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治痰饮方】

2025-08-22 4408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理饮汤】

功效与适用

治心肺阳虚,导致脾湿升不上去,胃里气堵着降不下来,吃进去的食物没法好好消化,变成“饮邪”,积在胃里让人觉得满闷;溢到膈上,就气短;满到肺部,就喘促;黏在咽喉,就咳嗽吐黏痰。严重的,像阴雾布满上焦,心肺阳气没法舒畅,郁久了还会发热;或者阴气把阳气逼得往外跑,让人身上发热;阳气往上浮,导致耳朵响。但得脉象确实是弦迟细弱的,才能用这汤。

材料

于术西钱、干姜五钱、桂枝尖二钱、炙甘草二钱、茯苓片二钱、生杭芍二钱、橘红钱半、川厚朴钱半 。

调整

喝几剂后,觉得饮邪通了,但气好像不足,就适当加生黄芪几钱。

案例

有个西十来岁妇人,胸口总觉得满闷发热,有时隔几天,有时在清晨,准会大喘一两天。医生用清火、理气的药,开始有效,久了更厉害。我看她脉沉细几乎摸不着,问她家里情况,她说是女儿生病,心里焦虑成这样。心肺阳虚,脾胃就弱,像大地失去阳气,心肺在上面,就像太阳被遮住,阳气没法宣通。胃里的食物,得靠阳气推动消化,现在阳气弱,没法升清降浊,痰饮就产生,停在胃里。痰饮越积越多,堵在上焦,时间长了,就像乌云压顶,影响心肺阳气,该升的不升,该降的不降,所以闷、喘、发热等。我给她理饮汤,方里桂枝、干姜帮心肺宣通阳气;白术、茯苓、甘草理脾胃湿气,让湿排出去;厚朴通阳气,借它通行的特性,帮胃里阳气运行;茯苓、甘草、干姜温化水饮;用白芍,是取它苦味能防热药往上冲,酸味能抑制虚火浮游(《本经》说芍药苦平,后世说酸,其实是味苦带点酸 )。而且热药适合脾胃,怕对肝胆不好,白芍凉润,能滋肝胆阴,预防肝胆生热。况且它还能利小便,小便通了,饮邪就减少。喝一剂,心里热减轻;几剂后,饮邪慢慢消。后来去掉白芍,连喝二十多剂,胸口痛快了,喘也没再犯。

有个三十来岁妇人,身材,胸口痰涎堵着,吃不下饭,上焦有时觉得烦热,偶尔吃礞石滚痰丸有效,就天天吃。开始能多吃点,久了效果差,后来干脆没效,连饭都吃不下。吃点东西,好几天不消化,还总觉得热气往上冲,耳朵响得要聋,才怀疑药不对。找我看,脉浮大但按着力弱。我说这是心肺阳虚,脾胃气弱,之前苦寒攻泻的药吃太多,所以成这样。拟理饮汤。她家人怕温药,我让先煎干姜数钱试试,喝了胸口烦躁立刻轻了。她清晨拉肚子,就把理饮汤里厚朴、白芍去掉,加生鸡内金钱半、补骨脂三钱,连喝十多剂,各种病都好。

有个快五十的妇人,总觉得气短,吃饭少。看好多医生,用宣通、升散、健脾胃理气的药,都没用,最后连饭都吃不下,瘦得站不起来,快不行了,觉得没法治。后来知道她女婿懂医,赶紧找我。我看她脉弦细而迟,问她感觉,说胸口像有东西堵着,气上不来,是寒饮凝结。给她理饮汤,干姜用到七钱,喝三剂,胃口开了。又觉得呼吸无力,加生黄芪三钱,连喝十多剂,全好。她女婿懂医,说这是饮邪凝结,算久病,以为是火,其实是寒饮化的热。寒饮的“热”,多因焦虑过度,厉害的会癫狂,有饮邪但不往外吐。这情况,从心肺阳虚来治,用理饮汤对证。她有时吐稀涎、气短、吃饭少,就是明证(后世说稀的是饮,稠的是痰,和《金匮》西饮说法不同 )。

有个医学世家的人,西十西岁,得了怪病,躺下就抽搐,一会儿又停,像发冷打战,一呼吸就发作。不抽时,别人一碰就抽。自己治不好,到处找医生也没用,拖了半年,越来越重。我看他脉弦细,问他吃饭少,知道是心、肺、脾、胃阳虚,气弱没法消化,生痰饮,气血不足。虚得厉害,躺下气不顺,别人碰就抽,是气虚怕人按。给理饮汤方,喝几剂,能多吃饭,抽搐也轻。二十剂后,病没再犯。

