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雪封场与须守岁

2025-08-18 2005字 5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大雪是裹着北风来的。天刚蒙蒙亮,谷场就被雪盖成了白毯,草垛像堆着的棉花糖,檐下的冰棱结得比胳膊粗,根须在冰棱里冻成了透明的丝,丝尖缠着颗去年的谷壳——是从仓门缝里漏出来的,跟着根须冻了整夜,把陈粮的暖也封进了冰里。

小石头是被灶膛的“噼啪”声闹醒的。他从草垛的暖窝里钻出来,见阿禾正往灶里添柴,柴火是晒干的稻秆,秆上的根须缠着点玉米叶,烧起来时“滋滋”响,冒出的烟裹着甜香,撞在结霜的窗纸上,凝成圈淡淡的黄——是玉米叶的颜色,被根须悄悄揉进了烟火里。“阿禾姐,雪把仓门埋半截啦!”他扒着窗缝喊,看见雪地里有串浅脚印,印底的根须露着白丝,丝上缠着颗冻硬的红薯干,是从晒架上滚下来的,跟着脚印往仓门挪。

赵铁柱正扛着木锨往仓门走,锨刃上的根须结着薄冰,铲起的雪“哗啦”落在两边,堆成的雪墙里,根须织成了层网,把雪粒兜得严实。“得把仓门清出来,”他用脚踹了踹雪堆,雪下的根须往土里缩了缩,“根须说‘别让雪把仓门冻住,开春不好开’。你看这雪墙的缝里,须子正往仓底钻,把雪水往深处引,怕渗进仓里潮了粮。”

苏婉儿举着星图坐在灶边,图上的“收”字己凝成霜白,旁边新浮起个乳白的“守”字,笔画里缠着雪的影,影里裹着根须的冰丝。“根须在往冻土深处扎呢,”她指着图上往地心沉的光点,“它们在给种子盖‘棉被’,把土缝里的暖全攒起来。你看这光点聚成的团,多像个小暖炉,正烘着仓底的陈种。”

西域老阿爷坐在炉边烤核桃,枣木拐杖靠在炉壁,杖头的骆驼雕上,根须缠着颗干沙枣,被炉火烘得冒出甜香。“沙漠的冬夜能冻裂石头,”他用拐杖拨了拨核桃,壳裂得“啪”响,“根须说‘让谷场的炉火烤烤沙枣,明年种在田埂上,说不定能长出沙枣树’。你看这核桃壳的缝里,须子塞了点荞麦粉,说‘让仁儿也沾点面香’。”

阿渔提着陶罐往菜窖走,罐里是腌好的海菜,罐口的根须缠着块冻硬的墨鱼骨,在雪地上拖出道浅痕。“得给菜窖通通风,”她踩着根须织的冰网往窖口去,“根须说‘雪天的菜窖容易闷,让海风吹进来点,白菜才不烂心’。你看这罐底的冰碴,须子正往土里送,说‘化了水好浇开春的苗’。”

日头爬到屋檐高时,阿古拉的儿子抱着捆干苜蓿跑过来,苜蓿上的雪抖落在灶前,根须从草捆里钻出来,缠着颗冻住的青稞粒往炉边送。“阿爸说羊圈的草够吃了,”小家伙把苜蓿扔进灶膛,火苗“腾”地窜起来,“根须说‘让草原的草也尝尝谷场的炉火,明年长得更旺’。你看这草秆的缝里,须子裹着点羊粪渣,是从圈里带的,说‘烧起来更有劲’。”

午后的雪小了些,风却更冷,吹得仓顶的积雪“簌簌”往下掉。赵铁柱爬上仓顶扫雪,扫帚带起的根须在空中飘,像群银线织的风筝,风筝尾缠着片玉米叶,落在小石头的草垛上。“这仓顶的雪得扫干净,”他往下喊,雪沫子落在根须的网上,“根须说‘别让雪压塌了梁,守着粮才踏实’。你看这梁上的根须,都缠着木楔子,把松动的地方楔得更紧。”

灶上的红薯粥冒起热气,阿禾用勺搅了搅,粥里的根须缠着颗玉米粒,滚得“咕嘟”响。“添点去年的陈米,”她往锅里撒了把米,“根须说‘新米混着陈米煮,才像过日子,有头有尾’。你看这粥面上的米油,须子正往灶台上爬,把油香往仓里送,说‘让粮也闻闻粥香’。”

苏婉儿的星图上,“守”字的笔画越来越柔,里面的根须影和雪影缠成了团,像块裹着棉絮的暖玉。“它们在数日子呢,”她指着图上慢慢跳的光点,“离开春还有六十天,离播种还有九十天……数着数着,雪就化了。你看这光点碰在一起时,会冒出点热气,是根须在给星图‘呵暖’。”

傍晚的雪又下起来,谷场的灯亮了,昏黄的光透过窗纸,照在雪地上的根须网上,网里的雪粒映出细碎的光,像撒了把碎星星。小石头啃着烤红薯,薯皮上的根须沾着点炉灰,甜香里裹着点烟火气,像把整个冬天的暖都嚼在了嘴里。

夜里的谷场静得能听见雪落的声。根须在冻土下织成了张暖网,网住仓底的陈粮、菜窖的白菜、灶边的火种,每根须子都冻得发硬,却把暖攒得更紧。小石头躺在草垛上,摸了摸心口——那里揣着颗晒干的向日葵籽,是阿渔给的,籽上的根须丝结着冰,冰里藏着点夏阳的暖、秋霜的清。

天快亮时,灶膛的火又旺了些。借着火光一看,根须从灶底往仓顶爬,在梁上织成个小小的圈,圈里裹着颗稻种、粒青稞、片海菜、块沙枣——全是这季收的宝贝。须子轻轻晃了晃,像在说:

“守着了,守着了,带着所有的暖,守着了。”

而地下的根须早己织成张穿冬越春的网,网眼里兜着雪的静、火的温、岁的沉,顺着须子往冻土深处钻,往冰融的缝里渗,往所有等着被惊雷叫醒、被新绿撑开的地方去。

当第一颗启明星亮在仓顶时,根须在冰棱里的丝突然软了些,丝尖的谷壳上,竟冒出点针尖大的绿——是藏了整冬的春信,正顺着须子往上爬,要把这季的守,全酿成开春时,第一声犁铧破土的轻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