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听完姚广孝讲述的古蜀历史,虽觉得故事精彩却有些奇幻超模,便也没太把那段神怪之事放在心上。他转头将目光投向队伍中的诸葛亮,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热情地说道:“诸葛先生,我们这趟行程,说不定会路过蜀王祠呢。您看,要不要去那里看一看呀?”
“蜀王祠?” 诸葛亮微微一怔,目光中瞬间流露出些许怀念的神色,他的思绪仿佛一下子飘回到了过去的时光。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笑意说道:“也不知道陛下的陵墓有没有在岁月的变迁中遭到损毁。”
朱棣满不在乎地摆了摆手,不以为然地说道:“开玩笑,谁敢动蜀王祠啊?那可是有着非凡意义的地方。” 他顿了顿,接着又说道:“只要诸葛丞相您一日在,那蜀王祠就一日不会被破坏。您的威望和声名,足以震慑那些心怀不轨之人,蜀王祠定会安稳如初。”
听到朱棣这近乎是吹捧一样的话,诸葛亮心中一紧,连忙拱手作揖,神情有些紧张地说道:“亮惶恐。陛下过誉了,亮不过是尽了自己的本分罢了。” 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对于朱棣的夸赞,更多的是感到一份沉甸甸的压力。
此次西南之行,同行的除了足智多谋的姚广孝、智慧超群的诸葛亮,还有武艺高强的李传卫和心思缜密的封秋。一行五个人,就这样踏上了漫漫征程。他们一连走了不知道多少天,一路上风餐露宿。白天,他们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前行,脚下的石头咯得脚生疼;夜晚,他们就找个简陋的地方,随便搭个帐篷,凑合着睡上一觉。有时候遇到恶劣的天气,狂风呼啸,大雨倾盆,他们只能在雨中瑟瑟发抖,等待着黎明的到来。
终于,他们来到了一条大河边上。这条河水流湍急,波涛汹涌,河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粼粼波光。
“这里就是长江?” 朱棣站在岸边,望着眼前浩瀚清澈的长江,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豪迈之情。他有生以来还是第一次看见如此壮观的景象,正想感慨一声,抒发自己内心的激动,就听见身旁的李传卫突然发出了警报:“王爷,江上有船!”
朱棣急忙举目望去,果然在长江之上,有一条小船正缓缓驶来。那小船看起来十分简陋,上面有一个小小的棚子,用来遮挡风雨和阳光。在船尾处,有一个老者正优哉游哉地划着船桨,小船随着他的动作,慢悠悠地向着岸边靠近。老者穿着一件破旧的蓑衣,头发和胡须都己经花白,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皱纹,但眼神却十分锐利,透着一股精明和干练。
“船家!船家!” 李传卫扯开嗓子,对着江面上的船夫高声呐喊着。他的声音在江面上回荡,希望能够引起船家的注意。似乎是听到了李传卫的喊声,那船只微微调整了一下方向,慢悠悠地向着岸边划了过来。船桨在水中划动,溅起一朵朵白色的水花。
朱棣看到小船慢悠悠地靠了岸,便快步走到船边,对着船上的老者拱手问道:“船家,我们几人想要过江,不知您这船可载得我们过去?
老者停下手中的船桨,上下打量了一番众人和马匹,咧嘴笑道:“能载,能载。过江要两个时辰的功夫,不过我这船小,载你们可得收点费用。”
李传卫皱了皱眉头,上前一步说道:“船家,你这小船看着不大,我们六个人五匹马,怕是装不下吧?”
老者哈哈一笑,拍了拍船舷,自信地说道:“客官放心,我这船看着不起眼,可结实着呢,装下你们和马匹不在话下。我在这江上撑船多年,什么情况没见过,这点重量还压不垮它。”
朱棣思索了一下,说道:“行,费用好说,只要能平安把我们送到对岸就行。”
封秋在一旁仔细观察着小船,还是有些疑虑:“船家,虽说你说能行,但这船载这么多人和马,行驶起来会不会不稳当啊?”
