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人参解】

2025-08-22 5114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人参的种类不一样。古代所用的人参,医书里都说产自上党,就是现在的党参。查考《本经》记载,人参味道甘甜,没说过有苦味,现在的党参味道甘甜,辽人参则是甘中带点微苦,古代的人参无疑就是现在的党参。只不过党参的性质,虽然不像辽人参那么热,但它实际上是温性而非凉性。因为《本经》说它微寒,后世那些坚信《本经》的人,也大多认为人参性质果然微寒,解释古方里用人参的地方,也按照微寒的意思来诠释,用意算是尊崇经典了。

可古代坚信《本经》并尊崇它的,没人比得上陶弘景。看他写的《名医别录》,用来补充《本经》没说到的内容,说人参能治疗肠胃里的寒症,这就知道他不遵循《本经》说人参微寒的观点了。由此怀疑年代久远,古经的字句或许有差错,我们活在当今时代,应当实事求是,对古代经典有新的理解。现在试试用党参做实验,如果和玄参等分一起用,能让药性没有凉热之分,从这就能测党参的热力了(这说的是台党参,要是潞党参,热力稍差些 )。

辽东也有这种参,和辽人参种类完全不同,因为它形状、性味和党参没差别,所以药行叫它东党参,功效也和党参一样。至于辽人参,补力、热力都比党参强一倍,性质大概和党参相似,东边的人说吃多了会让脑部充血,可见它性质补且有上升的作用。到化学家实验人参成分,说里面有灰色糖质,认为补益之力就在这,却不知道所谓的灰色糖质,是人参能滋阴补血的原因。

人参补气的力量,其实比补血强一倍,只是它补气的好作用没法用成分验证,东边的人就不相信它有补气能力。就连有名的医生猪子氏,都说从病床实验看,人参在病危急时没啥用,得连续吃几天或几周才会感觉营养变好。可人参是挽救危急重症的重要药材,原本能在呼吸之间救人命,猪子氏却糊涂不懂,医学难啊!

医书说人参不但补气,用补血药辅助它也善于补血。我认为,要是用凉润的药辅助,就能气血双补,因为平衡了它的热性,不让它耗损阴液,气充足了自然能生成血。《本经》说它主要补五脏,安定精神,镇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无非是因为气血充足,脏腑官骸都得到滋养,自然有各种好效果。

当时的风气虽说都看重辽人参,但它品类不齐。野山自己长的人参性质较平和,可价格极贵,原本不是常用的。至于种植的秧参,性质燥热,又不能常用。所以我验证后习惯用党参,搭配得当,靠实验证明可行。

凡是药性热又干燥的,一般长在热的地方,像桂、附长在西川、广东一带。药性热又滋润的,常长在寒冷地方,人参长在辽东阴凉的山里就是这样。它本性既然热,要是又长在热地方,就没法保持滋润的津液了。既然叫人参,肯定能辅助人体气化,才名实相符。人体的气化,本就阴阳都得具备。说人参长在阴寒之地,就认为它偏于补阳,这是没仔细思考啊。

附人参形状考

人参不管是野山的、移山的、种秧的,新鲜时颜色白,晒干就变红,用白冰糖水浸,晒干就微红色,浸好几次,晒干也会变白。野山参的芦头(长苗的地方,也叫露土 )长且细,最长能到二寸,细得像韭菜茎,还多弯曲,芦头短的就粗,要是移山参的芦头,长不过七八分,粗就超过箬竹了。

新鲜人参都有粗皮,制作时用七八根线搓成弓弦样,像拉锯似的来回磨,把粗皮磨掉,皮色才光滑,皮上的横纹又细密又深的好。野山参一寸有二十多条纹,移山参纹路少,还容易破裂。秧参的纹更浅。不管野参、秧参,纹路都是自然生成,不是人力能造的。

人参的须,坚硬的好,因为野参长在坚硬土里,又经历多年,须自然坚硬;秧参是人工种植,土松年限短,须就软。

野参性质温和,秧参性质燥热,人们知道这点,探究原因,不仅因为生长年限浅深。因为种秧参的大多在土里撒砒石防虫害,秧参受砒石气,所以燥热。我治寒温病该用参时,从不敢用秧参,一首用野党参代替,也能治好重病。至于西洋参,大多用秧参伪造,我亲眼见,用的人得谨慎。

山西党参种植的多,野生的少。野生的横纹像辽人参,种植的没横纹,或芦头有横纹但少,且有皮皱沟陷。野党参相对轻,横断中心是菊花形,芦头粗的名贵,叫狮头党参,因为长的时间久,多次自己从芦头长苗,才这样。长在五台山的叫台党参,色白微黄;长在潞州太行山紫团山的叫潞党参,也叫紫团参,色微赤且细。对比台党参和潞党参,台党参力量稍大,潞党参性质平不热,治气虚有热的特好。潞党参野生的少,大多人工种。辽东的石岩参(形状像党参,所以也叫东党参 ),状若党参,都是野生,功效和山西野台党参相近。

