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凶手另有其人

2025-08-19 2662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第四百一十六章:凶手另有其人

太后道:“不少人看见你与慕安去了同一个方向。”

“德阳公主更是亲眼看到你与慕安在那附近发生过争执。”

“人证,物证,动机都在。”

“谢莺眠,你可还有话说?”

谢莺眠道:“有。”

“敢问太后娘娘,您如何断定这金钗和帕子是我的?”

太后怒道:“手帕上写着你的名字。”

“金钗上刻了一个眠字。”

“人证物证都在指向你,谢莺眠,你就算抵赖也无济于事。”

虞凌夜轻轻“呵”了一声。

太后本就沉浸在悲伤中。

听到虞凌夜的声音,怒火更盛:“虞凌夜,你不要以为你有先皇的庇护就能为所欲为。”

“谢莺眠是杀人凶手,就算你搬出先帝来也没用。”

“杀人偿命,哀家一定会让她血债血偿。”

虞凌夜声音幽幽:“太后娘娘您误会了。”

“儿臣只是想告诉您,您,可能被人做局了。”

“什么意思?”太后脸色铁青。

虞凌夜看了看谢莺眠,征求谢莺眠的意见。

谢莺眠有非常明确的不在场证明。

只要说出不在场证明,这些指证就能不攻自破。

谢莺眠却另有想法。

她对虞凌夜说:“我来说。”

“回太后娘娘,我的手帕从来不写名字,我的手帕都是统一购入的,上面带有平价医馆的标志。”

“平价医馆的标志是一个变形的平字,大约是这样的。”

谢莺眠将她的手绢拿出来,展示手帕上的商标。

太后看到谢莺眠手绢上的标志:“就算如此,也说明不了什么。”

谢莺眠:“不。”

“我经常制药,与毒物接触也多,特别耗费手绢,所以,我的手绢都是批量定制,在定制过程中,我会添加一些特殊药水防止毒物沾染,以免不小心被人误用惹出事端。”

“太后娘娘您所以为的证物,没有添加这些药水,任何一个太医就能验证出来。”

“此为其一。”

“其二,金钗上的名字也是同样的,我的身世太后娘娘您也知晓。”

“在嫁入凌王府前,我没有任何能拿的出手的首饰,我所有的首饰都是凌王殿下送的,凌王殿下送我的首饰上,从不会刻我的名字,只会刻一只胖鸟。”

虞凌夜:……

什么叫刻一只胖鸟?

那是夜莺!

虞凌夜的夜,谢莺眠的莺。

“是夜莺。”虞凌夜纠正道。

谢莺眠扬眉。

原来那经常出现在各种物品上的胖鸟叫夜莺。

河渡区的码头帮派改名夜莺。

送她的首饰衣服上也会刻夜莺。

看得出来,虞凌夜对夜莺情有独钟。

等她送虞凌夜礼物的时候,或许可以从夜莺入手。

谢莺眠道:“我有确切证据证明这两样物证是有人伪造的。”

太后脸色很难看。

只凭两件证物,确实不能定罪。

但,她还有人证。

谢莺眠看出了太后的心思:“至于人证……”

“太后娘娘,我有几句话想问德阳公主。”

太后允了。

谢莺眠看向德阳公主:“请问,德阳公主亲眼看到我与慕安姑娘产生过争执?”

德阳公主捏紧了手:“当然。”

谢莺眠:“那你可否描述一下当时的场景?”

“你既是亲眼所见,应该能描述出来吧?”

德阳公主后背出了一身冷汗。

她都是编的。

让她描述,如何描述得出来?

谢莺眠笑了一声:“说不出来?”

“既然你说不出来,那我是不是可以怀疑你在污蔑我?”

“怎么可能!”德阳公主声音尖锐,“我只是被吓到了,一时间有些适应不过来。”

“我亲眼看见,你和慕安姑娘相遇。”

“慕安姑娘对你恶语相向,你讽刺了慕安姑娘几句,慕安姑娘大怒,想对你动手,挣扎间,你将慕安姑娘推下水。”

谢莺眠嘴角勾起。

一个谎言需要无数个谎来圆。

德阳公主着急之下,漏洞百出。

谢莺眠:“德阳公主确定没记错?确定没有眼花看错或者听错?”

德阳公主头皮发麻。

她亲眼看见谢莺眠进了梧桐殿里。

她打听过,梧桐殿里没有人在,没有人能为谢莺眠证明。

谢莺眠身边的人不算证人。

慕安落水时,也无人看见。

所以……

“确定。”德阳公主道,“我非常确定。”

谢莺眠等的就是这句话。

她对太后道:“太后娘娘。”

“我有几个疑问。”

“按照证人德阳公主的证词,我与慕安姑娘产生冲突,失手将慕安姑娘推到湖中。”

“来参加牡丹花宴的人虽不多,却也不少,落水之人肯定会呼救,没道理没有一个人听到呼救声。”

“我的第一个疑问就是,为何慕安姑娘落水没有呼救?为何没有人听见慕安姑娘的落水声?”

德阳公主心里一咯噔。

她低着头,疯狂想如何补上这漏洞。

谢莺眠继续说:“手绢和金钗是从慕安姑娘身上搜出来的。”

“手绢和金蝉出现在慕安姑娘身上,正常人会以为慕安姑娘在落水时抓到了凶手身上的物品,留下证据。”

“这是我的第二个疑问,这两件证物应该在慕安姑娘的手上才对,为何仵作是从慕安姑娘身上搜出来?”

“第三个疑问,也是最重要的疑问,既然德阳公主亲眼看到慕安姑娘落水,为何对此置若罔闻,任凭慕安姑娘淹死?”

“当然,德阳公主可以归结为害怕,那,我还有第四个疑问,既然德阳公主如此害怕,为何又在慕安姑娘死后主动出面告发?”

这四个疑问,一针见血。

太后因为慕安与谢莺眠有过龃龉,就先入为主认为谢莺眠有动机对慕安动手。

经过谢莺眠的一通分析,她也慢慢冷静下来。

谢莺眠看着太后的脸色变化,就知道太后已听进去了。

她继续说:

“太后娘娘,我合理推测,凶手先是迷晕了慕安姑娘,再将证物放到慕安姑娘身上。”

“因慕安姑娘昏迷状态,无法握紧手,证物自然也不可能出现在慕安姑娘手上。”

“慕安姑娘那会儿还活着,能呼吸,才会被仵作诊断为落水身亡。”

“如果我的推测是正确的,那,德阳公主的证词漏洞百出。”

“如果我的推测是错误的,那,我的四个疑问,请您让德阳公主一一为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