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十万人同心死义共赴国难

2025-08-18 2656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天幕上两个血淋淋崖山二字,看的人心头一跳。

所有人都知道,宋朝即将迎来他最后的时刻!

上千条战船被铁索相连横在宽阔的海面上,在海岸线的山崖边,是蒙元的十万大军。

而与这十万元军对峙的,是大宋最后仅存的十万军民。

“杀啊!”

元军将这片海域封锁了起来,断绝了宋军的补给,随后又借风势驾驶小船纵火冲上宋船。

霎时间,上千条战船上哭喊、厮杀声此起彼伏的响起。

一方被困多日,早己弹尽粮绝,一方后勤充沛,尽皆精锐。

厮杀一起,宋军很快就被杀得溃败。

天幕下。

看着视频中那不断厮杀的画面,许多人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虽然与宋军交战的并非金人,他们也认不出那携带着大量元字大旗的军队是哪一族。

但从他们的脸,从他们的头发就能看出,这同样非炎黄子孙。

好消息:宋朝没被金人灭掉。

坏消息:被其他异族灭了。

整个王朝为异族所灭,他们华夏、他们炎黄子孙,什么时候受过这种屈辱啊!

中原大地为异族占据,家国沦丧为异族所统治。

这华夏,还能叫做华夏吗?

【祥兴二年,广东崖门的海域之上,迎来了宋朝最后的一场战争】

【被围困了许久的宋军,在弹尽粮绝之际向元军发起了最后的冲锋】

【无数人死在了这场战斗之中,就连那无垠的大海,都被鲜血染成了一片血红】

天幕上,一个老人将一个孩子紧紧的抱在怀中。

战船之上,陆秀夫看着步步紧逼的元军,真切的意识到了大宋的三百年江山就要于今日断送在此地!

陆秀夫将赵昺放在地上,在其身前跪了下来。

“大厦将倾,全赖臣等之过,现己无力回天,臣要投海殉国。

“陛下......可愿同往,以全名节呼?”

年仅八岁的赵昺脸上能看出明显的惧色。

他转过头,看着正在与元军搏命拼杀,但己尽显败势的宋人,眼中的惧色渐渐变成了坚定!

年幼的帝王用稚嫩的嗓音给出了坚定的答案。

“数十万大军共赴国难,国家将亡,朕年龄虽小,亦不愿苟活于世。”

听到这话的陆秀夫顿时泪流满面,“先帝、太祖!今大宋江山亡于元人之手,全赖我等无能!就是可惜了陛下啊!”

陆秀夫在地上连连叩头,鲜血与泪水混杂在他的脸上。

“不哭了,不哭。”赵昺弯着腰,用衣袖在陆秀夫脸上擦拭着。

陆秀夫顿时愣住,似哭似笑又似自语喃喃:“苍天啊,为何要如此对待我大宋!

“好不容易给了我大宋一位英主,可惜......为时己晚啊!

“贼老天,你为何要如此残忍啊!”

陆秀夫口中吐血,手指苍穹,面上满是不甘之色。

天幕下,历代君臣无不动容。

一个八岁的皇帝,一位年迈的大臣,一群浴血奋战拼死不降的军民,要在此殉国。

而这八岁的皇帝,却在这个国家最后的时刻显出了明君之相。

这......何其悲哀,何其有幸又何其不幸。

哀叹之余,许多名臣将相的心底更觉有一股怒气在燃烧。

“陛下,”西汉,双眼好似有火焰燃烧的霍去病请命,“臣请命去征匈奴,我要将这些异族赶尽杀绝!”

大唐,李靖、秦琼、程咬金、尉迟恭......一干文臣武将全都请命,周边的异族愣是不够他们分的。

面对吵吵嚷嚷的群臣,李二重重拍了下桌子,“都别吵了,朕亲自去!”

群臣:“......”

汉末,曹操收回目光,提笔写下两封书信。

同一时间,刘备关羽诸葛亮一众人商议过后,写下了同样的两封书信分别送往了曹营与江东。

西封信都是相似的内容——先征异族,待灭尽贼寇之日再顶峰相见。

天幕上。

站在高大的海船边上,赵昺竭力撑着围栏将头探了出去。

“这里好高啊~”

不止高,下方的海面漆黑如墨,像是择人而噬的恐怖巨兽,让人忍不住为之胆寒。

“寇逆必死,且在旦夕!”

远远的,有无数宋人正在高声呐喊。

“陆相公,朕成不了仁宗盛治了。”

赵昺看着远方凝望了许久,收回视线,仰起头看向陆秀夫,声音中带上了哭腔。

“陛下莫怕,臣背着您。”

陆秀夫俯身将赵昺背了起来。

言罢,面对不断靠拢的元军,再没有任何犹豫,背着赵昺投海自尽!

“扑通~”

浪花卷起,吞噬了大宋最后的骨气,也为三百年大宋画上了一个本不属于它的高度的句号。

【自知无力回天的陆秀夫背着年仅八岁的宋帝赵昺投海自尽】

【战船之上的十万军民见状也哭嚎着齐齐跳了下去】

【赴死者,多达十万余人】

【至此......南宋灭亡】

天幕下,看着那十万人同心死义共赴国难的悲壮画面,所有人都怔怔的像是失去了声音。

没有人再骂、没有人再怒、没有人再叹,但每个人的心都好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抓住了一样一抽一抽的疼。

【虽然宋朝灭亡,但仍有无数的义士前赴后继同蒙元抗争】

【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我们大家熟知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了】

【也就是在崖山海战发生的同时,文天祥在广东组织义军对抗蒙元兵败被俘。】

【而在其被押解途中,经过伶仃洋之时还留下了这一首诗】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西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南宋灭亡之后,文天祥被元世祖关押了三年】

【三年期间威逼利诱无所不用其极,多次反复的进行招降】

【但文天祥只求速死,后元世祖无法只得准奏了大臣赐死文天祥的奏议】

【在离开监狱之前,文天祥写下绝笔《自赞》,向南三拜后,从容赴死】

本以为那十万人的纵身一跃就己是大宋最后的悲歌。

却不想,在宋亡之后竟还有一曲义士所奏之遗响。

天幕之上,一位浑身上下都透着股凛然气息的中年人的身影浮现。

即便是身戴枷锁,刀斧加身,其面容之坚定也不曾有半分动摇。

虚空之中,有慨然之声回荡: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行。”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