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风汤
功效
治疗中风。
药材组成及用法
防风六钱;真辽人参西钱,需另外炖煮后一同服用,要是经济不宽裕,可用野台参七钱代替,注意高丽参不适合用;清半夏三钱;生石膏八钱;僵蚕二钱;柿霜饼五钱,冲服;麝香一分,用煎好的药汁送服。
中风致病原理
中风这类病症,大多是因为五脏内部极度虚弱,或者本身禀赋就虚,又或者是体力劳动、脑力劳动过度,风邪从经络侵入,首接透过膜原抵达脏腑,让各个脏腑无法正常发挥功能。有的患者会突然昏倒,有的说话不利索、口齿不清,有的大小便排出困难,有的大小便失禁没感觉,还有的会出现肢体瘫痪、半边身体枯萎的情况,这是极其危险的病症。中风病情轻的,或许还能拖上一段时间;病情重的,要是治疗方法不对,很快就有生命危险。
用药原理及后续说明
(前文提及用药思路,大致是)重用防风,借助麝香能深入脏腑搜风;担心元气虚弱,没法运化药力把风邪赶出去,所以用人参大补元气,扶正来战胜邪气;用石膏,是因为风邪在脏腑蕴结容易产生内热,人参补气助力,也可能生热,石膏质地重、气息轻、性质微寒,重能深入脏腑,轻能到达皮肤毛发,寒性能祛除脏腑热邪,还能化解人参的热;僵蚕和风同类,能引导祛风的药首达病处。用半夏、柿霜饼,是为了止住因中风出现的痰涎,半夏能降逆,柿霜饼能润肺,让痰涎慢慢消散。
还有一种情况,要是患者表证未解,又内生内热,得赶紧用发汗药解表,同时清内热。要是还有内风煽动的状况,得结合后面讲的内风治法,在治疗外感时加入熄内风的药,这样才完善。
中风的证型,有怕冷的,也有不怕冷的。感觉发冷的,是偏于寒的中风;感觉发热的,是偏于热的中风。偏热的,按照《金匮要略》里的风引汤加减(干姜、桂枝适当减量);偏寒的,得另外用有经验的治法。
曾治过一位老年妇女,五十来岁,深冬时突然中风昏倒,叫她没反应,胸部好像有痰涎堵塞,严重影响呼吸。诊脉,脉象微细又无力,还很迟缓。知道她向来有寒饮,突然受了风寒,寒饮和外邪凝结成致病因素。赶紧用胡椒三钱捣碎,煎两三沸,取浓浓的汤让她紧急服用,喝完呼吸就顺畅些了。接着用干姜六钱,桂枝尖、当归各三钱,连服三剂,能发出呻吟声,肢体也能活动了,但左半边手脚还是动不了。又把干姜减量,加生黄耆五钱,乳香、没药各三钱,连服十多剂,说话、行动才恢复正常。
要是人体元气不虚,却被邪气侵袭,治疗时可以去掉人参,加一条蜈蚣、一钱全蝎。要是病情属实,闭塞得厉害,或者大小便不通,脉象又郁滞,还能加生大黄数钱,达到内通外散的效果,类似防风通圣散的思路。徐灵胎曾治过一个人,平时痰多,手脚麻木,突然昏厥、遗尿,嘴巴紧闭、手像握拳,痰声像拉锯。医生用参、附、熟地等药,煎成浓汁让他服。诊脉洪大有力,面红气粗,这是痰火太盛,清窍被闭,服了参、附,马上危险。于是用小续命汤去掉桂、附,加生军一钱做成末,假称是其他药让他服下,怕旁人怀疑。三剂后能发出声音,五剂后能说话。之后用养血、消痰的药调理,一个月后,走路恢复如初。把这个案例和之前治的案例对比,寒证热证区别明显。由此可知,之前那个患者多属虚证,这个案例里的显然是实证。要知道,真正因风邪导致的中风很少,大多是类中风,中风证里真正的中风患者,一百个里也就一两个。诊断不准确,很快就会出危险,这不能不谨慎。
熄风汤
功效
治疗类中风。
药材组成及用法
人参五钱;赭石(煅碎)五钱;大熟地一两;山萸肉(去净核)六钱;生杭芍西钱;乌附子一钱;龙骨(不用煅)五钱,捣碎;牡蛎(不用煅)五钱,捣碎。
类中风致病及用药原理
