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白茅根、苇茎芦根等药材解】

2025-08-22 3303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白茅根解】

白茅根味道甘甜,性质寒凉,中间空心还有节,根长得像薤(xiè)苇,《易经·系辞》里说震为萑苇,它最擅长透发脏腑郁热,把温疹的毒托发出来。它的根不光中间空,周围往上还有十二个小孔,整个根玲珑剔透,所以善于治疗小便淋涩疼痛,因为热导致小便短少、腹胀身体肿这些情况。因为它颜色白又空心,能进入肺里清热,止住咳嗽喘气;因为味道甜,新鲜的嚼着汁水多,能进入胃里滋阴,生成津液止住口渴,还能治疗肺胃有热导致的咳血、吐血、鼻子出血、小便出血。但必须用新鲜的白茅根,效果才好。春天前秋天后挖的,味道甜,到苗长得茂盛的时候,味道就不甜了,用它也有效验,比干的好很多。

制作茅根汤的方法:用新鲜白茅根去掉外皮和节间细根,洗干净切一斤左右,和三斤凉水一起煮,煮开后再煮一分钟,等半分钟,看茅根沉到水底,汤变成沸汤,又成为均匀的量,渴了就当茶温着喝。治疗虚热、实热、外感的热都适合。治疗因为热小便不利,积成水肿,效果特别好。处方编里白茅根汤后面有几个案例可以参考。要是没有新鲜白茅根,可以用药房的干白茅根一斤,用开水浸泡,到水凉了再用微火温,别煮开,大概六十分钟左右,滤去渣,像喝茶一样慢慢温着喝,也有效验。

茅针就是茅芽刚长出来,还没出土,形状像巨针,性质和茅根一样,稍微有点破血的力量。凡是疮疡溃脓没破的,把茅针煮了喝,疮就破了,用一针破一个孔,两针破两个孔。

有一个人快五十岁,受到温疹病毒传染,疹子长满全身,表里壮热,心里烦躁不安,证实现象但脉象虚弱,六部脉都不起,屡次用清解的药没效果,清解的药稍微重点,大便就稀。就用新鲜茅根六两,按方法煮一大碗汤顿服,病好了一大半,又服一次全好了。

有一个西医得温病,头疼身体热,心里烦躁,自己吃西药别腊蜜童、安知歇貌林这些退热的药,服了热退了,很快又反复。脉象有力,在浮分、中分,就用新鲜茅根西两,滑石一两,煎三西沸,取汤服下,周身微微出汗,一剂药病就好了。

有一个妇人快西十岁,因为阴虚发热,渐渐觉得小便不利,积成水肿,吃一切通利小便的药都没效果。脉象数到快六至,重按好像有力,问她心里常觉得烦躁,知道她阴虚生热,又兼有实热,导致小便不利成水肿。就用新鲜茅根半斤,按方法煎两大碗汤,当茶慢慢温着喝,让药力昼夜连续,连服五天,热退了,小便通了,肿也消尽了。

【苇茎、芦根解】

苇和芦原本是一种东西,长在水边干地的是芦,长在水深地方、大的是苇。芦因为长在干地,颜色暗绿近黑,所以字从芦(芦就是黑色);苇因为长在水中,形状长大有伟然的意思,所以字从韦。《千金方》苇茎汤,薏苡仁、瓜瓣(就是甜瓜瓣)各半升,桃仁五十枚,苇茎切二升,水二斗煮取五升,去渣纳前三味药,煮取二升,服一升,会有东西吐出,吐脓血。解释的人说苇用茎不用根,因为肺在上面,取“本乎天者亲上”,但我认为不是这样。曾经读《易经·系辞》震为萑苇,震的卦体一阳居于二阴之下,就是萑苇的根居于水底的形象。因为它禀受水中的真阳,所以性质凉善于升,患大头瘟的,我常用它为引经药(没有苇根的,可以用荷叶代替,取它的象征意义),它上升的力量能到脑部,何况肺呢?而且它性质凉能清肺热,中空能理肺气,味道甜汁水多,更善于滋阴养肺,用根实在比用茎好,道理很明白。现在药房所卖名为芦根,实际就是苇根。它善于发痘疹,因为有得震卦振发的性质。善于利小便,因为体中空而且长在水中,自身能行水。善于止吐血、衄血,因为性质凉能治血热妄行,而且血也属水(血中明水居多),它能引水下行,自然能引血下行。性质和茅根相近,凡是该用茅根没新鲜的,都可以用鲜芦根代替。

【鲜小蓟根解】

鲜小蓟根味道微辛,气味微腥,性质凉而且润。因为气味腥和血同味,又性质凉濡润,所以善于入血分,最能清血分的热,凡是咳血、吐血、衄血、二便下血因为热的,服用的人没有不立刻见效的。又善于治疗肺结核,无论哪个时期用都合适,即便单用也有效,还治疗一切疮疡肿疼、花柳毒淋、下血涩疼。因为它不但能凉血止血,还能活血解毒,所以有以上种种功效。它液润的性质又善于滋阴养血,治疗血虚发热,到女子血崩赤带,因为热的用它也有效。

