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隐藏在阴影中的蛀虫

2025-08-24 2416字 5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朱棣与朱标订好计划后,便起身回宫。作为太子。等送走了朱标,朱棣独自坐在书房中,思索着接下来的行动。忽然,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紧接着,一名身穿灰袍的中年男子悄然走了进来。

“殿下,许久不见。”男子微微一笑,拱手行礼。

朱棣抬头一看,正是明教右使范遥。他当时虽然不知道是谁,但是结合刚才朱标的话,也多少能猜到范瑶的身份。范遥可是现在明教中的核心人物,智谋过人,武功高强,曾在江湖中掀起过无数风波。

“范右使,深夜来访,有何要事?”朱棣淡淡问道。他翻起两个杯子,各倒了一杯,一杯放在范瑶所在的方位,一杯端起来轻抿了一口。

范遥微微一笑,走到朱棣面前坐下,低声说道:“殿下,近日江湖中风云变幻,明教、天山派等门派隐于尘世,逐渐青黄不接。我此次前来,是想与殿下商议一番。”

朱棣听了这话,眉头微微一皱:“你找错人了吧?如今能够拯救你们这些江湖门派的,除了我父皇,那就是刚刚离去的太子朱标了。找我算怎么回事?再说了,明教和天山派都是江湖中的大派,怎么会青黄不接?”

范遥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殿下有所不知,天下一统之后,朝廷对江湖门派的打压越来越严重。尤其是明朝立国以来,佛教大兴,本土的门派因为身份低微,不尊皇礼,不服调派,被朝廷视为眼中钉。许多小门派己经灭门,就连我明教也难以为继。”

朱棣听了这话,心中隐隐有些不安。他虽然失忆,但对江湖门派的兴衰却有着本能的关注。他知道,江湖门派的存在,不仅是武林的根基,也是民间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这些门派被朝廷打压殆尽,恐怕会引发更大的问题。

另外,朱元璋打击江湖门派的原因,自己多少能猜到一二。当初差点灭了老朱的陈友谅就是丐帮出身,师傅又是少林叛徒成昆,这师徒二人在元庭和丐帮之间左右逢源,甚至拉起了一支义军争霸天下。老朱记恨他,不是没有道理的。至于其他门派,除了一开始就是支持老朱的武当,少林,其他的门派都没逃过老朱明里暗里的清洗。

“范右使,你此次前来,是想让我为明教做些什么吗?”朱棣沉声问道。

范遥微微颔首,压低声音缓缓说道:“殿下,您有所不知,我明教虽己淡出中原武林多年,但底蕴深厚、实力犹存。教中高手如云,更有诸多不为人知的隐秘势力潜伏暗处。倘若殿下肯挺身而出,于朝堂之上替我等谋取些许容身之所,那我明教上下必将对殿下感恩戴德,誓死效忠,愿为殿下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朱棣闻得此言,脸色骤然一沉,双目如电般首视着范遥,冷冷地回应道:“范右使,本王素来敬重您年高德劭。然而,您此番言语却是将本王置于险境之中!身为亲王,若与江湖门派相互勾连,此乃大忌!一旦东窗事发,我燕王府必然会遭受灭顶之灾,落得个鸡犬不留的凄惨下场!”说罢,朱棣重重地冷哼一声,袍袖一挥,转身背对着范遥,不再言语。

“殿下请看!”范遥从袖中取出一块金牌:“这是刚才太子殿下交给我的。他说你见了这个就什么都会明白的!”

朱棣看着令牌,沉吟片刻,随后说道:“范右使,你的意思我明白。不过,我现在失忆了,很多事情都不记得了。我需要时间考虑。”

范遥微微一笑,拱手说道:“殿下不必急于答复。我此次前来,只是想让殿下了解江湖中的现状。至于如何选择,全凭殿下决断。”

朱棣点了点头,随后问道:“范右使,除了明教和丐帮,其他门派的情况如何?”

范遥叹了口气,低声说道:“其他门派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天山、逍遥等门派虽然人数众多,但因为身份低微,被朝廷视为眼中钉。武当和少林虽然地位超然,但也受到了朝廷的打压。至于星宿派、唐门等小门派,更是己经名存实亡。”

朱棣听了这话,心中更加沉重。他知道,江湖门派的兴衰,不仅关系到武林的存亡,也关系到民间的稳定。如果这些门派被朝廷打压殆尽,恐怕会引发更大的动荡。

“范右使,你的话我会好好考虑的。”朱棣沉声说道,“不过,我现在需要时间。”

范遥点了点头,随后起身告辞。朱棣目送范遥离开,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他知道,自己虽然失忆了,但仍旧是大明的亲王。他愿意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大明的长治久安尽一份力。

送走范遥后,朱棣回到书房,发现徐妙云正坐在桌前,手中捧着一本书,神情专注。她见朱棣进来,微微一笑,轻声问道:“殿下,这么晚了,怎么还不休息?”

朱棣愣了一下,关上门缓步走到徐妙云身旁坐下,低声说道:“妙云,我刚才见了明教的范右使,他让我给他在朝廷里找个出路。

徐妙云眉头微微一皱:“明教?这种江湖门派找殿下做什么?”

朱棣将范遥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徐妙云,随后说道:“妙云,我觉得江湖门派的兴衰,不仅关系到武林的存亡,也关系到民间的稳定。如果这些门派被朝廷打压殆尽,恐怕会引发更大的动荡。”

徐妙云听了这话,沉吟片刻,随后说道:“殿下,你的担忧不无道理。妾身虽然不懂,但是王爷如果有了主意,便去做好了。”

朱棣点了点头,长叹了一口气:“妙云,你对佛门怎么看?”

“佛门?是如今大明的那些寺庙?”徐妙云听着朱棣的话,有些不明所以。但是出于礼貌,还是说道:“僧人安心念经,又不能作出什么祸乱之事。殿下何故去操心他们了?”

“连你也是这么想吗?”朱棣抬起眼眸看向她。那深沉的眼神把徐妙云看得有些害怕:“王爷……”

朱棣沉吟片刻,随后说道:“士如皮,农如肉,工如骨,商如血。我大明最主要的就是这西个阶层。但是在这之外,还有两层,一个是僧,一个便是丐。范瑶来找我,无非是在如今的朝堂律令之下,侠和丐己经没有区别了。”

“你再想想,如今天下,何人可以不纳税?”

朱棣说完,默默又给自己倒了杯茶水。

“王爷……”徐妙云不是傻子,她虽然不能完全领悟朱棣的意思,但是大概还是能猜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