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常念叨:你们两个上学呢,几年了一个奖状也没拿回来,看你堂姐堂哥,用奖状糊了一面墙!
我也不指望你成绩第一、拿三好学生,哪怕拿个热爱劳动或者像对门亮亮叔一样到街上三块钱买两个奖状写好拿回来让我打一顿也行呀。
斜对面翟亮叔去年中考,他爸说只要能拿前三名给一人奖五十块钱,怎么使用不多管,买水枪、买贴画、买万花筒都行。弟兄两个考完试在校门口新开的文具店看到有奖状卖,就一人两块五买了一张,亮叔给自己写了个全班第二,他弟写了个年级第二。晚上他爸回来,弟兄两还吃着母亲奖励的炒鸡蛋呢,哪成想下一秒就被用麻绳捆着脚踝吊在房梁上打,霞奶奶被推出门外,还依然在劝着,别打了、再打的不好了。
房中传来一句震怒“这两个蠢货,他俩一个班,他们初三就一个班,你自己好好想想。”
赵翼心里想着,不为过年得了奖状老爸给堂哥堂姐发的10块钱压岁钱,给自己两人五块的区别,就为能让母亲高兴也该用心学习。听到响起的铃声,背上书包,向学校走去,不一会,看着飘动的红旗,嘴里念着新学的“零级烟柱首冲天、一级青烟随风偏、二级轻风吹脸面、三级叶动红旗展”【风力等级歌】走进校园。
教室黑板正上方贴着一块正方形“静”,左右两边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安静的坐在座位上,打开课本认真的的看着,
夏老师走进教室用眼睛前后一扫,说“赵翼先把书放下,帮老师到资料室印知识竞赛习题走。”
跟着老师走到资料室,老师拿出在蜡纸上写好的题版,示范了一遍怎么油印。赵翼看完心说,这个不难,和给羊铡草料一样;都是一抬、一放、一按,一取。老师笑着弹了他的脑壳,你呀你,不过也对,确实是这样。那咱俩你配合,我刷油墨,抬印头,你放白纸和取印好的习题。
首到第二节课上课的铃声响起的时候,卷子终于印完了;老师说回家不要首接吃东西,记得把手上的油墨用肥皂洗干净再吃饭。噢,明白了。这时赵翼才想起看一眼印的习题,标题写着“预祝香港回归历史知识竞赛”,对呀,新闻联播上说了,7月 1日香港就要回归祖国了。看题看题
这道题的答案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是在:1984年底。
还有这道题:黄海海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是:邓世昌;1839年6月,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是:林则徐。
看看大题,南京条约的内容是?这题我背过:《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割让香港岛、赔款两千一百万银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允许英人居住并设派领事;协定关税,英商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中国海关无权自主;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在华自由贸易。”
《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赔款两亿两白银,《辛丑条约》……看着手中的题卷,转头问道:党老师,我可以参加这个竞赛吗?“可以,只要你好好准备,咱们学校会在每个年级选一位代表,组成两个参赛组去镇上初中参加竞赛,到时候获胜组和表现优秀的学员还给颁奖呢!”
那有奖状没有?赵翼不假思索的问道
肯定有!好好准备去吧。
赵翼决心满满的回到教室认真的看起书来。
一连几天,赵翼一有空就拿出题册和历史课本认真默读,还到后巷找堂哥把他小学的历史课本也借来一并读起来。
听到我说开始后方可按下抢答器,选择题每道题回答时间为五秒钟,填空题答题时间十秒钟,简答题答题时间一分钟,大家明白没有,明白了,好的,请听题……
参加完竞赛,党老师请参加比赛的六个人吃了粉条包子和油糕,赵翼想起刚才激烈的场面,那些外校的好厉害,知识点都背的很熟。晚上到家后,母亲让赵翼去给祖母送饺子时,堂哥说:我下午看了你们那一场,答得很不错。以前我也没见过那个抢答器,有时候你明明第一个按指示灯却不亮,我有时候怀疑这个设备是不是有问题。算了不想了,读好书,自己有真本事才厉害,辅助工具以后有的是时间琢磨。
一个月以后,赵翼在一次突如其来的变故中灰心丧气的时候,校长把他叫到办公室,指了指抽屉说,里边有你的奖状,一会拿回去,顺便米饭吴老师那领一下管饭的钱。
放学后,赵翼左手拿着卷成筒的奖状、右手捏着吴老师给的一元五角钱进了家门。却有些高兴不起来。
母亲到家后却欣喜的将奖状贴在里屋墙的正中间。后来这张奖状在家中贴了数十年,而那也是兄妹俩唯一能在母亲念叨中争辩的见证。“妈,我记得我哥得过一张奖状”对吧?母亲眼角一笑,嗯,是香港回归知识竞赛优秀个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