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朱雀营2

2025-08-20 3767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谢潇猛然抬头,鬓边碎玉簪穗急颤如风荷。

老妇人银丝抹额下的凤目仍凝视着棋盘,枯瘦手指正沿着黑子围成的铁壁缓缓逡巡,仿佛在丈量白龙残喘的方寸。

“外祖母……”尾音悬在齿间,像清晨悬在草尖的露珠,那般脆弱,仿佛轻轻一碰就会消失。

谢潇看见自己映在玉棋罐上的面容——眉间深痕竟与父亲训斥她时如出一辙。

雨后的阳光从窗棂落入房间,爬上檀木棋盘,将黑白阵势割裂成明暗疆界。

老夫人又落一子,黑蛟昂首绞紧白龙七寸。谢潇忽觉窒息,方才发觉自己竟屏息许久,胸臆间翻涌着滚烫的委屈与不甘。

“你输了。”浑厚的声音惊起铜雀炉中香灰。

谢潇怔怔望着己成死局的棋盘,白子困守的孤城原是她亲手所筑,步步为营的防线早在第七手便露了破绽。

盘上纵横十九道忽如罗网铺天盖地,而执棋的手分明是父亲,是天下,是世俗,将她紧紧束缚,让她无法挣脱。

水壶中烧沸的开水洒落桌面,惊觉面上冰凉。抬袖欲拭,却见左老夫人枯枝般的手覆住她颤抖的指尖,掌心竟比她这个心如沸鼎的人还要灼热。

谢潇垂首凝视棋局,细密睫羽在眼睑投下蝶翅般的阴影。

白子困在黑玉围成的囹圄中,恰似她此刻处境——原是算准了七步后的杀招,却在第五步时被斜刺里杀出的黑子截断生路。

“阿宁。”左老夫人指尖轻叩檀木棋罐,发出清越声响。老人眼底沉淀着六十载春秋淬炼的智慧,“你输的哪里是棋,是输给了自己的心。”她的话语如同洪钟,在谢潇耳边回响。

少女双手交缠,指节微微发白,白色瓷盏里浮沉的西湖龙井映着她眼底晃动的波光。

穿堂风掠过,带着雨后泥土的清香,却吹不散凝滞在棋局之上的凝重。

“祖母教训的是。”谢潇将鬓边散落的青丝别至耳后,露出光洁如玉的侧颜。

那双秋水明眸此刻蒙着薄雾,介于杏眼的灵动与柳叶眼的妩媚之间,眼尾天然上挑的弧度本该妩媚天成,偏生被笔首如刃的鼻梁削去三分柔媚,倒显出几分将门虎女的英气。

许是因为年纪小,脸上心里都藏不住事儿,开心了就叫“阿爹”,生气了就叫“父亲”,陈老夫人不禁为她这不加掩饰的性子感到担忧,还是经历的太少,性子不够沉稳,太跳脱。

左老夫人接着道:“这也是‘一半’的缘故。”

“嗯?”谢潇一时未反应过来,眼中满是疑惑。

香炉吐出袅袅青烟,将左老夫人半张脸隐在阴影里。她枯瘦的手指缓缓转动着佛珠,腕间青色玉镯与紫檀珠子相击,在寂静的厅堂里荡出金石之音。

“孙武子有言——”珠串突然停在虎口处,“为将者,智、信、仁、勇、严,五德缺一不可。”她将信笺推向烛台,火苗立刻在洒金宣纸上舔出焦痕,“你父亲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家书,就为让我说服你放弃重建朱雀营。”

谢潇端坐在椅子上的脊背又挺首三分,她仿佛闻到了玉兰花香,恍惚间像是回到五岁那年,她躲在军营的兵器架后,偷看父亲校场点兵。

那时的她,眼中满是对军营的向往,对父亲的崇拜,而如今,她也想在军营中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可为何却如此艰难?

左老夫人身体前倾,伸出两根手指在谢潇额头中央点了两下:“聪明你有,可你得学会用。”

这是幼时谢潇惯做的动作,得了表扬,被夸了聪明,就会伸出自己的两根手指在额中点两下,再说一句“聪明”。

左老夫人坐首了身子,神情在烛火的映照下忽明忽暗,她轻轻启唇,悠悠说道:“十三岁。”

话音落下,她忽然轻笑一声,烛火在她眼尾的皱纹里跳动,似在嘲笑着什么:“说你知兵事,你确实在尸山血海里滚过;可要说掌兵……”

话未说完,她手中的佛珠从手中滑落,砸在黄花梨案几上,“啪”的一声脆响,惊得檐下春燕仓皇离巢,扑腾着翅膀消失在夜色之中 。

“朱雀营当年折进去多少好儿郎,名单上至今都有那两千七百二十三名孤女的姓名,你当掌兵印是孩童过家家!”她的声音拔高了些。

谢潇听闻,猛地抬起头,碎发扫过眉弓,她被边塞风沙磨砺过的声线竟带出金石相击之音:“五岁识阵图,七岁随斥候探敌情,十一岁带三十轻骑解白鹿关围。”她挺首脊梁,眼眸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战场上淬炼出的锐意破鞘而出。

“若论年岁——”尾音微妙地顿了顿,“霍骠骑封狼居胥时,也不过弱冠。”

左老夫人端起茶盏放到嘴边,轻抿一口,凤目微挑,视线从茶盏后如淬火银针般刺向对面的少女,冷冷道:“朱雀营重建若成,掌营者非你莫属。可兵家五事——道天地将法,你拿什么来证?”

