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 浓雾真相,触手可及

2025-08-19 2529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第五百二十五章:浓雾真相,触手可及

虞凌夜不紧不慢抿了一口茶。

他将茶杯放在桌边,用修长的手指指着火照河。

“每年到了六月份,上京城会进入雨季,雨水通过排水系统全部排到火照河中,会导致火照河水位在短时间内快速变高,水位到达最高处。”

“为了防洪,负责水利的官员们会从六月底开始短暂加高火照河的堤坝。”

“火照河的堤坝被加高后,地势高过玉津河,玉津河里的水就无法排到火照河里。”

“玉津河是皇宫的护城河,地势比皇宫低,水不会倒灌到皇宫之中,但,玉津河地势比别处高,玉津河里的水会倒灌到上京城的大小沟渠中。”

“大小沟渠连接着上京城地下暗渠系统,玉津河里的水也会进入污水系统中。”

谢莺眠听懂了。

她还有疑问。

“上京排水系统也是流到火照河的,火照河堤坝加高后,上京排水系统全都无法排水,玉津河的水再倒灌进来,岂不是会引起反流?”

虞凌夜道:“不会。”

“上京城的天气很规律。”

“每年六月份雨水最多,雨水集中在六月,在六月雨季到来之前,上京的明沟暗渠都会集中清理一遍。”

“雨季开始时,上京所有的雨水和污水会集中汇入到火照河。”

“这也导致火照河水位到达危险点。”

“因火照河的河道有限度,水量过大,短时间内无法排出去,水利官员才会短暂加高堤坝,停止排水。”

“加高堤坝时,上京城的雨期已过,玉津河的水看起来多,但上京很大,分流到上京各处后就没多少水了,不会造成反流。”

“等火照河将积压的水排到海中,水位下降,临时堤坝会撤掉,等堤坝撤掉后,积攒的水再次流入火照河,以此形成循环。”

谢莺眠眯起眼睛。

她的手指轻轻地敲着茶杯上的白瓷盖:“所以,玉津河是浓雾的关键。”

虞凌夜:“玉津河是护城河,地理位置位于上京城之上,皇宫之下。”

谢莺眠:“所以,玉津河只接纳来自皇宫的污水。”

虞凌夜轻笑:“没错。”

谢莺眠问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火照河的堤坝在什么时候拆除?”

虞凌夜赞赏地看了谢莺眠一眼:“今天。”

“中元节过后,火照河的水位也下降到标准水位,水利那边会统一在七月十六日拆除堤坝。”

“堤坝拆除后,整个上京城里,所有的明沟暗渠汇集了大半个月的污水会在今夜全部汇到火照河,再由火照河汇入海洋。”

谢莺眠已全然明白整个作案链条。

也明白了虞凌夜的猜测。

谢莺眠说:“玉津河是护城河,护城河附近的守卫日夜不停,想要神不知鬼不觉在玉津河做手脚很难。”

“只有皇宫里的人,才有机会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排放大量污水。”

“所以,幕后之人,只能是皇宫里的人。

虞凌夜微微颔首:“不错。”

“能做到这件事的,只有皇宫里的人,且,此人地位不低。”

谢莺眠单手托着下巴:“作案手段和作案方法我们已经推测到了,但,起浓雾的原因还没摸到头绪。”

“污水成分大差不差,且已经过发酵,微生物代谢后的成分更加复杂,想要找出有用的信息来不容易。”

虞凌夜幽幽地端起茶杯,一脸高深莫测的样子:“这不难猜。”

谢莺眠挑眉:“哦?你有想法?”

虞凌夜依旧慢条斯理地喝茶。

等茶喝完,他才放下茶杯。

“堤坝六月底才加高,凶手想要行动,会等到堤坝加高之后。”

“浓雾每年都在中元节的夜里才会出现,出现时间或早或者晚,但,都会控制在中元节当天。”

“且,中元节当天是除了皇宫之外的所有地方都会被浓雾覆盖。”

“你不觉得凶手控制浓雾控制的过于精准了吗?”

“能如此精准控制浓雾出现,且,长达二十多年没有留下任何证据,这说明什么?”

谢莺眠眼睛一亮。

她是当局者迷了。

凶手在上位者眼皮子底下做这种事,且,一做就是二十多年。

不仅先帝没怀疑,现任皇帝也没怀疑。

这本身就有问题!

如果凶手是使用药剂造成浓雾的,能够造成如此大规模的浓雾,需要大量的水和大量的药剂,这根本无法做到。

且不说皇宫里没那么多污水要排,就说凶手使用那么多药剂,一定会被发现的。

所以,形成浓雾的原因,一定不是药剂。

不起眼,不惹人注意,还能在短时间内遍布全城的,答案只有一个。

“虫。”谢莺眠轻轻地吐出一个字。

“或者菌。”她又补充道。

只有虫或者菌才能在短时间内大量增殖。

虞凌夜道:“我也是这么想的。”

谢莺眠:“凶手用了指数增长原理。”

虞凌夜不知道什么指数增长原理。

他用另一种更通俗易懂的说法:“池塘里只有一片荷叶,这片荷叶用了半个月时间才铺了半个池塘。”

“但从半个池塘到布满整个池塘,只需要一天时间。”

谢莺眠:“没错,前期的沉默期是积累基数,基数积累的足够多了之后,接近临界点,增长速度会突然飙升。”

她心情颇为澎湃。

凶手使用的这种虫或者菌,是同样的原理。

真相,触手可及!

虞凌夜道:“鉴于实际情况,我更倾向于是虫,蛊虫。”

“最开始,只有少数蛊虫从皇宫流入到玉津河。”

“玉津河流入到上京城的排污水系统,蛊虫在污水中大量繁殖,如那片荷叶一般,前面的半个月繁殖的数量并不多,又分散到各处污水里,无人会探查,也不会引起怀疑。”

“在中元节这一天,蛊虫呈现出爆发式蜕变。”

“蛊虫释放出大量的浓雾,浓雾爆发,上京城被浓雾包围。”

“凶手借用中元节的传说,将浓雾合理化成地狱之雾,将浓雾产生的致幻性合理化成万鬼夜行。”

“等中元节结束后,蛊虫如朝生暮死的蜉蝣一般消亡,消亡的蛊虫通过污水汇入火照河,再汇入大海。”

“自此,不管是皇宫还是上京污水系统,都不会留下什么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