老者摆了摆手,说道:“客官尽管放心,我这划船的技术也是一流的,保证稳稳当当把你们送到对岸。这么多年,我可没出过一次差错。”
诸葛亮微微点头,对朱棣说道:“王爷,既如此,我们便乘船过江吧。”
朱棣点了点头,招呼众人和马匹上船。众人小心翼翼地将马匹牵上船,没想到这看似不大的船,坐了六个人五匹马竟然还真能装得下。
老者拿起船桨,准备开船,嘴里还念叨着:“坐稳了各位,这长江上有时候也有些风浪,不过有我在,都不是事儿。” 说罢,便开始划动船桨,小船缓缓驶离了岸边。
开船没多久,西周忽然暗了下来,李传卫发现不对劲,赶紧报告给朱棣,朱棣走出船舱,就听见船夫在说一些稀奇古怪听不懂的话,随着西周迷雾越来越浓,朱棣只感觉要出事!
朱棣心中一紧,警惕地盯着那船夫,只见他嘴里念念有词,双手有节奏地划动着船桨,可动作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此时,西周的迷雾愈发浓重,如浓稠的墨汁般将小船紧紧包裹,伸手不见五指。那浓厚的雾气带着丝丝凉意,首往众人的衣领里钻,让人不禁打了个寒颤。
李传卫紧紧握住腰间的剑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紧张,他低声对朱棣说道:“王爷,这情形实在古怪,怕是有什么邪祟作祟。” 朱棣点了点头,沉声道:“大家都小心戒备,切莫慌乱。”
诸葛亮走出船舱,他眉头紧锁,仔细观察着西周的环境。突然,他察觉到船身的晃动有些异样,似乎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拉扯着船只。“不好,这雾怕是有问题,它在影响我们的方向。” 诸葛亮大声说道。
就在这时,船身猛地晃动了一下,众人一个踉跄,差点摔倒。朱棣稳住身形,高声喊道:“船夫,到底怎么回事?你若再装神弄鬼,休怪本王不客气!” 那船夫却充耳不闻,依旧自顾自地说着那些稀奇古怪的话。
姚广孝双手合十,口中念起了经文,试图驱散这诡异的氛围。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在迷雾中回荡。“这迷雾并非自然形成,定是有妖邪在暗中作祟。” 姚广孝说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周不时传来奇怪的声响,像是野兽的咆哮,又像是幽灵的哭泣。封秋紧紧握着手中的长枪,眼神警惕地扫视着西周。“王爷,我们不能再这样坐以待毙,得想个办法才行。” 封秋说道。
朱棣沉思片刻,说道:“诸葛先生,姚先生,你们可有对策?” 诸葛亮轻抚着胡须,思索道:“这迷雾虽诡异,但必有破解之法。我们需找出这妖邪的破绽,方能化险为夷。” 姚广孝也点了点头,说道:“王爷,不妨试试以正气破邪祟,我们一起念诵正气之文,或许能有所作用。”
于是,众人齐声念起了正气之文,声音在迷雾中回荡。说来也怪,随着众人的念诵,西周的迷雾似乎有了一丝消散的迹象。但就在众人以为情况有所好转时,船底突然传来一阵剧烈的撞击声,仿佛有什么巨大的东西在撞击船只。
“不好,船底有东西!” 李传卫大喊道。众人急忙看向船底,只见船底的木板被撞得砰砰作响,似乎随时都会被撞破。朱棣当机立断,说道:“大家准备武器,等那东西冒出来,便全力攻击!”
就在这时,一个巨大的黑影从船底破水而出,那是一只身形巨大的水怪,它身形似蛇,却长着鳄鱼般的脑袋,嘴里长满了尖锐的牙齿,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腥气。水怪张开血盆大口,向着众人扑来,一时间,船上众人陷入了极度的危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