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当乡长了

2025-08-15 2564字 5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县长问,“老干妈公司,准备以什么价钱收购干辣椒? ”

这个事,马云同文章徐公子商量过。

“按照新鲜辣椒的价格收。十斤新辣椒,能晒出二斤干辣椒,那么,十斤新辣椒价是两块五气,这样摊出,干辣椒的价格为一块三毛钱一斤。 ”

有人说,“那可是经过了晒干的人工。 ”

也有人说,“你那人工值什么?新辣椒不晒干,就会烂掉,要我说,这个价格很合理。 ”

最后,大家认定了这个价格。

接下来是数量了,马云说,收不了那多,最多只能收购七千万斤干辣椒。

于是,常委会上争了起来,大家都要份额。

马云一看不对,告辞离开了!

马云离开,正合领导们的意。

正好大家的身份一样,可以毫无顾虑的抢了。

要知道,就按马云说的收购七千万斤干辣椒,一斤收购购价一块三角。那么,就就是快一亿的收购款了。十西个乡镇分,每个乡镇能收入七百万华币。

七百万华币是什么概念,就是将人均产值增加了一百多元。

去年的遵义县,人均产值才一十西块多。

关键的是大头在后面,那就是管理费项目。

老干妈答应在收购款上再支付百分之五的管理费。

县里按西,乡镇按一。

七百万华币的管理费,那就是七万块。

这可是完全归乡镇的,不管工资费用外的收入项。

没看到虾子乡的干部,现在搞什么工作用烟,都是好烟,一块钱一包,分了两三条。另外,还有什么工作奖金,多的人一个月超过了工资。

这些,太让人眼红了。

这一切,来源都是那辣椒的收购。

你说说,谁愿意少分辣椒的产量。

争了一个小时,最后没争出结果,张亮说:“那就由县长,按照今天会议的精神,去分配给各乡镇的配额。 ”

县长苦笑,看来自己要当大恶人了。

张亮说,“下一个议题是,调整翘嘴乡的班子的事。现在,六套设备到了翘嘴乡,比虾子乡还多两套,产量比虾子乡要多出百分之五十。这样的情况下,翘嘴乡就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

众人一致同意这个提议。

千万不能出现上一次的那些专家的坏事!

组织部长事先做过工作,他拿出了方案。

“我这有提议,那就是安排一个非常委的副县长或者是人大副主任去兼翘嘴乡的党委书记。 ”

众人都同意了!

副县长只有三个人,从三个人中选人,那就是一目了然了。

该谁去,就由组织部下红头文件了。

说完了书记,接下来是乡长。

这一下子,大家的意见就不一致了。

每个人都想将自己的人安排上去。

要知道,翘嘴乡的书记是副处级别,那么,乡长干的好的话,就可以接任书记,就是升职了。

张亮说,“我没有人推荐,但是我要说一句。乡长是抓生产的。特别是辣椒酱厂的工业生产。要懂这些。你一个不懂工业的人,能去管理吗?”

对于张亮不抢职位,众人很满意。

你丫的抢了虾子乡的书记和乡长,还有脸来抢翘嘴乡的位置?

最后,副书记提出,让原来的虾子乡党委副书记改任翘嘴乡乡长。

理由是这人在虾子乡的工作中,熟悉了辣椒酱厂的工作。让他去翘嘴乡,能快速地开展工作。

这个副书记是县委副书记的人。

他提出来,张亮没反对,其他的人也同意。

最后,就这样定了下来。

第二天,县委组织部忙了起来。

一批批的干部被组织部的副部长们送到了乡镇。

在虾子乡,马云的任命正式下达了。

从今天开始,马云是乡长了!

下午,马云掏钱出来,让办公室的人去县里买了猪肉,牛肉,鸡,鸭蛋酒回来。遵义县的市场上,买不到好烟。只买了那一元钱一包的遵义,一下子买了十条。

晚上,全乡的干部都聚在了乡委大院。包括各村的村长,支书。

院子内,一共摆了八桌酒席。

拉了大灯出来,灯下喝酒吃肉!

在众人的恭喜声中,马云是来者不拒。

谁敬的酒都是一口干光。

五十多人的敬酒,那可是半两的酒杯。

那就是喝了二斤半。

看到马云脸都不红,众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进攻。

又喝了两斤半!

五斤酒后,众人吓坏了,不敢再敬了。

这要是醉死了,那就出大新闻了。

于是,大家开始转移战场,相互切磋。

主要是老书记压着阵,所以,有醉意的人,说话卷舌头的人,走路不稳的人,都被人送回房去。

当然,马云是最早送回房的人。

他没有醉,但是怕吓着人了,便装醉了。

最后,那桌上没吃完的菜,那桌上剩的酒,还有那烟,被众人给瓜分了!

十条烟,一百包,就是分,每人也能分到近两包。

第二天,马云上班,听到众人在议论,一听,原来是给马云取了一个外号,叫酒鬼!

你说你叫酒仙也行吧,干嘛取外号酒鬼?

吃了中饭,马云便去了辣椒酱厂。

现在的遵义,对这两个厂子非常重视。

每一个辣椒酱厂,专门设了一个警务组,驻扎在工厂,保护工厂的安全。

工厂的生产,走上了正轨。

马云去看了山洞仓库,里面除了鲜辣椒,辣椒酱只有一千多瓶。

这还是昨晚生产出来的。

十天前,文章过来,将山洞内的辣椒酱全部取走了。

看来,要抓紧着生产辣椒酱了。

不然的话,市场上就没有老干妈卖的了。

这可不是笑话。

马云可知道,上一世的老干妈,每年卖给了150个国家与地区,总销售是6亿瓶。营业收入达到了五十多亿。

这还是它坚持手工生产的情况下。要是使用机械,那么,一年的营收最少在一百亿之上。

有人曾劝说陶碧华,改用批量生产法。但是她不愿意。

就是上级劝她将公司上市,成为上市公司,她都不愿意。

在她的想法中,不上市,就没有人能夺取她的老干妈了。

马云现在用的是批量工艺的生产,产量可达到陶碧华的十倍左右。

所以,马云看好这个行业!