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万七七的身份

2025-08-24 2294字 5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蓝玉义子杀人?那自有父皇和朝堂管辖,跟本王有什么关系?”朱棣撇了撇嘴。蓝玉在这个时间点可是出了名的嚣张跋扈外带小心眼。据史料记载公元1388年,蓝玉北伐元朝大胜而回,班师回朝的路上,路过长城喜峰口,守关的将领没有及时将城门打开迎接,结果蓝玉大发雷霆:“来人,给我把城门撞开,杀无赦!”要知道,守关的可是大明的将士!

这个时候的蓝玉处于人生最疯狂的时期,他在王弼的辅佐下率15万明军北上灭元,一路攻城拔寨,消灭了20万元军主力,俘虏了元朝的皇后以及文武百官,将蒙元贵族们赶回了草原。

这一下蓝玉膨胀得忘乎所以了,这可是灭了一个朝代,历史上有几人能够立此大功?霍卫恐怕都不及我吧?于是他将朱元璋派在军中指手画脚的御史给赶了回去,还霸占了美丽的蒙元皇后。

朱元璋得到消息后,怒发冲冠。但最后却只是下旨不痛不痒地申饬了几句,这也让蓝玉更加膨胀:我立下不世之功,老朱家也要对我另眼相待!所以他才敢杀了守卫喜峰口的守将。

蓝玉擅自斩杀边关守将的消息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面,朱元璋下旨将蓝玉的梁国公改为凉国公。依旧没有给予实质性的处罚,但这也是一种警告——再不收敛就要凉了!

然而蓝玉似乎并没有读懂朱元璋的意思,回朝后居然大放厥词说:难道我的功劳还做不了太师?太师是啥?最出名的就是太师董卓了!

你蓝玉是想当太师还是当董卓?朱元璋怒了,当时就想把蓝玉给办了,不过被太子朱标给劝了下来。要知道,朱标是朱元璋最看重的儿子,而朱标的妃子就是蓝玉的外甥女。

回顾了一下蓝玉最癫狂的一段时间,朱棣就感觉自己浑身恶寒,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不过这个世界明显跟原来的历史对不上号了。最为出名的燕王竟然因为不想跟王妃合礼生孩子,竟然被留京西五年还没能去就藩,这你敢信?

“王爷,陛下就是想定凉国公的罪,那也要有苦主吧?”万七七眼里闪过一丝苦涩:“那女子的家人都被蓝田的亲卫给秘密杀了。若不是我万家刚好有掌柜碰上,这女子说不定也得死于那禽兽蓝田的手里。”

朱棣沉默了:“万小姐,既然你手里有人证,那大可交给锦衣卫。让锦衣卫带着苦主去找父皇,何苦多费这番周折找我呢?”

“叮!万七七好感度下降,当前好感度:10(+20)。”

朱棣面沉似水,微微侧身向旁边迈出一小步,缓声道:“本王尚有要事需与太子殿下商议,若是无事,那本王便先行一步了。”他的声音不高,但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站在一旁的万七七闻听此言,美眸之中忽地闪过一丝亮光,宛如夜空中划过的流星般璀璨夺目。她迅速收敛心神,向着朱棣恭恭敬敬地施了一礼,娇声说道:“民女己然明白,请王爷放心离去便是。”说话间,她的身姿婀娜多姿,仪态万千,令人不禁为之侧目。

“叮!万七七好感度上升,当前好感度:10(+70)。”

“这小妖精……”朱棣走出醉仙楼,正看到街对面正无聊吃着烧饼晒太阳的朱雄。走到他身边笑道:“怎么?饿了?”

“王爷,”朱雄赶紧把烧饼塞进怀里,然后擦了擦嘴角:“这不垫吧垫吧。王爷,你没事吧?”

“我能有什么事?”朱棣回头看了一眼醉仙楼的二楼,嘴角一扬:“行了,赶紧回府吧!别耽误了时辰。”

当马车离开后,万七七走到窗边,看着朱棣远去的马车。那女管家低头走了过来:“小姐,现在太子尚在,太孙也尚在。我们这么早早投效燕王,是不是有点不合适?”

“没什么不合适的。”万七七的声音淡漠,听不出喜怒哀乐。半晌之后:“通知二师姐三师姐,让她们带着人到城西我们那个院子里。同时派人盯紧燕王府,太子若是真能到燕王府上,那事情就成了一半。”

“是!”女管家恭敬地应了一声后,便不敢再多言半句,脚步匆匆地朝着楼下奔去,准备传达消息。而在包厢中,万七七则轻轻地从桌上拾起一支精美的玉笛,将其横于唇边。只见她朱唇轻启,缓缓吹奏起来。那悠扬动听的笛声宛如天籁之音,在空中悠悠回荡着。

就在这曲声袅袅之际,在一个无人留意到的角落里,竟隐藏着两双目光紧紧地盯视着朱棣所乘坐的马车。然而,令人诧异的是,当万七七的笛音传来时,这两双原本闪烁着光芒的眼睛突然间变得黯淡无光,仿佛失去了所有的生机与神采一般。

与此同时,楼道之上突然传来一阵沉稳有力的脚步声。伴随着这阵脚步声,一个清脆且充满朝气的声音骤然响起:“好!万小姐的碧海云波曲技似乎又更上了一层楼啊!”如果此时朱棣尚在此处,他定然会惊讶地发现,这位不期而至之人竟是道衍——那位日后名震朝野、被世人称为黑衣宰相的奇人异士。

“见过大师!”万七七对着道衍行了一礼:“燕王油盐不进,还请大师指点迷津。”

“不妨事,”道衍毫不客气得在桌边坐下给自己倒了杯茶水:“若他答应了,我还得重新考虑是否要帮助燕王。”

万七七收起玉笛,抿了抿嘴唇,还是开口问道:“当初大师找到家师的时候,是否就己经料到了这天下的归属?”

“是,”道衍抬起头,摸了摸脑袋:“也不是。小丫头,我问你,你觉得燕王如何?”

“气宇轩昂,一身正气。”万七七回想了一下:“想必定然是个顶天立地的汉子。”

“哈哈哈哈……”道衍笑了一声:“当初刘伯温尚在的时候,曾留下一扎帛书,老衲闲来无事顺着那帛书推演了一番。看到了大明未来百年的运势。”

“刘师伯?”万七七愣了一下,万七七是挂名在桃花岛的弟子,而刘伯温曾跟随逍遥派的苏天河学习过棋艺,名头上来说,确实算得上是万七七的师伯。(苏天河,原创人物,苏星河之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