脚边。

苏砚秋贴在街角的影里,指甲掐进掌心。

她本想等裴昭与裴曜谈完再现身,可方才巡城卫换班时,她瞥见城墙垛口闪过三道黑影——那是云安侯府暗卫的暗号,专司刺杀。

"裴昭!"她低喝一声,反手甩出腰间的烟雾弹。

青灰色烟雾瞬间笼罩东华门,裴昭在雾中旋身,短刀己出鞘。

他听见左侧三步外有布料摩擦声,是裴曜往他这边扑来,却不是攻击,而是将他往旁边一推——一支淬毒的弩箭擦着他耳尖钉进墙砖。

"伏兵!"裴曜的声音里带着淬不及防的狠戾,"你早知道?"

"我知道的是,有人想让你们兄弟死在今夜。"苏砚秋从雾里现出身,短刃在月光下划出银弧,"裴曜,你以为递信的是同党?

他们连你带裴昭,都是要埋进这土里的。"

裴曜的瞳孔骤然收缩。

他想起昨夜书房那盏突然翻倒的烛台,想起今日晨起茶盏里漂浮的死蜂——原来从他接下第一桩差事起,就被人布好了局。

"操他娘的!"他骂了句粗话,抽出腰间佩剑,"三弟弟,先活过今晚再算账!"

烟雾渐散时,二十余道黑影从西面八方围上来。

裴昭的短刀磕开劈向苏砚秋的朴刀,瞥见为首那人腰间挂着的鎏金腰牌——太子府亲卫的标志。

"停手。"

清越的男声像寒铁敲玉,在刀光剑影中炸开。

所有人的动作都顿住了。

穿月白暗纹龙袍的男子从东华门后走出,金冠上的东珠在月光下泛着冷光,正是当朝太子赵允宸。

"太子殿下这是要观戏?"裴昭甩落刀上的血珠,将苏砚秋护在身后。

赵允宸轻笑一声,指尖抚过腰间御赐玉佩:"裴三公子聪明一世,怎的到如今还不明白?

太后是棋子,你父亲是棋子,连裴曜——"他瞥了眼攥着剑的裴曜,"也不过是枚过河卒。

真正的棋盘,从来都在我手里。"

苏砚秋的短刃又紧了几分。

她想起十年前那个雪夜,被调包的女婴、染血的襁褓,想起云安侯夫人房里那半枚与太子府同款的缠枝莲纹护甲——原来所有线索,都指向这个站在光里的男人。

"所以当年调换云安侯嫡女的,是你?"她开口,声音像浸了冰的针。

赵允宸的目光扫过她,像是在看一件有趣的玩物:"苏姑娘果然聪慧。

云安侯手握江南盐引,苏夫人又与太后是表亲,若嫡女早夭,他们夫妻必定离心。

只是我没想到......"他的视线转到裴昭脸上,"当年那个被你救下的小乞儿,竟成了定北侯府最棘手的棋子。"

裴昭的手指在苏砚秋手背轻轻一叩。

她懂——这是他们约好的暗号,意思是"我在"。

"太子殿下说了这么多,是想让我们认命?"裴昭歪头笑,发尾的银饰晃出碎光,"可我偏要告诉你——"他突然攥紧苏砚秋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刀鞘传来,"十年前有人教我,被踩进泥里的种子,也能长成刺破青天的树。"

苏砚秋望着他眼里跳动的光,喉间突然发烫。

她想起暗洞里他说的"春天的味道",想起他塞给她的半块木牌,想起所有在阴谋里相互取暖的夜。

"那就从你开始。"她与裴昭同时开口,声音里裹着刀锋的锐,"把这盘烂棋,重新洗过。"

赵允宸的笑容淡了。

他挥了挥手,亲卫们重新围拢,刀光映得月光都发了颤。

混战中,裴昭的短刀划开一人手腕,余光瞥见苏砚秋踢翻的灯笼滚到墙角——那是他们与凤翎旧部约好的暗号。

他突然低笑一声,在苏砚秋耳边道:"砚秋,你闻见没有?"

"什么?"她反手刺倒身后的人,血溅在她衣襟上。

"凤翎的马蹄声。"他说,"他们来接我们回家了。"

东华门的晨钟响起时,最后一个亲卫倒在地上。

赵允宸望着逐渐逼近的玄甲骑兵,转身冲进了暗巷。

苏砚秋扯下袖中帕子,给裴昭包扎手臂上的刀伤。

血浸透了帕子,却掩不住他眼里的亮:"回吧?"

"回。"她将半块木牌塞进他掌心,与自己的那半合在一起,"去凤翎旧部的藏身之地。

有些账,该算清了。"

远处传来马蹄声,由远及近,踏碎了黎明前的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