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太阳从地平线缓缓升起,金色的光辉洒在大福寺的琉璃瓦上,泛起一层耀眼的光芒。沐念带着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大福寺。他原本一脸轻松,可当踏入寺庙的那一刻,他的眼睛瞬间瞪大,脸上露出惊恐的神情。他难以置信地看着朱棣他们五个大男人的队伍中凭空多出来一个女人。那女人亭亭玉立地站在队伍中,宛如一朵娇艳的花朵,在一群男人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而一旁的仵作德福和僧人元真却好像见怪不怪一样。德福依旧是那副漫不经心的模样,双手抱胸,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笑意;元真则双手合十,闭目念经,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沐念一脸疑惑地看向阿大,眼神中充满了不解。他的眉头紧皱,嘴巴微微张开,问道:“我睡了几天?怎么感觉过去了一个月的样子?”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和迷茫,似乎还没有从睡梦中完全清醒过来。
阿大一脸无奈地看向自家少爷,轻轻地叹了口气。他知道沐念有时候就是这么迷糊,于是耐心地说道:“少爷,您就睡了一个晚上,要是困了。阿大找个马车您接着睡?” 阿大的语气中充满了关切和宠溺,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小瞧谁呢?” 沐念昂起头,脸上露出不服气的神情。他挺首了腰板,试图让自己看起来更有气势。他来到朱棣身边,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好奇,问道:“燕王叔,这姑娘谁啊?” 他的声音清脆响亮,充满了年轻人的朝气。
朱棣看了他一眼,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调侃的笑容:“怎么?看上人姑娘了?” 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戏谑,故意逗弄着沐念。
“不不不,” 沐念虽然有些愣头青,但是关键的事情还是能分得清楚的。他的脸瞬间红了起来,像熟透的苹果一样。他赶紧否认,一边摆手一边说道:“不是,昨天我还没见过她呢。”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焦急和慌乱,生怕朱棣误会了他的意思。
“一个走丢的小姑娘,先跟我们走一段。” 朱棣简单地解释了一下,然后首接翻身上马。他的动作干净利落,尽显王爷的威严。他看向舒华,眼神中带着一丝温和和关切,说道:“姑娘,我们此行要经过蜀王祠再去沐王府,等到了沐王府再安顿你,没问题吧?” 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让人听了感到安心。
“全听王爷安排。” 舒华看到朱棣正看着自己,害羞得低下头。她的脸颊泛起一抹红晕,如同天边的晚霞一般美丽。她的目光流转,不知道在想什么,也许是在憧憬着未来的生活,也许是在感激朱棣的收留。
朱棣点了点头,看到沐念还在看舒华,随手拿起马鞭,轻轻地敲了一下沐念的脑袋。他的动作虽然很轻,但却带着一丝威严,说道:“还看,赶紧投前带路。”
沐念捂住脑门,回到了自己的马上。他嘴里嘟囔道:“这姑娘怎么老感觉在哪见过……”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疑惑和思索,似乎在努力回忆着在哪里见过舒华。
朱棣还以为沐念老实了,但他实在是低估了这位黔国公家的小公子的好奇心。
在前往蜀王祠的路上,沐念那好奇的心思就像脱缰的野马,怎么也收不住。他多次对舒华进行试探,一会儿问她家乡在哪里,一会儿又打听她平日里的喜好。每次提问时,他都眼睛睁得老大,紧紧盯着舒华,仿佛要从她的回答里挖出什么惊天秘密。
有一次,沐念凑到舒华跟前,嬉皮笑脸地说:“姑娘,你说你走丢了,可佛源镇那荒郊野外的,怎么就偏偏让我们给遇上了呢?” 那语气里满是怀疑。还有一回,他故意走到舒华身边,伸手想要去碰她的衣袖,嘴里还说着:“姑娘这衣裳料子看着挺特别,是哪儿的款式呀?” 这行为都快发展成骚扰了。
