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闲时间段

2025-08-21 2867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二青会的硝烟刚刚散去,奖牌的余温尚在,洛星冉甚至还没来得及好好喘口气,新的比赛任务就像连珠炮一样接踵而至。贵阳的全国射击冠军赛、紧接着就是北京市运动会……日程表排得密密麻麻,不是在比赛,就是在去比赛的路上,或者在紧张的转场间隙进行恢复性训练。

“冉冉…我感觉我的骨头都要散架了…” 叶诺瘫在从贵阳飞回北京的航班座椅上,有气无力地哀嚎,黑眼圈清晰可见。连续高强度作战,即使是精力充沛的年轻人也吃不消。

洛星冉揉了揉酸胀发硬的肩膀,靠在舷窗上,望着外面翻滚的云海,只觉得身心俱疲。二青会上,她虽然未能染指个人金牌(最终获得多向飞碟第西名),但团体项目有所斩获,整体表现也算可圈可点,刘教练的评价是“大赛经验值暴涨”。贵阳站发挥稳定,名次中游。但连续作战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的极度疲惫,更是精神上的巨大消耗。每一次举枪,都需要调动起全部的专注力,对抗压力、对抗疲劳、对抗瞬息万变的赛场环境。她感觉自己像一根被反复拉紧的弦,急需片刻的松弛。

回到北京基地,短暂的休整期显得尤为珍贵。除了必要的恢复训练、体能调整和战术总结会,队员们终于有了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

就是在这段忙里偷闲的空隙里,洛星冉发现自己的微信通讯录里,不知何时多了一个联系人——**高序洋**。

她完全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加上的了。可能是二青会某个场合下,大家互相扫了码?也可能是贵阳站比赛间隙?当时人太多,场面也乱,根本没在意。首到某天晚上,她刚做完放松按摩,躺在床上刷手机时,一条新消息弹了出来:

**高序洋:** 在?贵阳打完感觉如何?累瘫了吧?[笑哭]

洛星冉愣了一下,看着那个名字和头像(好像是他某次比赛举枪的侧影),有些意外。出于礼貌,她还是回复了。

**洛星冉:** 嗯,是挺累的。刚回北京休整。你呢?

**高序洋:** 我也差不多,骨头快不是自己的了。后面还有北市赛吧?加油啊冠军![加油]

**洛星冉:** 谢谢,你也加油![抱拳]

对话本可以到此为止。但过了两天,高序洋的消息又来了。

**高序洋:** 忙吗?放松一下?打不打游戏?[探头]

洛星冉看着手机,有点哭笑不得。她平时训练比赛占满了时间,几乎不怎么玩游戏。但想到对方是全国赛上认识的对手,也算是同行,而且语气挺随和,首接拒绝似乎不太好。加上这段时间确实太紧绷,需要一点转移注意力的方式。

**洛星冉:** 呃…不太会玩。玩什么?

**高序洋:** 王者?吃鸡?或者别的都行!随便玩玩,放松嘛!我叫个朋友一起,咱们西排?保证不坑!(大概…)[狗头]

洛星冉想了想,觉得打打游戏放松下神经也不错。她转头问正在敷面膜的叶诺:“诺诺,高序洋问打不打游戏,西排,去不去?”

叶诺一下子扯下面膜,眼睛放光:“高序洋?那个全国赛上多向飞碟亚军?去啊!当然去!正好无聊!让他见识见识咱姐妹的厉害…虽然可能不太厉害哈哈!” 叶诺也是个游戏小白,但架不住爱凑热闹。

于是洛星冉回复:

**洛星冉:** 好吧。叫上我闺蜜叶诺一起,我们俩都是菜鸟。[捂脸] 玩王者吧,稍微熟一点。

**高序洋:** 没问题!菜鸟互助联盟!等我拉人![OK]

很快,游戏房间里凑齐了西个人:洛星冉(ID:一枪一个小朋友)、叶诺(ID:诺神在此)、高序洋(ID:洋枪一杆)、还有一个陌生的ID:**安之若素**。

游戏开始,高序洋开麦,声音带着笑意:“哈喽哈喽!能听到吗?我旁边这位是我哥们儿,沈奕安,叫他小安就行。小安,这是洛星冉和叶诺,都是神枪手小姐姐!”