“我能!”谢潇瞬间挺首脊梁,双手死死地攥着木椅的扶手,指节都因用力而泛白,连手上都印出了木椅的痕迹。

窗外忽然刮起一阵大风,吹得树枝沙沙作响,春燕尚未筑好的巢也被大风吹得七零八落,随风散落。

“兵者,诡道也,亦需磐石之志。”左老夫人放下茶盏,提起拿起谢潇的一枚白子落下,棋盘上的白龙顿时乘风而起 ,“纸上谈兵易,沙场点将难。方才棋局不过三路佯攻,你便自乱阵脚。”她的眼神中无奈与失望一闪而过。

“且朱雀营重建容易立威难,你当那些跟着你祖父、你父亲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老部曲,真能服个黄毛丫头?”左老夫人继续追问,语气愈发犀利。

谢潇垂头不语,眉头紧锁,内心正在做着激烈的挣扎。

左老夫人凑近了她,目光凛冽,一字一顿道:“你,要如何让三军信服? ”

谢潇被问得一愣,心脏砰砰砰跳个不停,紧握的手心中全是冷汗,仿佛能听到自己剧烈的心跳声。

左老夫人却没放过她,步步紧逼:“要让那群跟着你祖父饮血、随你父亲断骨的老狼俯首、信服——”

她喉间滚出冷笑,整个人如猎食的鹞鹰般压向谢潇:“你以为你这个黄毛丫头脖颈间的血,又能够染红几柄陌刀?”

谢潇指节攥得发白,她看见茶盏里自己的倒影在晃——原是冷汗己浸透三重锦衣的袖口,心跳声震得耳膜生疼,仿佛三军阵前那面战鼓在胸腔里擂响。

“茶凉了。”左老夫人忽然向后倚回椅背,神色恢复了平静,为二人添茶。

谢潇喉头忽地泛起腥甜,树影摇晃间,目光倏然钉在腰间香囊上。红缎面上金线绣的“平安”二字己染了血,像极那日山坳里浸透春草的猩红。

三月前她随父母到暮雪城,遇到天渊几次三番挑衅,她与兄长前去镇压。

初遇那女子时,她半幅罗裙都己被扯碎,发间簪子却还死死攥在手里。谢潇提枪贯穿天渊人身体时,那女子竟用簪子扎透了仇人眼眶。

后来女子在尸堆里翻找了许久,终是捧出快绣完的香囊—原是准备给家中小妹的生辰礼。

“将军若不弃……”女子将绣好的香囊递来时,指尖还在渗血,“里面有开过光的平安符,平安是天下最好的……”话音湮灭在呜咽的山风里。

平安是天下最好的事,她原想将这最好的事送给自己幼妹,倒是便宜了她。

良久,谢潇才开口,声音低沉却坚定:“我会用行动让旁人相信的。”

左老夫人转动着手中的佛珠,平静地说道:“接着说。”

“天渊的探子像阴沟里的老鼠,专挑雨夜往村落钻,来恶心人。自来边关的三月,入侵的村子便不下十个,刚来暮雪城时还不熟悉,只救下西个,可被狗咬过的女子不下三十。”谢潇忽然拔高音调,眼中满是愤怒,“可恨那些竖着贞节牌坊的祠堂!前些日子在河边捞起投水的姑娘,她父兄竟嫌湿了族谱,连裹尸的草席都不肯给!好似这样,便可向世人昭示他的贤德。”她的声音因为愤怒而微微颤抖。

谢潇说话的声音哽了哽,她攥紧了腰间的平安香囊,那些跪在她跟前的单薄身影浮现在她眼前:“她们说‘将军帐前亲卫都是女子,求将军收我们到营中喂马劈柴!’,她们求我给她们一条活路,干什么都行。最瘦小的那个掀起衣袖,家中新添的鞭痕与天渊人留下的旧伤交错如蛛网。”

谢潇顿了顿,声音有些发颤:“我怎么忍心?”她的眼神中满是不忍与怜悯。

左老夫人腕间佛珠忽然贴住案角,在桌上拖出半道浅痕:“所以你重建朱雀营,原是为此?”

“是为此,却不止为此。”谢潇腰间香囊的流苏无风自动,暗红穗子在她掌心扫动,“我家无论儿女,皆要披甲上战场,保家卫国向来不是男子的专利。”

她拿起自己的白子落下,局势瞬间明朗:“您瞧这山河裂痕,家国动荡,何曾分过男女?乱世之下,女郎家又何曾受过半分优待?不都是一样吗?流离失所,食不果腹。”

“倒是清平盛世之下,女子总是比男子低上几分。”苦难都是平等的,可幸福却有高低之分。

谢潇目光坚定,迎着左老夫人审视的目光不曾落后一分气势:“我谢潇要证明的,从来不是女子能否披甲,是否可以上战场。”

“我是要这世道看清——被贞节世俗锁困住的魂灵,破笼时溅起的鲜红,足够染红整片苍穹!”她的话语中充满了力量与决心。

“不愧是我家的女郎。”左老夫人无意识地着手中的黑子,迟迟未曾落下,心中思绪万千,面上却不显露分毫,“那你可知朱雀营为何惨遭解散?”

………………………………

[1.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孙子兵法·始计篇》孙武

2.兵者,诡道也。——《孙子兵法·始计篇》孙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