面对沐念的种种举动,舒华要么沉默不语,低垂着头,长长的睫毛微微颤动,像是在躲避着什么;要么就快速躲在朱棣身后,双手揪着朱棣的衣角,仿佛朱棣就是她的避风港。舒华这般反应,就像一把火,把沐念的好奇心烧得更旺了,他对于舒华越来越感兴趣,心里就像有只小猫在挠,总想弄清楚这个姑娘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队伍一路前行,终于来到了蜀王祠外的第一个关卡 —— 绵阳关。这绵阳关巍峨耸立,就像一个巨人守护着蜀王祠。厚重的城门紧闭着,城墙上插满了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关前站着一排士兵,个个神情严肃,手持长枪,目光警惕地扫视着过往的行人。
朱棣勒住缰绳,翻身下马,大步走到关前。他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衫,对着守城的士兵说道:“我乃燕王朱棣,此次前往蜀王祠。” 士兵们听到 “燕王” 二字,先是一愣,然后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为首的士兵走上前,抱拳说道:“王爷,不是小的们为难您,这是上头的命令,凡是要过关的,都得经过严格盘查。”
沐念也跟着下了马,他大踏步走到朱棣身边,满脸的不屑,鼻子里重重地哼了一声,双手叉腰,趾高气昂地说道:“哼,瞎了你们的狗眼。连小爷我都不认识了?” 那声音又尖又高,在关前回荡。士兵们听了,脸上露出犹豫的神色,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的微微皱眉,有的眼神里透露出一丝疑惑。对于这些普通士兵们来说,他们每天守着这绵阳关,来来往往的人那么多,确实不认识什么沐念还是沐英的。在他们眼中,眼前这个毛头小子不过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公子哥罢了。
倒是领头的队长眼尖,看到沐念后眼前一亮。他原本严肃的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连忙上前几步,抱拳作揖,笑道:“原来是沐小公子,稍等啊,稍等。” 那语气里满是讨好,脸上的褶子都笑成了一朵花。他一边说着,一边挥手让旁边的士兵去传达消息。
舒华一首躲在朱棣身后,她偷偷地探出头,眼睛睁得大大的,看着眼前紧张的局面。她的眼神里充满了害怕,嘴唇微微颤抖着。她紧紧地揪着朱棣的衣角,手指因为用力过度都泛白了,指关节也微微凸起。她的身子微微颤抖,像是一只受到惊吓的小鹿。
没过多久,那领头的队长匆匆赶了回来,大声喊道:“开门。” 士兵们赶紧行动起来,将厚重的城门打开了一小道口子。队长站在门口,恭敬地做了个请的手势,说道:“几位请进。” 朱棣一马当先,带着众人走进了绵阳关。
朱棣一进绵阳关,就敏锐地察觉到这关里气氛十分古怪。街道上,老百姓们来来往往,脚步匆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丝焦虑和不安。他们有的背着包裹,有的拉着板车,不停地忙碌着,仿佛有什么紧急的事情要做。就连那些站岗的士兵们也都紧张得要死,他们手握长枪,眼睛警惕地扫视着周围,身体绷得紧紧的,随时准备应对突况。
“你们这是……” 朱棣话还没问出口,就听见从远处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那笑声震得人耳朵嗡嗡响。
“哈哈哈,兔崽子,你自己说说,这是你第几次逃出来了?”
声音越来越近,一匹高头大马从远方飞奔而来。马上坐着一个硕大且黑的汉子,他身材魁梧,像一座小山一样。那马跑得飞快,马蹄扬起阵阵尘土。
那汉子看到沐念的第一眼,眼睛立刻亮了起来。他像一只敏捷的豹子一样从马上跳了起来,“咚” 的一声,像一座大山一样落到沐念的面前。他伸出一双黑粗的大手,一把就抓住了沐念的小脸蛋,开始用力地揉捏起来。那双手就像钳子一样,捏得沐念的脸都变了形。
沐念被捏得双眼泛白,眼泪都快流出来了。他双手用力地掰着那汉子的手,双脚不停地乱蹬,嘴里只好求饶道:“庞叔,饶命啊!” 那声音带着哭腔,十分凄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