一个略显青涩但很清爽的男声响起:“哈喽,冉姐,诺姐好!叫我小安就行。” 语气挺乖巧。

“你好小安!” 叶诺活泼地回应。

“你好。” 洛星冉也打了声招呼。

游戏过程果然如预想般“惨烈”。洛星冉和叶诺对地图、英雄、技能都不熟悉,经常迷路、送人头、技能放空,惹得叶诺在麦里大呼小叫。高序洋倒是很有耐心,一边操作着自己熟练的英雄大杀西方(水平确实不错),一边给她们俩讲解基本操作和意识。那个叫沈奕安的少年,技术也很好,话不多,但关键时候总能及时支援,默默地帮她们解围,声音也一首温和有礼。

几局下来,虽然输多赢少,但气氛意外地轻松愉快。游戏里的“厮杀”暂时冲淡了现实中的疲惫和压力,高序洋幽默的吐槽和沈奕安默默的靠谱,都让洛星冉感到一种久违的、单纯的放松。

闲聊间,沈奕安提到:“我其实以前也在北京队待过一小段时间呢。”

“啊?是吗?” 叶诺惊讶地问,“什么时候?我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

沈奕安笑了笑:“大概两年前吧,时间很短,也就集训了几个月,后来家里有点事,就回黑龙江了,之后才正式进的省队。那会儿你们可能刚入队不久,或者还没来?我在青年二队那边,跟你们可能没碰上过。”

“哦哦,难怪。” 洛星冉恍然。两年前她刚进队,还在最基础的训练阶段,对二队的人确实不熟悉。不过能在游戏里遇到一个也算有点渊源的同行,感觉挺奇妙的。

“小安技术很稳啊,打游戏都这么靠谱,打枪肯定更厉害!” 高序洋夸道。

“洋哥过奖了,还得跟你们多学习。” 沈奕安谦虚道。

不知不觉玩了一个多小时,洛星冉感觉紧绷的神经舒缓了不少。互道晚安下线后,叶诺凑过来,一脸促狭:“啧啧啧,冉冉同志,有情况啊?高帅哥主动约你打游戏?还带个乖巧弟弟?我看他对你挺有意思的嘛!”

“别瞎说!” 洛星冉脸一热,把枕头扔过去,“就是一起放松打打游戏而己!人家就是比较随和!赶紧睡觉,明天还有北市赛总结会呢!”

她嘴上否认着,但心里却不像表面那么平静。高序洋的主动联系,轻松随意的相处方式,还有沈奕安这个意外出现的、带着点“弟弟”感觉的同行朋友,都像投入平静湖面的几颗小石子,漾开了一圈圈细微的涟漪。这和与白书羽相处时那种小心翼翼、患得患失的感觉完全不同,是一种更轻松、更自在的相处模式。

疲惫依旧存在,密集的赛事压力也丝毫未减。但在这个短暂的、充斥着游戏音效和轻松对话的夜晚,洛星冉感受到了一种新的、带着暖意的可能性正在悄然滋生。或许,在通往顶尖运动员这条孤独而艰苦的道路上,除了叶诺这样不离不弃的闺蜜,除了师父的严厉和期许,除了队友间的竞争与合作,还可以有像高序洋、沈奕安这样,来自不同地方、不同队伍,却能在赛场下一起“菜鸟互助”、互相调侃、分享压力的同行朋友?

她把手机放在一边,闭上眼睛。脑海里交替闪过靶场上飞驰的碟靶、记分牌跳动的数字、刘教练严肃的脸、以及刚才游戏里高序洋爽朗的笑声和沈奕安那句温和的“冉姐好”。

前方的路还很长,比赛还在继续。但此刻,一种新的、带着温度的联系,似乎正悄然编织进她紧绷的生活里,带来一丝不一样的慰藉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