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衣锦还乡与“巡察使”的诞生
在咸阳分封完天下,我哥项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收拾行装,准备衣锦还乡。
他要定都彭城,回到江东子弟的故乡,向全天下展示他的荣光。
大军开拔的前夜,项羽在修葺一新的咸阳宫设宴,犒赏三军。他喝着我进贡的“霸王醉”,意气风发,高踞王座之上,享受着山呼海啸般的“大王万岁”。
宴会之上,他当众宣布,要将我的“工程营”扩编为“工部”,由我担任第一任“工部尚书”,总管天下水利、驰道、军械等一切工程营造事宜。
一时间,我成了楚军中炙手可-热的人物。
宴后,项羽单独将我留下。
“阿牧,”他拍着我的肩膀,眼神里带着醉意,却又无比清醒,“你那个‘考成法’(KPI),虽说让不少人心里不痛快,但本王却觉得,是管住那帮桀骜不驯的诸侯王最好的笼子!”
“不过,”他话锋一转,“笼子造好了,谁去看笼子里的老虎有没有偷懒?谁去给他们打分?总不能让他们自己上报吧?”
我等的就是这句话。
“哥,你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我微微一笑,“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我建议,效仿前秦监察御史,设立一个全新的职位,名为‘巡察使’!”
“巡察使?”项羽来了兴趣。
“对!”我解释道,“此职位不入朝堂,不掌兵权,不理地方政务。他们唯一的职责,就是巡行天下,代表大王您,去审计各路诸侯的‘KPI’完成情况!他们首接向您汇报,成为您遍布天下的眼睛和耳朵!”
项羽的呼吸陡然粗重起来!
眼睛和耳朵!这西个字,精准地戳中了一个帝王内心最深处的掌控欲!
“这个官,谁能当?”他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带着一丝急切和质疑。
我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伸出三根手指,缓缓说道:“当有三个标准。其一,要懂算术,能看懂账本,如此才能理清账目,防止贪污腐败;其二,要懂民生,能分辨政策好坏,这样才能为百姓谋福祉,让国家繁荣昌盛;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对大王您,绝对忠诚!”
项羽听完我的话,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意。他猛地一拍王座扶手,那扶手发出的巨响,仿佛整个营帐都为之震动,金石之声在空气中嗡嗡作响。
“好!”项羽大声说道,“此事,就全权交给你去办!本王要你在抵达彭城之前,给本王选出第一批可靠的‘巡察使’!”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我的信任和期望,我不禁感到肩头的担子重了起来。然而,我也明白,这是一个展示自己能力的绝佳机会。
这个命令,意味着我手中凭空多出了一项任命天下监察官员的权力。我能感觉到,大帐外那些原本对我轻视的将领们,此刻投向我的目光己经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眼神中不再有轻视,而是多了几分敬畏和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