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在一起过的第一个年

2025-08-24 2133字 1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腊月二十八的清晨,窗台上的冰花还没化,穗初禾正趴在桌前给狐狸形状的红包描金边,手机就响了。屏幕上跳动的 “靳珩妈妈” 西个字让她愣了愣,接起时指尖还沾着点金色颜料的亮。

“小穗啊,” 电话那头的声音裹着笑意,混着隐约的剁馅声,“你爸妈刚才打电话来,说除夕(大年三十)让我们过去一起过年呢。”

穗初禾的心跳突然快了半拍,转身时撞翻了脚边的糖罐,茉莉味的硬糖滚了一地。“真、真的吗?” 她蹲下去捡糖,指尖捏着颗印着小狐狸的糖纸,“我妈没跟我说呀。”

“你妈说想给你们个惊喜,” 靳珩妈妈的笑声透过听筒漫过来,“让小珩那天早点去帮忙贴春联,说你爸买了副带狐狸图案的,非要让懂画画的小穗来贴才好看。”

挂了电话,穗初禾看着镜子里红扑扑的脸,突然想起上次去靳家吃饭时,妈妈偷偷拉着她说 “小珩这孩子实诚,除夕叫上他们一家吧”。当时她还红着脸摆手,没想到爸妈真的把邀请说出口了。

除夕前两天,靳珩拎着两大袋年货出现在楼下。腊肉挂在胳膊上晃悠,手里还抱着箱橘子,帆布包拉链没拉好,露出半盒包装精致的茉莉花糖。“哝,你爱吃的味道,” 他把糖塞给她时,耳尖红得像春联的朱砂,“还有这些,都是我爸单位发的,说让叔叔阿姨尝尝。”

进了门,穗爸爸正踩着梯子贴福字,见他来就往下喊:“小珩来得正好,帮我扶着点梯子,这福字总贴不正。” 靳珩赶紧放下东西跑过去,掌心扶着梯子的木纹,听穗爸爸念叨 “讲究左高右低,跟你们打球的站位似的”。

厨房早就飘起了香味。穗妈妈和靳珩妈妈围着围裙在灶台前忙碌,炸丸子的油花溅在瓷砖上,像撒了把碎金。“小穗快来尝尝,” 靳珩妈妈举着刚炸好的藕盒,“你阿姨说这是你爱吃的脆口的,特意少放了面粉。”

穗初禾咬了一口,酥脆的外皮混着肉馅的香,烫得首呼气。靳珩在旁边递过温水,指尖碰在杯沿上:“慢点吃,锅里还多着呢。” 他的目光落在她沾着油星的唇角,像上次在手工坊看她吃糖葫芦时那样,带着点藏不住的温柔。

贴春联时,靳珩搬来两张椅子叠在一起,穗初禾站在上面才够到门框顶。他扶着她的脚踝,掌心的温度透过棉袜传过来:“小心点,别晃。” 红底黑字的春联在风里轻轻晃,狐狸图案的边角被穗初禾用指尖抚平,“你看这狐狸的尾巴,跟你刻在戒指上的那个一样翘。”

“那是,” 靳珩仰头看她,睫毛上沾着点金粉 —— 刚才贴窗花时蹭到的,“我跟我妈说就要这种,她说我净瞎讲究。”

除夕那天,太阳还没下山,两家的人就凑到了一起。靳爸爸带来瓶珍藏的白酒,跟穗爸爸坐在沙发上碰杯,聊的话题从篮球赛到菜市场的价格,笑声震得茶几上的糖果盒都在颤。两个妈妈在厨房包饺子,穗初禾负责擀皮,靳珩笨手笨脚地学着包,结果馅放太多,饺子肚鼓鼓的像只小元宝。

“你看你包的这啥,” 穗妈妈笑着拍他手背,“跟小珩打球似的,总爱使劲。” 靳珩嘿嘿笑着重新包,这次却把皮捏成了歪歪扭扭的形状,穗初禾在旁边画了只小狼贴上去:“这样就认得出是你包的了。”

暮色降临时,窗外的鞭炮声渐渐密起来。客厅的灯换成了暖黄的光球,照得每个人的脸都泛着红。餐桌被摆满了菜,红烧鱼的油光映在玻璃杯上,蒸碗里的扣肉颤巍巍的,还有盘炸得金黄的丸子,是靳珩妈妈特意多炸的脆口款。

“来来来,干杯!” 穗爸爸举起酒杯,酒液在杯里晃出涟漪,“祝孩子们新的一年顺顺利利,也祝我们两家人像这丸子似的,团团圆圆!” 玻璃杯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靳珩悄悄往穗初禾碗里夹了个藕盒,正是她爱吃的带脆边的那种。

吃饺子时,穗妈妈突然说:“这里面有两个包了硬币的,谁吃到谁来年有福气。” 话音刚落,靳珩就 “哎哟” 一声,吐出枚亮闪闪的硬币。他刚要放进兜里,被穗初禾一把抢过去:“给我沾沾福气。” 指尖捏着硬币碰了碰他的银戒,冰凉的金属混着他的体温,像个小小的符咒。

春晚开始时,大家挤在沙发上看节目。小品演到搞笑处,靳珩妈妈笑得首拍大腿,手里的瓜子壳掉在穗初禾的绒毛拖鞋上。靳珩悄悄帮她拂掉,手指勾了勾她的小指,像在玩小时候的勾手指游戏。

零点的钟声敲响前,穗爸爸搬来一大捆烟花。在楼下空地上点燃时,绚烂的光炸开在夜空,把每个人的脸都照得忽明忽暗。靳珩突然握住穗初禾的手,银戒在烟花的光里闪着亮:“新年快乐,阿禾。”

“新年快乐,靳珩。” 她抬头看他,他的睫毛上沾着点烟火的碎屑,像落了星星。周围的喧闹仿佛都远了,只剩下两人交握的手上,银戒相碰的轻响,混着烟花绽放的声音,像首只有彼此能听见的歌。

回到家时,穗初禾的口袋里鼓鼓囊囊的。除了那枚硬币,还有颗靳珩塞给她的糖,茉莉花味的,是他们第一次一起过年的味道。手机在兜里震动,是靳珩发来的消息:“我妈说让你明天来吃剩饺子,说你包的那个狐狸形状的,她特意留着呢。”

她笑着回复 “好”,窗外的烟花还在断续地绽放,把夜空染成彩色。这个除夕,因为两家人的热闹,因为指尖的温度,因为那枚带着彼此体温的银戒,变得格外温暖。就像春联上的狐狸和狼,终于在红底黑字的时光里,紧紧挨在了一起,往后的每一个年,都要这样热热闹闹地过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