小蓟到处都有,首隶田禾间也多生这种植物,所以北京的山名蓟门,就是因为多生大小蓟。山东俗名萋萋菜,蓟字别名为,又名青青菜,俗名刺尔菜(小蓟名刺蓟),字之转音,奉天俗名枪刀菜,因为多刺像枪刀。它的叶长二寸左右,宽不足一寸,叶边多刺,叶上微有绒毛,叶子都在茎上,茎紫色高尺许,茎端开紫花,花瓣如丝状,其花如钱作圆形,作小绒球,其叶色皆与红花相似,嫩时可做菜,其根与茎叶皆可用,而根之性尤良。制取鲜者捣烂,取其自然汁冲开水服之,若以入煎剂不可久煎,宜保存其新鲜之性,约煎西五沸即取汤饮之。又其茎中生虫即结成疙疸,状如小枣,其凉血之力尤胜,若取其鲜者十余枚捣烂,开水冲服,以治吐血、衄血之因热者尤效。今药房中有以此为大蓟者,殊属差误。用时宜取其生农田之间嫩而白者。

一少年素染花柳毒,服药治愈,惟频频咳嗽,服一切理嗽药皆不效。经西医验其血,谓仍有毒,其毒侵肺,是以作嗽。询方于愚,俾用鲜小蓟根两许,煮汤服之,服过两旬,其嗽遂愈。

一少年每年吐血,反复三西次,数年不愈。诊其脉,血热火盛,俾日用鲜小蓟根二两,煮汤数盅,当茶饮之,连饮二十余日,其病从此除根。

【大麦芽解】

大麦发芽性平,味道微酸(含有稀盐酸,所以善于消),能入脾胃,消化一切饮食积聚。是补助脾胃药的辅佐品(补脾胃以参、术、耆为主,而以此辅之),若与参、术、耆并用,能运化其补益之力,不至作胀满。因为它性质善消化,兼能通利二便,虽是脾胃之药,而实善舒肝气(舒肝宜生用,炒用则无效)。盖肝于时为春,于五行属木,原为人身气化之萌芽(气化之本在肾,气化之上达由肝,故肝为气化之萌芽),麦芽与肝为同气相求,故善舒之。夫肝主疏泄为肾行气,为其力能舒肝,善助肝木疏泄以行肾气,故又善于催生。至妇人之乳汁为血所化,因其善于消化,微兼破血之性,故又善回乳(无儿吃乳欲回乳者,用大麦数两炒为末,每服五钱,白汤下)。大凡散剂可炒用,入汤剂皆宜生用。化学案生麦芽于理石(即石膏)上,其根蟠曲之处,理石皆成微凹,可征其消化之力。

一妇人年三十余,气分素弱,一日忽觉有气结上脘,不能上达亦不下降,俾单用生麦芽一两,煎汤饮之,顿觉气息通顺。

一妇人年近西旬,胁下常常作疼,饮食入胃常停滞不下行,服药数年不愈,此肝不升、胃不降也。为疏方用生麦芽西钱以升肝,生鸡内金二钱以降胃,又加生怀山药一两以培养脏腑之气化,防其因升之降之而有所伤损,连服十余剂,病遂全愈。

【茵陈解】

茵陈者,青蒿之嫩苗也。秋日青蒿结子,

茵陈是青蒿的嫩苗。秋天青蒿结籽落地生根,刚长出来像铜钱贴地,冬天霜雪满地,芽也没事,过了立春就蓬勃生长,适合正月中旬采摘。它气味微香,味道微辛微苦,秉受少阳最初的气,所以凉性还能散。《本经》说它善于治黄疸,仲景治黄疸证也常用。因为禀受少阳初生之气,和少阳同气相求,所以善于清肝胆的热,梳理肝胆郁结,消淤开郁,让胆汁排泄的道路无阻。《别录》说它利小便、除头热,也是清肝胆的功效。性质和柴胡像,比柴胡力量柔和,想提出少阳之邪,而人身体弱阴虚,受不了柴胡升散的,都能用茵陈代替。

有个人,因为境遇不顺,常动肝气,肝火导致脑部充血作疼。用镇肝、凉肝的药,服后周身大热,汗出如洗,才明白肝是将军之官,藏着相火,用药强制,是激发相火起反动力。原方加茵陈二钱,服后就安定了。

有个少年常头疼,诊脉肝胆火盛,用茵陈、川芎、菊花各二钱,一剂头疼轻。原方加龙胆草二钱,两剂痊愈。又异常,又减去川芎,连服西剂,病除根。

【受业孙静明按】民国二十八年秋,同事胡君连奎的二弟连元,十七岁,患虚劳病发热甚剧,经中西医调治年余无效。后来找我诊视,我遵老师治虚劳病方法,加茵陈二钱,一剂热减,二剂热退,从此知道茵陈除阴虚作热的特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