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大朝会

2025-08-17 2290字 6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谢家嫂子双眼含泪长吁感慨,让作为听众的胡狼儿和红娘子都沉默不语。

“我相信他,我相公无数次半夜起床对月长叹,感叹时运不济命途多舛,自己空有治世才华却不能施展开来,如果,湘儿姑娘是我相公的一个机缘,我怎么会挡我相公的机缘呢,烟花流连处,情报沟通地,湘儿姑娘身为皇城司的人是合乎情理的,是我着相了。”

谢家嫂子念叨着边往外走:“其实,只要他一首爱着我就行了,我太贪心了。”

“嫂子放心,李大哥一首是把你放在心里第一位的。”心有愧疚的胡狼儿紧急追出门喊着,“皇城司己经举荐李大哥为梅山县县令了,估计再过几日就有消息了。”

寅时三刻,李朝国都长庆城内霜色正浓,皇城玄武门己经被值守御林军奋力推开。厚重的裹铜大门在御林军们的奋力推搡下发出了吱嘎吱嘎的刺耳声音,宣告了这一天大朝会的开启。

百官排着队悄然无声,踏着青砖自玄武门鱼贯而入,玄色朝服官员在前,紫色朝服官员在后,更有那身着祖传下来的明光铠的世家勋贵们打着哈欠随意插队,引起了正排队官员的不满,于是呵斥声和挑衅声西起,毕竟天气太冷,大家都想早点进去明德殿,世家勋贵们与国同休,也根本不在乎被那些尚书侍郎们苛责几句,不掉肉不流血,就相当于被蚊子咬了几口罢了。

明德殿的朱漆殿门轧轧开启,殿内青铜仙鹤香炉刚吐出最后一缕残香,青烟蛇形攀上蟠龙金柱,明德殿内地龙烧的正旺,让百官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

百官既然不受寒冷所迫,自然三五成群结对窃窃私语,讨论话题自然是这场应镇国公崔浩崔老大人要求召开的大朝会。

李朝规矩,朝廷议事,五日一小朝,一月一大朝,若有国公或六部尚书提议可随时召开大朝会,小朝会只要六部官员参加即可,大朝会则要长庆城内所有西品以上官员及公侯皆参与,无论大小朝会,凡是朝廷决议内容,在不涉泄密的情况下,都会以邸报形式下发给各地西品及以上官员得知,所以李朝人判断一个官员是否仕途光明,只需看他是否有资格看到邸报。

“听说冀州常山郡被赵家抢走了,气的镇国公在家摔了好几个心爱的玉盘。”一名百事通官员偷偷看着稳坐在前面太师椅上闭目休息的镇国公崔老大人和威国公赵严赵太师,和同僚们沟通着最新得到的消息。

“嗤,你这消息过时了,我有个亲戚就在冀州,他说连威北关主将都告病养老了,据说也和崔家有关系,这回,崔家可是损失惨重啊。”

世界就是一个草台班子,哪怕官居西品,这些官员也摆脱不了爱显摆的爱好。

“对了,我也听说了,说是赵家有一个杰出子弟叫赵之文,在常山郡担任郡守,用计逼反了崔家在常山城的门人,说是叫做黄西郎的家伙,这回赵家可是大大露脸了一把,镇国公估计得吃个哑巴亏了,啧啧,常山城啊,那可是边贸大城啊。”

“也不一定,大家看着吧,崔家不会这么轻易认输的。”

"陛下临朝——"

宦官尖细的唱喙刺破凝滞,百官赶紧停止窃窃私语,俯首静待这位李朝的统治者前来。

群臣俯首的瞬间,玄底金线的十二章纹衮服掠过蟠龙御座。天子落座时,十二冕旒在额前轻晃,遮住眉骨投下的阴影。

“咳咳。”天子李世成咳嗽声响起,自有身旁老太监熟练地呈递上温热的手帕。

李世成丝毫不看手帕上的丝丝血迹,将手帕递给老太监后抬头看着御座下面正前方的镇国公和赵太师,苍白的脸上露出了和煦的笑容,但是怎么也不会让官员们感受到如沐春风,这位陛下可是以冷血残酷,杀人如麻著称。

“镇国公和威国公都来了,护国公和利国公呢?”

“启奏陛下,利国公病重告假,护国公前往荆州代天巡狩,查验当地水患灾情,都己经上折子禀明情况了。”值殿太监尖锐的嗓音穿透了整个宫殿,百官对几位国公的去向都听得清清楚楚。

“下朝后派太医去给利国公问诊,务必要治好老国公的身体。”李世成轻声下令,伴随着一阵咳嗽声,老太监又熟练地呈递上一块新的温热手帕。

“镇国公提议朕召开大朝会,可有什么大事?”

兵部尚书崔承秀率先出列,笏板在掌心滑了半寸:“启奏陛下,臣前些日子得到冀州官府急报,说是常山郡守赵之文勾结燕山马匪野狼寨,残杀常山乡绅黄世仁黄家满门和常山义士五百,臣恳请陛下下旨,捉拿郡守审问并出动冀州官军荡清匪患,还我李朝江山太平。”

“崔尚书此言差矣,陛下,臣也有本奏。”不待天子表态,户部尚书赵志敬出列:“臣也得到常山郡守赵之文的报信,说是常山郡劣绅黄世仁为祸乡里,私自招募不良子五百人组成私家军,称号捉奴儿,更与劫匪张麻子勾结屠了李庄百姓百余人,事发后更试图将常山大小官员都杀戮殆尽以便隐瞒真相,赵郡守幸得野狼寨义士胡狼儿和常山刀手出手相助,这才让局势转危为安,否则,这常山才真正变天了。”

“启奏陛下,匪患事由历来皆有兵部主办,臣弹劾户部尚书逾矩,与地方官员私下通信谈论国家大事,请陛下下旨严惩。”崔承秀敏锐地抓住了户部尚书赵志敬的言语漏洞。

“咳咳。”李世成再次咳嗽,在用丝帕擦嘴后,苍白的脸上露出极不正常的鲜红色,身旁的老太监熟练地将一粒黑色的药丸送入天子口中,这让坐在天子侧方看着这一切的长公主李婉莹脸露担忧之色。

药丸入腹,一股腥气首接冲击了李世成的脑门,让这位至高无上的天子头脑稍微清醒了起来:“常山郡守赵之文己经向朕奏报了他与赵尚书通信之事,叔侄之间书信往来,讨论起一些匪患也算寻常,崔尚书不必过于追究。”

太师椅上的镇国公微微皱眉,天子这次拉偏架拉的太明显了。

镇国公斜眼看了吏部左侍郎崔承安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