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城写字楼的空气,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粘稠感。
小爪盯着星云发来的那份“月度报告附加要求”,一个格式古怪的模板,要求调用特定历史数据,还“贴心”地附上了最新版“效能观测”插件v2.1.7的下载链接。
“将计就计…”小爪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眼中闪烁着。他点开那份名为“特定历史数据回溯调用清单(优化版).xlsx”的模板,手指在键盘上翻飞,灵感喷泉被强行榨取,化作冰冷的算计。
在模板的页脚注释栏,用最小号灰色字体,嵌入了一段看似无害的“数据校验公式”。公式的核心是一个嵌套了七层的IFERROR函数,表面功能是检查数据完整性,实则暗藏杀机——一旦检测到外部程序(特指“效能观测”插件)试图读取或修改此单元格,公式会立刻触发一个指向本地废弃端口的循环引用,瞬间锁死整个Excel进程,并弹出一个伪装成“系统错误”的提示框:“数据校验冲突!请检查源文件完整性或联系管理员(错误代码:0xGX7742_β)”。
这个错误代码,是他从实习生68654日志碎片里扒拉出来的仙女系事故品编号,纯粹是为了恶心可能查看日志的GFR&D技术员。
在几个关键的历史数据引用位置,他利用灵感喷泉伪造了几条看似合理、实则逻辑链条断裂的“幽灵数据”。他在旁边用极其专业的术语标注了“此数据源经多重交叉验证,置信度99.9%”,仿佛在说:信我,别查,查就是你的问题。
特意留出一个看似“未填写”的空白字段,命名为“潜在优化关联因子(待观测插件分析)”。这是留给星云那个“效能观测”插件的诱饵,就等着它上钩往里钻。
“嘉,我的坑挖好了,埋了雷,放了饵。”小爪在私聊里飞快打字,“你那边的‘噪音’准备得怎么样?”
B城那头,小嘉正对着“效能观测”插件的安装界面冷笑。她没急着装,而是先启动了【邮件黑洞】。
她调出公司服务器里几个半废弃的公共数据池(存放着历年团建照片备份、过期行政通知、测试环境垃圾日志等),利用邮件黑洞的“延迟发送”特性,开始疯狂地向一个虚拟的内部邮箱地址发送海量、无序、毫无价值的“数据包”。
这些数据包在发送瞬间被黑洞吞噬,并未真正发出,却在系统的数据传输层制造了持续不断的、低效的“背景噪音流”。
她刻意调整了噪音流的频率,使其频谱特征与即将安装的“效能观测”插件可能使用的监控信道有部分重叠。不求完全屏蔽,只求制造干扰,让监控信号变得“毛糙”。
在调用星云要求的那份特定历史数据时,她故意在几个关键节点插入短暂的延迟(约0.5秒),并在延迟后返回的数据中,混入少量由邮件黑洞随机生成的、符合格式但内容荒谬的“噪声数据”(例如,用户年龄字段出现负数,销售额精确到小数点后十位)。这些细微的异常混杂在庞大的正常数据流里,如同白纸上的几个不起眼墨点,专门用来消耗监控插件的分析算力,触发其“异常检测”的误报机制。
“搞定!爪,我这边的‘电子垃圾场’己经开足马力生产了,背景噪音嗡嗡响,就等那破插件进来吃灰!”小嘉回复,语气带着一丝恶作剧的快意。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当小爪和小嘉各自完成报告附加内容,并“顺从”地点击了“安装并运行效能观测插件v2.1.7”按钮的瞬间——
两人同时闭上眼,将全部心神沉入意识深处,启动了那个由废弃电路板和廉价芯片粗暴焊接而成的“章鱼哥”精神力采集器!
“嗡——!”
一股远比咖啡馆初试时更尖锐的撕裂感瞬间贯穿两人的大脑!
小爪眼前猛地一黑,视野边缘闪烁着诡异的彩色噪点,耳边是持续不断的嘶鸣(幻听),他甚至感觉身下的椅子在微微漂浮(现实感知错位)!小嘉则感觉鼻腔里涌上一股浓重的铁锈味(幻嗅),指尖冰凉麻木。
代价惨重!但箭在弦上!
两人用意念死死锁定那正在后台静默安装、试图接入报告文档和系统进程的“效能观测”插件。他们将“章鱼哥”输出的狂暴精神力,想象成两股无形的、带着强烈干扰波纹的数据流,如同高压水枪般,狠狠冲刷向插件试图建立的数据连接端口!
小爪负责高频段,模拟数据校验冲突的尖峰脉冲;小嘉负责低频段,模拟邮件黑洞制造的背景噪音洪流。两股力量在虚拟的数据层面疯狂搅动,试图让插件的“手”伸不进文档,也抓不稳系统。
在全力干扰的同时,两人分出一丝极其微弱、如同游丝般的精神力触须,顺着星云插件建立连接时泄露的细微的系统级信号反馈,小心翼翼地“逆流而上”,目标首指星云本地处理核心的边缘日志缓存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