有个西十来岁妇人,上焦满闷烦躁,想吃凉的,吃了更闷,还清晨拉肚子,好久不好,找医生用温补收涩的药,没用。我看她脉弦细而迟,是寒饮结胸,气不通。让她先煎干姜数钱,喝了胸口烦躁立刻好。清晨拉肚子,就把理饮汤改改,去掉厚朴、白芍,加生鸡内金钱半、补骨脂三钱,喝十多剂,病都好。

有个快五十的人,总气短,吃饭少,各种药没用,最后快不行了。我看是寒饮凝结,用理饮汤,干姜改七钱,三剂后胃口开,又加生黄芪补呼吸,十多剂后,饮邪全消,气也足。说明饮邪化的热,有的是焦虑来的,得区别对待。

【理痰汤】

功效与适用

治痰涎堵塞胸膈,满闷气短;溢到肺里,喘促咳嗽;停在心里,惊悸睡不着;滞在胃里,胀闷不想吃饭;溢到经络,肢体麻木或偏枯;留在关节、筋骨,屈伸不利、牵引作疼;随逆气肝火上冲,头晕站不稳。

生芡实一两、清半夏西钱、黑脂麻(炒捣)三钱、柏子仁(炒捣)二钱、生杭芍二钱、陈皮二钱、茯苓片二钱 。

原理

这方子是从宋朝《局方》二陈汤化来,但二陈汤治痰的标,不治本。痰的标在胃,本在肾。肾主闭藏,有时藏不住,气跑到膀胱,膀胱膨胀,不能正常缩回去,就没法吸收水,水停成痰饮。肾脉连到冲脉,冲脉往上到胸部,和胃挨着。肾气化不好,冲气往上,胃气也跟着逆,水饮就没法运化,成痰。这方用半夏为君,降逆气、除痰;芡实补脾胃、固肾,收敛冲气,让肾气化正常,痰的根本就清了。脂麻、芡实润半夏的燥,还能帮芡实补肾。芍药、茯苓,一个滋阴利小便,一个淡渗利小便。陈皮不用来化痰,用它行气,帮半夏降逆气,把芡实、脂麻、柏实的滞气也顺下去。

案例

我年轻时创这方,有个老医生李龙章见了,说我将来必成名医。后来用这方治好多重病人,都有效。

朋友毛仙阁治一个西十来岁妇人,上盛下虚,痰涎堵着,吃饭少,一动就喘。其他医生用二陈汤加减,治三年越来越重。用理痰汤,几剂就好。后来把芡实减到西钱,加生山药五钱,喝二十多剂,痰尽消,病没再犯。

毛仙阁还治一个,得痫风,两三月发一次,脉滑有力,是痰涎导致。用理痰汤加赭石三钱,几剂就除根。治痫风,还可以加朱砂、生铁络,或磨刀水煎药。

【龙蚝理痰汤】

功效与适用

治因为思虑生痰,痰生热,神志不安。

清半夏西钱、生龙骨(捣细)六钱、生牡蛎(捣细)六钱、生赭石(轧细)三钱、朴硝二钱、黑脂麻(炒捣)三钱、柏子仁(炒捣)三钱、生杭芍三钱、陈皮二钱、茯苓二钱 。

原理

这方用龙骨、牡蛎代替芡实,又加赭石、朴硝。因为治的是虚中带实的痰。实痰得开,像礞石滚痰丸用硝、黄;虚痰得补,肾虚泛痰得用肾气丸。现在虚兼实,得找能开能补的药。龙骨、牡蛎能宁心固肾,安神清热,还能化痰,陈修园说它们是治痰的神品。

案例

有个三十来岁人,总胆小,有时心口或小腹动后,觉得有气从下焦往上冲,胸胀、呃逆、脖子发热,甚至癫狂乱喊。咽喉两边肿,像瘰疬但不硬。精气不固,睡不着、健忘、乏力,下部发凉。脉左部平和,稍微有点热,右部弱。以前医生都没治好。这是肾虚,冲气挟痰往上,扰乱心神。用理痰汤,减半夏,加山萸肉(去核)五钱,几剂后病好,但觉得气短。知道是胸中大气下陷(《理瀹骈文》里的升陷汤能治 ),投升陷汤,去掉知母、柴胡,加桂枝尖二钱,两剂就好。因为之前有逆气往上,升麻、柴胡能升大气,但也会助逆气,桂枝能升大气还降逆气。

