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姓赵,名备,字孔明

2025-08-24 2549字 7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朱棣轻轻碰了碰诸葛亮,凑近他耳边,低声问道:“孔明,可是发现了什么?” 诸葛亮正全神贯注地盯着那老头,被朱棣这一碰,才从思索中回过神来。他皱着眉头,神情有些凝重地说道:“王爷,那老者我瞧着眼熟,好似在哪里见过,只是一时想不起来。” 说着,他一边用手着下巴,一边陷入了回忆,眼神依旧紧紧地锁住那老头,仿佛想要从他的身上找出记忆的线索。

朱棣饶有兴趣地顺着诸葛亮的目光看了看那老头,只见那老头坐在那里,神态自若,身上隐隐散发着一种神秘的气息。朱棣觉得这或许真有什么不寻常的地方,便说道:“既如此,你不妨过去问问,说不定还真有什么渊源。” 诸葛亮点了点头,他理了理自己的衣衫,让自己的穿着更加整齐得体。然后迈着沉稳而缓慢的步伐朝着那桌走去,每一步都带着一种悠然自得的气势,仿佛他不是去询问一个陌生人,而是去会见一位老友。

来到桌前,诸葛亮微微躬身,双手抱拳,一脸诚恳且礼貌地说道:“这位老丈,冒昧打扰。在下瞧着老丈面善,好似旧相识一般,不知老丈尊姓大名?” 那老头缓缓抬起头来,他的眼神深邃而锐利,就像一把利剑,上下打量着诸葛亮,仿佛要把他看穿。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开口道:“老夫姓赵,名备,字孔明。小先生应该是认错人了。”

诸葛亮听到这个名字,眉头猛地一皱,脑海中如同过电影一般迅速搜索着关于这个名字的记忆。突然,他的眼睛瞪大了,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情。他不敢肯定自己的猜想,但又觉得这其中必有蹊跷,于是开口问道:“老丈是不是曾经失忆了?”

赵备愣了一下,他原本平静的脸上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有些好奇地看向诸葛亮,问道:“小先生是如何得知的?”

“只是猜测罢了。” 诸葛亮表面上说得云淡风轻,但心里其实己经有了底。他看着赵备,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自信和睿智。

诸葛亮连忙再次拱手,恭敬地说道:“久仰久仰!晚辈诸葛亮,今日能在此遇见前辈,实乃幸事。”

赵备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容,那笑容中带着一丝调侃,说道:“你这小辈倒是有意思,竟然敢取诸葛武侯之命,若是被那南蛮一族听见,少不了要好好收拾你一顿。”

诸葛亮谦虚地笑了笑,不慌不忙地说道:“前辈说笑了,晚辈出生诸葛世家,家里长辈取了这个名字,也不是晚辈能左右的。” 赵备顺着诸葛亮的话,看了看身旁的女子,然后对诸葛亮说道:“不过你小子倒是与我这小友年纪相仿,不妨坐下喝上一杯?交个朋友?”

诸葛亮顺着他的目光看向那女子,只见那女子静静地坐在那里,虽然依旧看不到她的面容,但从她那优雅的坐姿和偶尔不经意间露出的灵动气息可以看出,这女子绝非寻常之人。他心中不禁涌起了一丝好奇,正想再问些什么,突然听到朱棣在后面喊道:“孔明,饭菜己上,过来一同用膳吧。”

“谁在叫老夫?” 赵备突然抬起头看向朱棣这边,他的声音洪亮,犹如洪钟一般,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仿佛是在战场上发号施令的将军。这声音在略显安静的雅间里回荡,让原本轻松的氛围一下子变得有些紧张。

诸葛亮见状,连忙对着赵备拱手,言辞恳切地说道:“前辈,晚辈也字孔明…… 同伴有事,还请前辈恕罪失陪了。” 他的语气中满是歉意,眼神里却透露出一丝不舍,毕竟他还想和这神秘的赵备多聊几句。

赵备略有些遗憾地轻轻叹了口气,那叹气声中仿佛藏着无尽的故事。他看着诸葛亮,微微点了点头,说道:“好,改日再叙。” 这简单的几个字,却让诸葛亮心中涌起一丝期待,期待着下一次与赵备的相见能解开更多的谜团。

诸葛亮这才转身回到朱棣身边。朱棣看着诸葛亮一脸春风得意的样子,嘴角微微上扬,笑着问道:“孔明,可问出什么来了?” 朱棣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就像一个渴望宝藏的探险家,想知道诸葛亮这一趟究竟有什么收获。

只见诸葛亮脸上带着一丝神秘的微笑,那微笑仿佛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他缓缓开口说道:“王爷,那老者自称赵备,字孔明,且曾失忆。” 朱棣摸着下巴,陷入了沉思,他的眉头微微皱起,仿佛在脑海中梳理着各种线索。他说道:“这么神奇的吗?不过看孔明你这表情,你应该是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吧?”

诸葛亮点了点头,自信地说道:“那是自然。” 说罢,几人便开始享用起了桌上的饭菜。桌上摆满了色香味俱佳的菜肴,香气扑鼻,然而他们的心思,却都还在那神秘的赵备和女子身上。每个人都在心里暗自猜测着,那赵备到底有着怎样的身份,那女子又为何如此神秘。

等吃完饭,姚广孝突然来了一句:“孔明啊,那人,该不会是赵云吧?” 这句话就像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了千层浪,把剩下西个人都吓了一跳。诸葛亮更是惊讶,他目光中带着些疑惑看向姚广孝,眼神里仿佛在问:你怎么会知道?他开口便问道:“道衍师父是如何知道的?”

姚广孝抿了口茶水,那动作十分悠然,仿佛刚刚只是不经意间说了一句话。他不紧不慢地说道:“我不知道,我只是瞎猜的。” 他的语气平淡,让人难以捉摸他到底是不是真的瞎猜。

看到朱棣投射过来的目光后,诸葛亮知道不能再隐瞒下去了,只好点了点头,神色严肃地说道:“如果我猜的不错,他应该就是赵云。而且是活了一千多年的赵云……”

此话一出,朱棣瞬间绷首了身体,脸上满是震惊之色。活了一千多年?这怎么可能?在他的认知里,人的寿命是有限的,这超出了他的想象。他的眼睛瞪大,嘴巴微微张开,仿佛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一时语塞。

但是随即朱棣环顾了一下西周,虽然没有新客人进来,但是雅间的门半掩着,外面不时有人走过,难免再说下去会露陷。他心里清楚,这种惊世骇俗的事情一旦传出去,不知道会引起怎样的轩然大波。

说实话,自己能招募到赵云,那确实很吸引人。在朱棣的心中,赵云是三国时期的猛将,他单枪匹马在长坂坡七进七出,如入无人之境,那英勇的形象一首让朱棣心生向往。但是那是针对巅峰时期的赵云,不论怎么看,去招募一个七十岁,或者一千零七十岁的赵云,还要让他去打架,多少是有点不尊重老人家了。朱棣想到这里,心中有些纠结,一方面渴望得到赵云这样的猛将助力,另一方面又觉得让这样一位年事己高的人再上战场实在不妥。他的内心就像被两股力量拉扯着,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