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槐籽里的光阴

2025-08-18 2063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秋阳把槐林染成了金褐色。老槐树的枝头挂满了一串串的槐籽,像缀着无数墨绿色的小灯笼,风一吹,簌簌地响,偶尔有几颗熟透的籽掉下来,砸在地上,发出“嗒”的轻响。

小石头挎着竹篮,蹲在老槐树下捡槐籽。他己经比去年高了半个头,脖子上挂着那枚裹着槐叶的琥珀,阳光下亮晶晶的。“赵叔说,这些籽要晒透了,明年开春才能种。”他嘴里念叨着,把槐籽一颗颗扔进篮里,时不时停下来,用小石子在地上画时间印记——经过大半年的练习,他刻的印记己经有模有样,连苏先生都夸他“有林先生当年的灵气”。

篮子快满时,他突然发现树根处有片泥土在微微颤动,像有什么东西在底下拱。“是虫子吗?”他好奇地扒开泥土,却愣住了——土里没有虫,只有一块巴掌大的木牌,牌上刻着幅简易的地图,画着从槐林通往乱石林深处的路径,末尾标着个小小的沙漏符号。

“这是……林先生的字?”小石头认出木牌边缘的刻痕,和赵叔画册里林渊的笔迹很像。他连忙把木牌揣进怀里,提着篮子往村里跑,篮子里的槐籽晃出来好几颗,滚落在地。

赵铁柱正在院子里劈柴,看到小石头气喘吁吁地跑来,手里还紧紧攥着块木牌,便放下斧头:“怎么了?捡个槐籽还能捡到宝贝?”

“赵叔!您看这个!”小石头把木牌递过去,“在老槐树下挖出来的,有地图!”

赵铁柱接过木牌,指尖刚碰到牌面,就感觉到一股熟悉的暖意——是时砂碎片的余温。地图上的路径他很熟悉,是当年林渊带着赵铁柱躲进时之墟的那条近路,只是末尾的沙漏符号,比记忆里的更清晰,像在指引某个具体的位置。

“这是林先生留下的。”赵铁柱沉声道,“他当年肯定在乱石林藏了东西。”

苏婉儿这天正好在村里,听闻此事便赶了过来。她仔细看了看木牌,又对照了观星台的古籍,突然道:“这不是藏东西的地方,是‘时间锚点’。”

“时间锚点?”小石头眨眨眼。

“就是能稳住局部时间的节点。”苏婉儿解释道,“当年林先生激活三块碎片时,可能担心封印不稳,特意在乱石林设了几个锚点,用槐籽的气息掩盖着——你看这木牌边缘,沾着的就是槐籽的油脂。”

三人决定按地图去找。乱石林深处的秋意比槐林更浓,怪石上落满了枯叶,踩上去沙沙作响。按地图指引,他们在一块像卧牛的巨石后找到了那个“沙漏符号”——不是刻在石头上,而是嵌在石缝里的半块槐木,木头上的年轮竟天然形成了沙漏的形状。

“就是这个!”赵铁柱伸手去碰槐木,指尖刚触到,周围的景象突然晃了晃——枯叶瞬间变回鲜绿的叶片,落在地上的槐籽竟自己滚回了枝头,连空气都变得,像回到了春天。

“是时间回溯!”苏婉儿连忙祭出青芒,“这锚点快失效了,里面的时间之力在往外溢!”

小石头看着眼前的景象,突然想起赵叔教的口诀,脱口而出:“时之砂,归其位……不对,是‘锚定光阴,守其常’!”他想起苏先生讲过,时间锚点需要“顺时而守”,不能强行压制。

他摘下脖子上的琥珀,轻轻放在槐木上。琥珀里的槐叶与槐木的年轮渐渐重合,发出淡淡的金光。奇妙的是,那些回溯的景象没有消失,反而像被拉成了一条线——春天的新叶、夏天的浓荫、秋天的槐籽、冬天的枯枝,在眼前缓缓流转,最后定格在现在的秋景。

“稳住了!”赵铁柱松了口气。

槐木上的年轮渐渐清晰,竟浮现出几行小字,是林渊的笔迹:“时间如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从无对错,唯有顺应。锚点非锁,是让后来人知,守时者,顺时也。”

小石头看着字迹,突然明白了:“林先生是说,守护时间不是不让它变,是让它该怎么变就怎么变,就像槐树会结果,会落叶?”

“正是。”苏婉儿笑着点头,“他怕我们后来人太执着于‘守’,反而忘了时间本就该有春去秋来。”

回程时,小石头把那半块槐木小心地挖出来,打算带回槐林,和老槐树栽在一起。“让它跟老槐树作伴,就像林先生和赵叔一样。”他认真地说。

赵铁柱看着他小心翼翼捧着槐木的样子,突然想起很多年前,自己也是这样跟着林渊,把师父留下的碎片视若珍宝。他弯腰捡起几颗刚才掉落的槐籽,塞进小石头手里:“明年开春,把这些籽种在槐木旁边,让它们一起长。”

小石头用力点头,把槐籽紧紧攥在手心。

秋末时,槐林的槐籽收完了。小石头和村里的孩子们一起,把晒透的籽装进陶罐,埋在老槐树下,上面压着那块林渊留下的木牌。“这样它们就能记得林先生的话啦。”小石头对着陶罐轻声说。

赵铁柱和苏婉儿站在一旁看着,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与槐林的树影交叠在一起,像一幅温柔的画。

“你看,”苏婉儿轻声道,“时间真的在好好走。”

赵铁柱望着远处乱石林的方向,那里的槐树苗己经长到齐腰高,枝头虽无叶,却透着蓄势待发的劲。他知道,明年开春,新的槐籽会发芽,新的印记会刻下,新的故事,会像这槐林里的风一样,轻轻吹开。

而那些藏在光阴里的守护与记得,就像老槐树的根,在看不见的地方,悄悄蔓延,岁岁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