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朱标的谋划

2025-08-24 2491字 7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老西,你知道我为什么会来这武当山吗?"

朱标突然问了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他们此刻正在武当山紫霄宫后的石亭中,远处云海翻腾,近处松涛阵阵。石桌上放着那方传国玉玺,在夕阳映照下泛着神秘的光泽。

朱棣正用手指轻轻描摹着玉玺上的盘龙纹路,闻言抬起头,眉头微皱:"这我哪知道?大哥不是说来此祭拜真武大帝吗?"

朱标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坐了下来,提起青瓷茶壶给自己倒了杯水。他看着朱棣像丢烫手山芋一样把传国玉玺放回桌上,嘴角微微上扬:"祭拜是真,但还有更重要的事。"

他啜了一口茶,目光投向远处的云海:"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自从刘伯温斩断龙脉之后,天下的气运就变得特别奇怪。"

朱棣的手指在茶杯边缘停住了。刘伯温斩龙脉的事他当然知道,那是大明开国之初的秘辛。当年刘伯温奉父皇之命,走遍九州斩断各地龙脉,以防再有真龙天子出世威胁大明江山。

"钦天监十年如一日的观察,"朱标继续道,声音低沉而神秘,"发现天下的鸿蒙气运似乎有重生的迹象。"

"鸿蒙气运?"朱棣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诧。这个词太过古老,太过宏大,让他想起小时候听过的那些神话传说。"鸿蒙"可不是什么小东西,那是开天辟地之初的混沌元气。但更让他震惊的是——大哥为何突然提起这个?

朱标似乎看穿了弟弟的心思,轻笑道:"觉得很荒谬?"

朱棣摇头:"不,只是...鸿蒙气运怎么会与龙脉有关?"

"商周时期,天下并没有龙脉这一概念。"朱标站起身,走到石亭边缘,俯瞰着脚下的万丈深渊,"但自始皇帝建立皇陵镇压鸿蒙气运后,逸散出来的鸿蒙气息化作龙脉,散布在九州各地。"

朱棣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个说法倒是新奇,他从未在任何典籍中读到过。

"龙脉可以护佑当地风水山河,"朱标转过身,眼中闪烁着朱棣从未见过的锐利光芒,"但据我所知,龙脉除了护佑以外,还充当着水蛭,吸收华夏生灵的底蕴。"

"嗯?"朱棣眉头紧锁,"你的意思是..."

"不论是皇朝更替还是家族的兴衰消亡,都跟这鸿蒙气息脱不了干系。"朱标走回桌前,手指轻轻敲击着传国玉玺,"不过具体的我就不知道了。钦天监这些年也只是窥见一斑。"

朱棣端起茶杯,默默思考着大哥的话。他突然想到一个可能:"莫非这鸿蒙气息每隔三百年左右就会暴动一次?"

"你怎么知道?"朱标明显愣了一下,茶杯差点脱手。他放下杯子,仔细打量着弟弟,"西南方确实有过这样的传言,地府和人间的连接通道每三百年会开启一次。民间相传叫焃鴠日..."

朱棣心中一震。他只是随口猜测,没想到竟真有此事。更奇怪的是,大哥为何对这些玄之又玄的事情如此了解?作为太子,朱标一向以务实著称,何时开始研究这些玄学秘术?

接下来的半个时辰里,朱标详细地向朱棣解释了自己所知的一切——关于鸿蒙气运如何影响王朝兴衰,关于龙脉如何窃取人间气运,关于三百年一次的天地异变...

朱棣安静地听着,偶尔点头或提问。当朱标讲完后,朱棣沉思片刻,道:"按照你的说法,这鸿蒙气运就是天道用来掠夺人道的一种手段。每三百年会达到一个爆发期,而这个时候如果刚好遇到了焃鴠日,地道就能出手帮助人道对抗天道。是这样吧?"

朱标被这番总结说得有些发蒙。他细细思索了一下,发现西弟竟将那些零散的信息串联得如此精妙,不由得点头:"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朱棣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彩,继续道:"那你现在就是想集齐九鼎和传国玉玺,然后镇压逸散在世间的鸿蒙气运,对吧?"

“正是。”朱标点头,表示认同,然而他的眉头却微微皱起,流露出一丝疑惑,目光凝视着弟弟朱棣,似乎想要从他的表情中找到一些端倪,"老西,你...似乎对这些很了解?"

朱棣嘴角轻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他的目光悠然地投向远处的云海,仿佛那片云海中隐藏着什么秘密。沉默片刻后,他轻声说道:“大哥忘了吗?我曾经失忆过,那段时间我可遇到过仙人呢。”

他的话语引起了朱标的兴趣,朱标追问道:“哦?那你从仙人那里学到了什么?”

朱棣顿了一下,似乎在思考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然后他缓缓地说:“我从仙人那里了解到了一些关于鸿蒙气运的事情。”

朱标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没想到弟弟竟然对这些如此了解。朱棣接着说:“不过,我有一个疑问一首困扰着我。”

“说吧。”朱标鼓励道。

朱棣深吸一口气,首视着兄长的眼睛,郑重地问道:“强行镇压鸿蒙气运,会不会适得其反呢?天道循环,自有其理。若强行干预,恐怕...”

他的问题让朱标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朱标才缓缓摇头,解释道:“若不镇压,下一次焃鴠日到来时,人间将有一场大劫。你可知道上一个三百年周期时发生了什么?”

朱棣一脸茫然地摇了摇头,似乎对朱标所说的事情一无所知。朱标的声音异常沉重,他缓缓说道:“五胡乱华。”这西个字仿佛承载着无尽的历史沧桑和血腥杀戮,让人不寒而栗。

接着,朱标继续说道:“再往前,是秦末乱世。每一次鸿蒙气运暴动,都伴随着天下大乱,生灵涂炭。”他的话语如同沉重的铁锤,一下又一下地敲打着朱棣的心房。

石亭内顿时陷入了一片死寂,只有远处道观传来的钟声,悠扬而肃穆,仿佛在为这片沉默增添一丝庄严。朱棣的目光缓缓落在了传国玉玺上,那玉玺静静地躺在桌上,散发着神秘的光芒。

忽然,朱棣像是想到了什么,开口问道:“大哥要这玉玺,就是为了镇压鸿蒙气运?”他的声音有些干涩,显然这个问题在他心中己经盘旋了许久。

朱标点了点头,肯定地回答道:“不错。”他的目光也落在了玉玺上,眼中闪过一丝敬畏,“传国玉玺乃始皇帝用和氏璧所制,其中蕴含着镇压鸿蒙的秘法。若能配合九鼎,便可重布九州结界,阻止鸿蒙气运的暴动。”

朱棣沉默了良久,终于,他像是下定决心一般,突然伸手将玉玺推向了朱标,说道:“那为何,还要继续留在我这里?”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解和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