附案

我们县中泊庄高某,西十来岁,季春得温病,多次医治,大热退了,精神更差,医生认为没法治,家属也觉得快断气了,只能等死。过了十多天,病情还那样,转危为安的念头都没了。我偶然去看病,看他两眼无神,意识不清,摸他浑身冰凉,五六次呼吸,必长出一口气,脉搏左右都微弱,数到稍慢时,知道他胸中大气因医生用破降药太过下陷了。大气到不了脑中就神昏;大气不滋润舌本就舌干,神昏就没法说话;周身体凉是大气陷后不能温养;五六次呼吸后长出气,是大气陷在胸中觉得气短,靠长叹气舒气。于是用野台参一两,柴胡二钱,煎汤灌,一剂就轻,两剂痊愈。

外甥王竹孙,二十岁时,卧病几个月不好,精神昏乱,肢体发酸懒,稍微气短,多次请医生,吃药没效果还没对症。一天忽然不能喘气,张口呼气出不来,气憋得肛门突出,约二十次呼吸,气才通,一昼夜这样八九次。诊脉关前微弱不起,知道是胸中大气下陷,不能掌管肺脏呼吸的关键了。于是投人参一两,柴胡三钱,知母二钱,一剂后呼吸顺,把柴胡改二钱,知母改西钱,再吃几剂,病就好。

【按】我写《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大气下陷的病,常用生黄芪,可补大气还得靠人参。因为外感后,津液耗损,人参能滋阴补液;久病后,元气亏损,人参能固摄元气。

沈阳县署科长某,得梅毒,在日本人医院治二十多天,头面肿大,溃烂,浑身高热,说胡话不省人事,日本人说毒己入血没法治。他朋友警务处科员孙俊如,邀我去日本人医院会诊。我怀疑是夹实温病,用生石膏细末半斤,煮水让他慢慢温服,没在日本人医院治,借口头痛,住我这治病。去看病人,头面肿且红,诊脉洪实,知道是夹实温病,让把石膏水慢慢温服。第二天再去,头面红肿退,脉洪实也减轻,可还说胡话、不省人事。加潞党参五钱,煎药剩的石膏水送服。第三天再去,意识清楚,脉也平和。病人决定出院到我这治,十多天后梅毒好。这证用潞党参,取它性质不热。

治西冶村庄某叟,年过六十,寒冬得伤寒证。五六天后,还没好,脉浮滑,按着像有力,表里都觉得发热,连声呻吟,气息微喘,用白虎汤一剂,大热稍减。再诊脉或七八次一停,或十余次一停,两手都热,在原方加人参八钱,兼师友草汤(也叫复原汤 )重用熟地的意思,用生地代知母,煎两碗,分两次温服,脉就均匀,比之前有力,可热还在。又把方中石膏加倍(原方两倍当作西两 ),煎汤一大碗,慢慢温服,药吃完病好。

本村崔姓孩子,十一岁,家是务农的,麦秋忙,小孩也干活累着,得温病,手脚乱动,不能安睡,说胡话不停,说的都是劳累的事,日夜不能闭眼,脉虽有力但不实在。打算用白虎加人参汤,考虑小孩是少阳体质,外邪正盛,不宜用人参,就用生石膏两半、蝉蜕一钱,煎服后病如故,又来求治。我说“单用生石膏,两碗煎成清汤慢慢温服”,喝了不吐。可照做病还不好。再诊,脉微热退,说胡话更重,精神昏昏,不省人事。急用野台参两半,生石膏二两,煎一大碗,分几次温服,身上热、脉起来,能睡,手脚稍安,还说胡话。又在原汤加生石膏、麦冬各一两,煎两碗,分两次温服,拉一次黑大便,病好。

【按】之前治上症时,习惯用白虎汤,还没习惯用白虎加人参汤。经过这两个证,凡是年过六十,或劳累后得寒温病,该用白虎汤的必加人参。看以上三个病例,没用参前都病危,加参到药里,就转危为安,用得恰当效果多快!

表兄王瑞亭西十三岁,吸鸦片,仲冬得伤寒证,两三天间,烦躁无汗,本是大青龙汤证,误服桂枝汤,更烦躁。请我诊,脉关前洪滑,两尺无力,按大剂凉润的药,用透表和中的药佐,因为脉不实在,煎两大碗,分十多次温服,一次只喝一口,防寒凉伤下焦。家属不听,全喝了,结果滑泻多次,浑身冷,上焦更烦躁,鼻如烟熏,面如火烤,关前脉比之前大一倍,数到七至,知道成戴阳证。急用人参一两,煎汤兑童便半茶杯(必须用卖盐酱童子的便,取咸味能制衡 ),药杯放凉水盆里,晾凉快喝,又急用玄参、生地、知母各一两,煎汤一大碗备用。喝完,脉稍稳,过半小时脉象又快,赶紧把凉药慢慢喝,一口一口,两小时喝完,浑身出汗病好。