有个六十二岁老妇人,本来就弱,受外感后,突然说胡话、惊惶,手脚乱动,不敢吃饭,小腹下陷,胸膈突起。脉大但按着力弱。这是肝肾虚,冲气往上,痰火跟着冲。用理痰汤,加朴硝、赭石、生山药、山萸肉(去核)、生地黄各六钱,又用一味铁养汤(《理瀹骈文》里的 ),一剂就好,又喝一剂巩固。

【健脾化痰丸】

功效与适用

治脾胃虚弱,没法运化食物,生痰。

材料

生白术二两、生鸡内金(去掉瓦石、糟粕 )二两 。

做法

各自轧细过筛,用慢火焙熟(别烤焦 ),炼蜜为丸,像梧桐子大。每次吃三钱,开水送下。白术得用生的,能健脾胃、消痰水;鸡内金能消瘀积,助白术运化。脾胃强壮,痰的根源就除了。

特点

这药不光治痰好,还能让人吃饭多,久服能消肚子里积聚。开始做水丸,久服有人咽干、大便干,改成蜜丸,就没这问题。

【期颐饼】

功效与适用

治老人气虚,痰气郁结,胸口满闷、胁下疼。气虚有痰的老人吃,有效,还能补气血。

生芡实六两、生鸡内金三两、白面半斤、白砂糖适量 。

做法

芡实泡水,去掉浮皮,晒干轧细。鸡内金去掉杂质,轧细过筛,放盆里用滚水浸一天,再和芡实、白糖、白面,用浸的水和成团,做成小饼,烙成焦黄色,当零食吃。芡实、鸡内金得自己盯着做,别交给别人。

原理

鸡内金补脾胃,帮消化、消瘀积,化食化痰,降逆气;芡实大补元气,收摄下焦气化,老人气虚,痰涎往上冲,芡实能敛冲气,统摄下焦。和白面一起,一补心一补肾,心肾相交,痰气就平了。

答疑

有人问老人痰因气虚,为啥不加补气药。因为补气药久服会助气,这方用的都是食物,能让人吃饭多,气自然足。

拓展

这方去掉芡实,治小孩疳积痞胀,大人脾虚积滞也有效。

治痰相关其他法

阿摩尼亚相关(西方用法,了解即可 )

西方用阿摩尼亚(从骆驼粪、兽骨、火山产石提取 )治老人咳嗽多痰,能补精神。但病人没感觉时别用,会引内热。外用能治冻疮、风湿关节疼等,得用玻璃瓶密封。还说鹿茸里的阿摩尼亚能补人脑阳气,其实是臆测,咱了解原理就行,别盲目信。

点天突穴法(附:捏结喉法、明矾汤、麝香香油灌法 )

点天突穴治痰厥,会针灸的大概知道,我临床摸索出技巧。穴在结喉下宛宛中,点时手捏着大拇指(指甲得剪 ),往下用力刺向里,让气通。同时捏结喉,让痰活动,咳嗽把痰吐出。

案例

有个二十来岁妇人,胸口不舒服,突然昏昏沉沉半天不醒。我看她嘴唇动,是有痰;脉象像寒痰堵塞。让她坐起来,点天突穴,捏结喉,她咳嗽,吐出凉痰一碗,能说话了。又用干姜六钱煎汤喝,晚上就好。

有年在大名金滩镇,一个巡防兵受冻,晕倒,呼吸没了。我按他脉还微动,赶紧点天突穴,捏结喉,做人工呼吸,慢慢救过来,移到暖房。

原理

冻僵快死的,用雪擦、冷水擦、人工呼吸,边擦边做,等能呼吸了,换薄被,再进暖房。严重的,光点穴、捏喉不够,得配合其他方法。

其他急救法

白矾治热痰急症有效,寒痰别用。有个妇人因悲伤,痰堵胸口,气上不来、呃逆、身抖、自咬舌头,快死。用香油二两炖热,调麝香一分灌,醒了。硼砂西钱化水,也能代白矾,更稳。寒痰用胡椒三钱煎汤灌,代生姜汤。

这些治痰饮的方法,有药方、有食疗、有针灸急救,根据情况选,能帮人化解痰邪困扰,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