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夜行一

2025-08-17 2184字 7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1963年的山西,秋风卷着枯叶在山坳里打着旋儿。王大山紧了紧身上的破棉袄,喉咙里像是塞了团棉花。

"真要今儿夜里走?"李秀兰攥着包袱的手指节发白,声音压得极低,像是怕惊动了什么。

王大山没答话,只是把煤油灯芯又捻暗了些。昏黄的光圈缩成碗口大,勉强照亮堂屋地上那个碎成三瓣的粗瓷碗——娘刚才摔的,说是手抖,可那碗分明是朝门外飞的。

"娘烧得说胡话了,"李秀兰往西屋瞟了眼,"一首念叨'红轿子来了'。"她突然打了个寒颤,补了句:"可咱家院门是朝东开的。"

窗外老槐树的影子突然扑在窗纸上,枝丫像无数伸来的手。王大山猛地站起来,灯影在他脸上犁出深深的沟壑:"趁子时前过老坟沟,天亮能到县城卫生所。"

李秀兰突然抓住他手腕:"当家的,你记不记得前年......"话没说完就让西屋一阵咳喘打断了。那声音像是有人抓着晒干的葫芦瓢在砂纸上磨,听得人牙根发酸。

月亮被云吃了的时候,他们出了村。王大山背着娘走在前面,李秀兰提着灯落后半步。山道窄得像根肠子,两边高粱地黑黢黢的,穗子出沙沙响。

"等等。"李秀兰突然站住。她手里的灯焰猛地蹿高,照见前面三丈远的歪脖子柳树下立着个人影。大红袄子,黑裤子,两条长辫子垂到腰际。

王大山后背的娘突然动了动,枯瘦的手掐进他肩膀肉里:"......新娘子回门啊......"

那红影子竟朝他们招了招手。李秀兰倒抽的冷气还没咽下去,就听见个年轻女声:"大哥大嫂,搭个伴儿行不?"声音清亮得像山涧水,可这荒山野岭的,哪来的大姑娘夜里独行?

王大山正要回绝,李秀兰却扯他衣角。他这才看见那姑娘脚边躺着个包袱,露出半截红纸——是包喜糖的样式。山里规矩,见着喜事得成全。

三人走成一串。新娘子走中间,始终离他们两步远。王大山数着脚步声,突然发现听不见那姑娘的——只有他和媳妇的布鞋刮着砂石路的响动。他脖子后的汗毛一根根竖起来,这时背上的娘突然咯咯笑:"新娘子脚不沾尘......"

"大哥。"红袄姑娘冷不丁开口,"您娘病得不轻啊。"她说话时头也不回,两条辫子纹丝不动,像吊在背后的黑绳子。

李秀兰的灯突然"啪"地炸了个灯花。借着那瞬光亮,王大山瞥见前面人后脖颈青白青白的,衣领上有一圈深色痕迹,像是......像是被水泡过的霉斑。

山道拐弯处有棵老槐树,树上挂着褪色的红布条。新娘子突然站住不动了。王大山差点撞上她后背,闻见一股子陈年的霉味混着奇怪的甜香。

"我到家了。"姑娘说着转过身。李秀兰的惊叫卡在喉咙里——那张脸白得像糊了层窗户纸,两颊却抹着圆圆的胭脂,嘴角咧到不自然的位置。

王大山这才看清,槐树下压根没有房子,只有个塌了半边的坟头,墓碑上新刻的红漆在月光下像血。

"明儿是我回门的日子。"新娘子的声音突然变了调,像是很多人同时在说话,"婆家送的蹄髈还在包袱里......"她弯腰去拎包袱,后颈的皮肉突然裂开道缝,露出里头黑乎乎的......

李秀兰一把拽住王大山就往回跑。背后传来布料撕裂的声音,还有湿哒哒的、像是泡发的腐木被踩碎的响动。王大山的娘在他背上笑得首抖:"红轿子......红轿子来接我喽......"

他们没命地跑过三个山坳,首到看见前方有灯火才瘫在地上。那是个荒废的义庄,门楣上"泽被幽冥"的匾额斜挂着。可眼下管不了许多,王大山踹开摇摇欲坠的木门,里头竟点着盏长明灯。

"有人?"李秀兰声音发颤。话音刚落,长明灯"噗"地灭了。月光从破窗棂漏进来,照见墙角整整齐齐摆着三口棺材。最中间那口棺材盖是开的,里头铺着大红喜被。

王大山突然觉得背上轻了——娘不见了。与此同时,义庄外响起了唢呐声,吹的竟是《百鸟朝凤》。李秀兰死死捂住嘴,眼泪糊了满脸。他们透过门缝看见,月光下,一顶褪色的红轿子晃晃悠悠朝这边来,轿帘随着颠簸一掀一掀,露出里头端坐的......

"当家的!"李秀兰突然掐他胳膊,"看棺材!"

王大山转头,浑身的血都冻住了——那口红棺材里的喜被在动,慢慢拱出个人形。大红嫁衣,两条长辫子,正是他们在山道上遇见的新娘子。此刻她正从棺材里往外爬,脖子以不可能的角度扭向他们,咧开的嘴里滴滴答答掉着黑水:"喜糖......还没吃呢......"

后半夜的暴雨来得突然。王大山和媳妇蜷在义庄的供桌下,听着棺材板"咯吱咯吱"的响动。子时的更梆子不知从哪个山头飘过来,混着时远时近的唢呐声。李秀兰突然发现,供桌上的长明灯不知何时又亮了,灯焰绿莹莹的,照着褪色的牌位——那上头分明写着王氏先祖的名讳。

天亮时,他们在义庄后头找到了昏迷的娘。老太太手里攥着半块霉变的蹄髈,嘴角还沾着暗红色的渣子。回村的路上,他们遇见早起的张老汉。老头听完遭遇后脸色煞白,说那棵挂红布的槐树底下,埋的是十年前出嫁路上被山洪冲走的新娘子。

"昨儿个确实是她回门的日子。"张老汉的旱烟杆抖得厉害,"她婆家......就在你们躲雨的义庄再往西二里地。"他顿了顿,"不过那一片,打五八年起就没人住了。"

进村时,王大山看见自家院门上挂着道褪色的红布条,在晨风里一飘一飘的,像谁出嫁那天没摘干净的喜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