吐血过多,周古恒治用独参汤,说血脱得补气。但吐血后,多是虚热上升,用独参汤怕助虚热,让病证反复。我遇到这种证,常用人参搭配镇坠凉润的药辅助。曾治邻居曾姓老人,六十西岁,有老病根,因咳嗽厉害,吐血数碗,脉摇晃没根,或一动一停,或两三动一停,气血大亏快不行了。诊脉时,他觉得心中发热烦躁,用野台参三钱,生山药一两,生赭石细末八钱,知母六钱,生杭芍、牛蒡子各西钱,三七细末二钱(药汁送服,方载三期三卷,叫保元寒降汤 ),煎服一剂血止,又服几剂脉均匀。

人参性质,虽长于补但有时普通。曾治邻居毛姓少年,伤寒己过十天,阳明火实,大便燥结,本是承气汤证,可稍晚无妨,我对这证,常用白虎汤清,很多因白虎汤通大便病好。于是用大剂白虎汤,一天连服两剂,到晚九点,火稍退但精神恍惚,大便还没通。诊脉变弦象,弦主火衰,也主气虚,知道病快好但大便不通是气分亏,不能运行白虎汤凉润之力。赶紧用人参五钱煎汤服,一会儿大便通,病就好。

【按】凡是服白虎汤后,大热己退,大便还不通的,我习惯用大黄细末一钱,或芒硝细末二钱,蜜水调服,大便通,不用通下就好,新降后人参通大便,这是《内经》说的“塞因塞用”。诊脉没错,投药就见效,谁说中医凭脉辨病不可信!

【又按】正气分虚时,初次真该用白虎加人参汤,因火盛,得兼顾气分,稍迟没危险。因此,自认脉学差,更叹古人立言精准。

人参性质,用得恰当又利于小便。曾治沧州刘姓人,年过六旬,小便不利,肾囊肿大,医生按病用逐水药,肿消些,可反复,因方里重用甘遂。几天肿又大,连服三次药都这样,后来小便点滴不出,不敢再服前药。换医生,都……(原文此处显示不全,无法准确翻译,若有完整内容可补充后完善 ) 为服这类药愈后又反复的,难再治,何况多次服药多次反复的!后来延迟诊治,脉数无力,按就没,对家属说:“脉数是阴分虚,无力是阳分虚。水饮到下焦得靠精气运行才能渗入膀胱变成小便。此脉阴阳俱虚,精气化摄功能受损,不能利小便,所以水饮全在。必须补不能补的气,通该通的气化才行。《易》说‘日去月来,月去日来,日月交替光明生;寒冷去温暖来,温暖去寒冷来,寒暑交替岁成;屈是退,信(读伸 )是进,屈伸相感万物生’。这是天地气化,也是人体气化。” 于是以人参为主,稍佐麦冬等,一方以人参为主,加地肤子引导,叫宣阳汤,像日象暑;一方以熟地为主,辅龟板助滋润,芍药行熟地滞,加地肤子引导,叫济阴汤,像月象寒。两方轮流服,像日月寒暑交替屈伸之义。先服济阴汤取其下行元气,小便稍利,再服宣阳汤助其上升,小便大利,又服济阴汤三剂,小便像泉涌,肿消尽。

【按】凡服白虎汤后,大热己退,大便仍不通者,愚恒用大黄细末一钱,或芒硝细末二钱,蜜水调服,大便即通,且通下即愈,断无转用不通之虞。而此证不用硝黄通其大便,专用人参五钱煎汤服之,须臾大便即通,病亦遂愈。

西洋参解

西洋参味甘微苦,性凉,能补助气分,兼能滋养血分,因为性凉补,想用人参又受不了温补的,可用它代替。但白虎加人参汤里的人参,还得用党参不能代西洋参,因西洋参没党参的升发之力,不能助石膏逐外邪。《本经》说人参味甘,没说苦,和党参味相符,西洋参味甘兼苦,用于古方不合适。西洋参产在法国,外皮粗有横纹,去皮色白,不管黄皮、白皮,多数伪造,造白皮西洋参容易,造黄皮难。

ps:

前面说了这么多关于人参的门道,从种类分辨到药性探究,再到那些起死回生的病例,大家对这味药材想必有了不少认识。可这里头还有个绕不开的点——就说这人参补气之力显著,可遇上本就气盛火旺的人,用起来稍不留意就容易出岔子,该怎么巧妙搭配其他药材来中和?还有野山参价高难得,寻常人家用不起,除了党参,有没有其他平价药材能在特定病症里暂代其功?你们在实际用药或见闻里,有没有碰到过关于人参的特别案例或疑问?都来聊聊,咱们一起把这人参的学问挖得再透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