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易心

2025-08-21 2334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堂中众人振奋,易心却是泰然自若。只见邓休言风尘仆仆,气喘吁吁跨入,端起紫砂壶就往嘴里灌。

“灵芝,你喊人家易公子来,自己却不在……”

易心微微一笑,那一笑仿佛有倾城之姿:“无妨,无妨,只要是邓兄邀约,在下必然赴约。”

“等将作祟的恶灵缉拿归案,你我二人再于天青楼上,共赏佳人妙舞,吟诗饮酒可好?”

“好说,好说,上次在天青楼与邓兄相逢,以诗相交,成为挚友,实乃人生幸事,只是未能一睹芳若仙的折骨舞,不免遗憾。”

众人闻言皆诧异,纷纷把目光投向易心,小武更是好奇盯了好久:“易公子……不对,易姑娘的乔装术,竟如此高深莫测?”

“小公子折煞我也。”

小武脸一红:“我不是什么公子,我是大理寺的仵作。”

易心愣了一下,似是觉得不可思议,夸赞道:“当真年少有为呀!”

然后转向邓休言:“邓兄急召我至此,想必有要事,我来的路上边听说汴京城中目下有两桩悬案不可破,可是为此二案?”

“没错,我想请易兄来帮个忙,充当缺失的那环。”

“洗耳恭听,也必当竭力相助。”

叶重影感觉整个屋内充满了书生气,忍不住打断道:“灵芝,这西天你去了哪儿?为何让易姑娘女扮男装?”

“啊,我去了舟桥夜市,巷坊各处传着女子失踪案,易兄生得俏丽,为了保护易兄,只能出此下策。”

“舟桥夜市的布衣店,第二案的案发地……你难道己经找到了两个案子之间的关联?”

“这西天,我逛了逛汴京城,顺便……揪出了藏在汴京里作祟的恶灵。”

叶重影朝老孙头使了个眼色,老孙头心领神会,挥手示意小武在内的三西名下属退出,随后自己也退出议事堂,关上房门。

小武还想贴门偷听,被老孙头斥退。

叶重影有些迫不及待,搓手道:“灵芝,开始吧。

邓休言邀易心上座,并为她亲自斟茶。叶重影看在眼里,深感不可思议,他知道邓灵芝在江湖上结交了许多奇人异士,这些人涵盖三教九流、男女老少,但以诗交心,这是头一次。自花间起于五代,宋词的风头似乎就盖过了前朝的诗。能遇到一个和自己一般的爱诗之人,实属妙缘。

“前些天我在伏田海府邸周遭转了一圈,发现了一个不得了的秘密。除了预言能力,这‘恶灵’差一点点有通天之能……”

“通天?”

“《汴京志异簿》里讲述的‘哭泣的尸体案’,是根据伏田海毒杀妻妾案来写的,对焚烧后的记载也在案发后的三日内,之后听到‘哭泣’声,伏田海吓得不轻,以为遭受了亡妻的还魂诅咒。”

“确如此。”

“往往据寓言歌谣或者神话传说来行凶,文字的记录内容和案发现场的布局需要相同或类似,而这桩案子,是借伏田海的行凶制造出一个‘恶灵’,再通过话本渲染,让人抱以惊惧和折服…”

叶重影也沉思着试着将案情捋顺:“除去‘尸体’如何发出‘哭泣’声的诡计,另一骇人不可思议处,在于他的‘预言’,半年前书成印刷之日,故事中说‘来年春日,星宿神探将现身汴京,破解此案,否则作祟的恶灵,将隐于人间,继续游荡……’,果不其然冬日发生另一桩‘恶灵的斫馘与借臂’案,逢春前仍无破解头绪,我才不得不逼你现身……”

“这恶灵能精准预言半年后的两件事,一件悬案,以及我的到来。但这两条预言都不难实现,后者利用你的恐惧,至于前者,真的制造‘恶灵的斫馘与借臂’案即可。”

“你说的‘通天’之能,指它预言了半年后的事,可你又说‘差一点点’,是为何意?”

“它仿佛住在府邸中,窥视案发前后在现场的一切驻足者,听着他们对不可解的手法发出叹息,享受着这种令人惊惧的神秘。在恶灵看来,我势必破解它‘作祟’的诡计,这样它的预言就能实现,但这远远不够,大肆渲染怪谈的话本,充其量是作祟的工具,若不用确凿的证据揪出背后的恶灵,到时人们更愿相信我邓灵芝才是那个恶灵……”

“乃至于星宿剑主曾经破的案都可能被认为是处心积虑的表演……灵芝,你说的恶灵在府邸中,窥视着案发前后驻足的人……”说到这里,叶重影回忆起两桩案子中的千丝万缕:“伏田海从州桥夜市迁居此处,当真是因为睡眠不好?”

“自然不是,在他邸中并未发现任何生姜、半夏、橘皮、竹茹、枳实、炙甘草等治病虚难入睡的药草。”

“对啊,府邸和借臂案的发生地州桥夜市的布店,相去甚远,但在迁居前,伏田海一家住在州桥,和艮岳赌坊相去也并非太远……故事中记载的细节总感觉哪里有些奇怪……”

邓休言微微一笑:“我们一件一件来说。恶灵要用其中一桩案子,来提示我破解另一桩案子,可它又怕我这么快破解……”

“不对啊灵芝,根据第一件案子末尾的预言内容,你将根据‘哭泣的尸体’去解开‘恶灵的斫聝与借臂’,其中一桩?另一桩?分明就是根据第一桩破第二桩啊!还有,西天前你解释了恶灵的‘疏忽’是对案发现场的细节布置不够谨慎,你说恶灵‘自负’又是何意?”

邓休言狡黠一笑。

“我们漏掉了一种可能性——撰写话本的人弄错了预言的归属……第一案中结尾部分的预言内容,倘若是第二案中的开头,则‘另一桩’代指的是‘哭泣的尸体’,‘据此’中的‘此’便并非是‘哭泣的尸体’,而是‘恶灵的斫聝与借臂’。”

叶重影身子一震:“灵芝,这种可能存在的依据是什么?”

“通常解决案件是按照发生时间的顺序来进行的,话本开头只言‘写书人二案’,隐去折数墨钉,字无断点或间隔,话本撰写当无错乱,只是未翻页便书写第二案,加上将这段预言当作第一案的结尾和第二案的开头,都能说得通,则会让说书的人按照话本说唱的习惯误解成第一案的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