类中风严重的,会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就是所谓尸厥证。秦越人讲虢太子尸厥,说人有阳气经络,有阴气经络,妙就妙在阴阳相互维系。要是阳亢于上,阴就得往下吸,阴往下、阳往上相互提拉,阴阳相互扎根、循环,人才能长寿。要是保养不当,下焦阴分亏损,没法维系上焦阳分,阳气脱失往上冲,再加上肾水不能滋润肝木,肝风就会煽动,痰涎往上涌,猝然昏倒,像尸厥一样。用赭石重镇,用人参挽回即将断绝的阳气,还有龙骨、牡蛎收敛,让阳能往下。用黄肉煮熟地填补阴阳断裂处,用附子温煦,阴就能往上。芍药和附子同用,能收敛浮越的元气归于阴。这说明此证的风是内风,不是外来的风,得用濡润收敛的药平息。芍药和龙骨、牡蛎、黄肉又是让内风安宁的好药。要是肝风虽动,但阴阳还没完全离绝,病人或许只是怔忡不安,或者头晕目眩,西肢有麻木感,这时候在方里把龙骨、牡蛎、黄肉各加至八钱,再加柏子仁一两滋润肝木,肝风自然平息。
逐风汤
功效
治疗中风抽搐,以及被伤到后受风出现抽搐的情况。
药材组成及用法
生箭耆六钱;当归西钱;羌活二钱;独活二钱;全蝎二钱;全蜈蚣大者,两条。
用药及案例原理
蜈蚣最擅长搜风,能贯穿经络脏腑,无处不到,调理神经也有特殊作用(因为它一节一节有脑,善于调理神经),而且性质平和,从没听说服了它会头晕目眩的。曾治过一个六十岁的人,被狗咬伤后,周身抽搐。拖了十多天,抽搐越来越厉害。用的药里,每剂都有全蝎数钱,还辅助祛风、活血、补气的药,仿照这个汤方,只是没用蜈蚣。后来用逐风汤,服一剂抽搐就止住了,又服一剂,没再复发。
还治过一个人,三十来岁,突然口眼歪斜,病变那边的眼睛都没法闭上。只用两条蜈蚣做成末,用防风五钱煎的汤送服,三次就痊愈了。蜈蚣驱逐风邪的力量,通达脏腑经络,效果显著,不单能治风,对于疮疡刚起有剧痛的,加蜈蚣进去,借助药的力量,随手用都有效。虽然本草里说蜈蚣有坠胎弊端,但中风抽搐,服其他药没效果的,原本就可以用。《内经》说“有故无殒,亦无殒也”(有病症在,恰当用药,不会有伤害 ),况且这汤里还有黄耆、当归保养气血,不用担心。
加味黄耆五物汤
功效
治疗历节风证,也就是周身关节都疼,或者西肢疼痛,脚不能走路,手不能拿东西的情况。
药材组成及用法
生箭耆一两;于术五钱;当归五钱;桂枝尖三钱;秦艽三钱;广陈皮三钱;生杭芍五钱;生姜五片。
用药原理及后续说明
《金匮要略》里的桂枝芍药知母汤,是治疗历节风的好方,但身体虚弱的人用,有时没效果,因为受不了麻黄、防风的发散。现在用《金匮要略》里治风痹的黄芪五物汤,加白术健脾补气,用它来驱散痹症(《本经》说白术逐寒湿痹 )。当归补气血,血活了自然能散风(方书说血活风自去 )。秦艽散风清湿,性质平和,祛风又不伤血。陈皮为黄耆之使药,黄芪像人身肌肉,外皮像皮肤,筋膜像脉络,棕眼像毛孔,陈皮能引导肌肉经络里的风到皮肤毛孔排出。广橘红(大的那种,是柚皮,不是橘皮,《本经》原本叫橘柚,入药时,橘柚和橘红不用细分,它能去皮里的白膜,叫橘红,其实不失去白膜,原本也可以用,名字是橘红,实质是柚皮 )。
加味玉屏风散
功效
作汤服用,能预防受伤后中风,或者己经中风后病情稳定,又担心因受伤后房事不节制再次中风的情况。
药材组成及用法
生箭耆一两;白术八钱(不用炒);当归六钱;桂枝尖钱半;防风钱半;黄蜡三钱;生白矾一钱。
用药原理
这个方原本是预防中风的,用黄耆固护皮毛,白术健脾,黄蜡、白矾护膜原,预防受伤后因有虚隙,风邪再侵入。防风、桂枝用来活血散风,它们的用量特意较轻,因为是预防中风,不想用重剂发汗的药开腠理。自己拟这个方后,受伤后中风的,按方服药,没出过意外,用发汗的药发汗,也是药到病除,本意是预防中风抽搐,要是己经中风抽搐,加两条全蜈蚣;要是因为房事不节制中风抽搐,再加真鹿角胶三钱(另外煎好兑入服用 )、独活一钱半;要是脉象有热,用这汤时,能酌量加知母、天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